三洋脱困之路_太阳能电池论文

三洋脱困之路_太阳能电池论文

三洋脱困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引领过中国家电市场的三洋彩电、冰箱、空调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不仅三洋中国,三洋集团总部也深陷困境。4年前,井植家族一手打造的三洋电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2004财年和2005年上半年出现近30亿美元连续巨亏。

4年来,三洋是如何脱困,如何瘦身和转型的呢?

痛苦的蜕变

2005年11月,临危受命的野中知世女士担任了会长兼CEO,推出了以“减法运动”为核心的3年瘦身重组计划。

具体的重组计划包括:裁减1.4万人,即全球9.6万名员工中的15%;关闭或出售三洋在日本20%的工厂设施;将公司的债务减少一半;在传统的家电领域寻找合作伙伴,整顿其亏损业务,并投资开发高科技电子产品。

野中女士是日本首位掌管大型电子企业的女性,对经济理论十分精通,但是在现实经营问题面前,野中女士还是于2007年3月辞去仅担任1年零9个月的会长兼CEO的职务。在2007年3月19日召开的董事会上,野中知世有关在财务检查问题上应尽早设立调查委员会等提议遭到来自金融机构的几位大股东的接连反对和否决,会后野中即提出了辞职。时隔不久,3月27日,井植敏雅社长也辞去社长职务。担任三洋电机最高顾问的井植敏雅社长的父亲井植敏随后也宣告退休。至此,统治三洋电机60年之久,三洋电机创业者家族——井植,正式告别三洋电机的历史舞台。

在过去的三年,三洋清理了与海尔的合资公司“三洋海尔”,并解散了以“有机发光”(OLED)为主业的鸟取三洋;在与诺基亚的合作计划失败后,将手机业务出售给了日本京瓷,将泰国的冰箱工厂出售给了中国的海尔集团,同时将洗衣机、电视、空调业务全部转到中国生产,这一系列动作使三洋电机在2007财年(2007年4月~2008年3月)扭转连续4年的经营亏损状况,取得了久违的盈利。

三洋电机关闭印度工厂、最近在华退出主流彩电销售渠道,这些动作均是重组计划中一系列“瘦身运动”的延续。此前,三洋电机已多次裁员、出售或退出亏损且缺乏竞争优势的业务。

“三洋电机的业务重组已经基本结束,对于三洋失去竞争优势领域的剥离已经基本完成。”8月初,三洋电机中国区营业统括责任者中村五男表示,三洋传统的民用和商用业务已大幅萎缩,目前公司的销售收入2/3来自手机电池、太阳能电池、压缩机等零部件业务。

不过最近,三洋电机从白家电业务撤退、卖掉手机业务等剥离传统业务的决策,以及强化计算机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高新技术产品,还是给了人们些许的希望。2007财年三洋的销售额增长了7.2%,达2.02万亿日元(104日元约合1美元);营业利润大幅增长78.7%,达761亿日元;纯利润则从上年亏损453亿日元一举扭转为盈利287亿日元,再加上2008年2月委托管理限令解除,三洋电机似乎有了一丝复活的迹象。

豪赌新能源

在收缩亏损业务领域的同时,对于优势业务,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的手机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业务,三洋选择了集中资金加强投入的模式。数据显示,仅2006~2007财年,三洋在手机电池业务上的投入就近3亿美元,目前其手机电池年产能达1亿块,已成为诺基亚最大的手机电池供应商。

随着2007财年的年报,三洋同时发布的中期发展计划表明,在今后3年内,该公司将集中投资发展电池和电子产品零部件等主要业务。在总额3600亿日元的设备投资中,将有2500亿日元用于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电子产品零部件的增产。通过新建锂电池工厂,扩大太阳能电池的产能,提高海外销售业绩等措施,三洋将力争在2010年度使营业利润超千亿日元。

●扩大太阳能电池产能

由于油价高企和人们对气候变暖的担忧加剧,全球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长加快。已将太阳能电池业务置于公司经营重建核心地位的三洋电机,于8月5日透露,计划在2020年前将其太阳能电池产量增加10倍以上,达到每年4000兆瓦,从而占据全球市场1 0%的份额。2007财年,三洋电机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达260兆瓦。资料显示,2007年,三洋公司占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份额为4.4%。

目前在全球太阳能电池领域,三洋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日本夏普公司、德国Q-Cells公司和中国尚德电力有限公司。今年早些时候,三洋公司已表示,计划在未来3年内在太阳能业务领域投入700亿日元(约合7.39亿美元),使年产量达到650兆瓦。

三洋电机将在2010年前后实施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的量产,比原计划提前两年。三洋电机计划开发的薄膜型太阳能电池是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之一,光电转换率可达14%。由于这种电池的硅消耗量仅为目前流行的普通太阳能电池的百分之一,因此不仅产品价格大大降低,其发电成本也能控制在普通电费的水平。所有这些,显示了三洋电机在太阳能电池业务方面的优势、决心和信心。

●扩展锂电池应用新领域

在混合动力时代,所有有关此类的技术都是市场的宠儿。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所有汽车制造商关心的话题。能够生产这些电池的厂家都会立即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大容量锂电池比氢燃料电池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可以进一步减轻车体重量,提高汽车的燃费比。

在锂电池领域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的三洋电机5月28日宣布,向德国大众供应混合动力车(HEV)用锂离子充电电池系统,并从2009年开始批量生产。三洋电机德岛工厂从2006年3月就已开始了混合动力车用锂电池样品的试生产,到明年3月底,德岛工厂将建成车用锂电池的批量生产线。届时,该工厂的产能将能满足1.5万至2万辆混合动力车所需,产品将提供给大众汽车集团的环保车型使用。同时,三洋还将根据市场需求动向考虑于2010年建设新的车用锂电池工厂。不仅如此,三洋还将进一步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所用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开发,预计将从2011年起开始量产。

为了研发和生产容量高、寿命长的新型车用锂电池,今后8年内三洋电机将总共投资800亿日元,力争到2015年使新型车用锂电池产能达到每月1000万块,满足170万至180万辆混合动力车的需求。

目前,三洋电机已经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用锂电池领域独霸全球,还计划通过增加投资,将车用锂电池业务迅速发展成公司的另一项主体业务。

●扩大锂电池产能

为了提高包括笔记本电脑在内的用于电子产品的锂离子电池的产量,三洋电机还将建设一座锂离子电池工厂,于2011年3月份结束的财年中,将电池单元月产量提高43%,达到1亿块。而到2011年3月份之前,它将在提高锂电池产量方面投资1250亿日元。

反思三洋转型

一直以来,分析家针对三洋从洗碗机到半导体样样兼顾的经营策略就提出过警告,认为三洋要实现长期的利润增长,就必须把亏损部门裁掉。三洋的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和电视产品表现不佳,对公司的长期发展而言是负担。

几年前,三洋电机在手机、数码相机、洗衣机、冰箱等方面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但由于市场判断出现偏差,核心技术研发的滞后和企业改革不到位,导致其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地位消失殆尽。

在目前的业务重组中,已经大幅萎缩的三洋传统的民用和商用业务已经被剥离或出售,在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零部件业务上形成优势。但这种B2B业务对于三洋长期形成的B2C业务品牌和渠道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三洋电机前田孝—副社长表示,“‘瘦身运动’也有副作用,那就是导致民用和商用业务严重萎缩,公司2/3以上的业务来自于工业零部件业务。”这一业务领域对巩固和发展三洋原有的品牌形象极为不利。他认为,从2008年开始的新3年战略中,三洋将重新加大对民用和商用产品的投入,尤其在民用产品薄弱的中国市场。

在中国,从今年5月开始,三洋电机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合肥三洋已将三洋洗衣机全球出口业务都吸收过来,并承接日本三洋的东南亚洗衣机业务。同时,合肥三洋推出双筒洗衣机来开拓三四级市场。7月28日,合肥三洋在其全球战略发布会上宣布,从2008年开始,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销售收入翻三番,产值达到50亿元的企业战略目标,简称“335计划”。这是合肥三洋首次公开发布其具体战略布局规划,也是企业适应产业和市场发展趋势,推动企业走上全面扩张道路和品牌国际化进程的一个战略转折点。

目前,三洋虽然已经在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B2B业务中形成了一定优势,但未来的竞争依然严峻;而在传统的B2C优势领域已经由波峰跌到了低谷,在两面都需要吃劲的时候,想重新崛起并非易事,此时两面作战也许是个危险的信号。与其如此,不如集中精力、坚持把新兴的B2B业务进一步做大做强。

标签:;  ;  ;  ;  ;  ;  ;  

三洋脱困之路_太阳能电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