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程式评估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改革论文

基于行程式评估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改革

武文丽

(石河子大学 农学院,新疆 石河子)

摘 要: 针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性质及要求,以行程式评估代替单一考试考核,强化过程考核为导向,根据课程内容及环节,细分教学模块,创新考核制度,建立完成的行程式的考核体系;从而促使教师优化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更改教学成果的输出方式,探索园林专业课程改革的新模式。

关键词: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行程式评估;课程改革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是石河子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景观设计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设计思维和良好的实践能力,是教学工作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 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

随着园林行业的内涵拓展及课程体系的发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在培养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原来的教学大纲中,考核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理论考试是主要的考核形式,课程中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过程考核体系还不够健全;同时造成学生注重期末考试,忽视平时学习过程的积累等问题均存在,不利于培养学生建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园林专业来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意识才是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因此以考试环节的改革来带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改革是本课题目的所在。

本次课程改革以行程式评估代替单一考试考核,强化过程考核为导向,创新考核制度,增强学生自主性,从而促使教师优化课程内容,进而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为培养更多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拟采用的行程式评估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模块化、细化,既能够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又可以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以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目的。

二 行程式评估解读

行程式评估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可以进行的动态及系统性过程评估,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观察、教室讨论活动、学生学业分析等方面展开,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能动性以及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行程式评估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路,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要求教师要从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同时也强调学生角色的转变,强化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现象调查总结,自己探索问题,教师倾听、引导他们对当前问题表达看法并提出思路,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三 改革的内容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1.调整学时安排

现有课程实验学时安排相对较少,仅12学时,学生获得实践锻炼机会偏少,因此重新调整实践课程学时安排,将实验课学时增大至24学时,通过实地植物种类调查及植物景观项目设计两个部分重点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而理论课学时减少,保证总学时不变。

2.完善教学内容,划分教学模块

1) 对整个淮海经济区而言,全区的国内旅游收入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08 8和2.548 6,表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变动1%,分别带动国内旅游收入同向变动0.708 8%和2.548 6%.可见,城市绿化建设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存在拉动作用,同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旅游经济的影响要远高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根据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把课程内容划分为4 大模块,从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实际问题演练 3个阶段的教与学,细化每一阶段的评价方式及评分标准,形成由考核形式改变带来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教学程序改革,具体模块及方法见表1。

表1 行程式评估的步骤与方法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授课内容的改革,进而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导向法、体验式教学、案例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改教学成果的输出方式,探索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新教学模式及方法,为培养更多全面的园林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6)快题考试(20%):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植物造景设计专项训练 ,快速构思完成总体方案及效果图表达,具体要求包括:根据场地特点选择合适园林植物树种、完成植物配置空间功能划分、注重图纸表达的艺术美感等。

以真实项目为导向,给学生布置实际的、有实践价值的项目来完成,要求学生以项目实施为设计目标,在一定时间内以全套完整规划图纸的形式去提交规划设计内容。

2.项目导向法

汽轮机组的低压缸排汽被循环水冷却成凝结水时,体积大幅度缩小,凝汽器内部形成高度真空,所有与之相连的设备或系统若不严密,都会向凝汽器内漏入空气,因低压缸排汽中的不溶于水的气体,将会使凝汽器内的压力逐步升高、真空度下降。如果这些与凝汽器相连的设备或系统的真空严密性较差,可能会有以下几点危害:

植物景观要素是园林要素中唯一的、有生命的要素,随着地域、气候、土壤等环境的差异,植物种类、配置模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学生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案例环境来解读设计步骤、方法、分析角度,还要随着行业内涵的演变来增强案例的时代性与代表性,让学生更感兴趣,更直观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

A cy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by using brushing cytology is easier than conventional aspiration cytology because it can collect fresh cells.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去现实的园林绿地去调研,在真实的场景去体验,从小气候调查、周边环境解读、人文环境访谈等方面,去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步骤与内容。

4.头脑风暴法

这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教师安排具体的设计任务,学生根据目标和任务自行组队,团队内部自己安排角色与分解任务,对场地现状进行讨论与解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管理改革,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没有在学校层面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对组织机构的层次、人员组成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一个系统科学的能够统筹规划全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课程体系建设规划、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运行及教学评估与考核的组织架构。很多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主要是由教务处制订计划并负责实施,但由于教务处工作繁忙而且其管理模式多停留在专业教育的管理运行模式上,通识教育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

(三) 考核方式的改革——评价体系的建立

1.考核内容及方式的调整

在考核内容上,不仅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对实践技能的应用情况,还要增加学生对场地问题分析解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考察,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考核,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矿体品位:对资源量最大的品位区间为1.5~3.0×10-6,占总量63%;其次为5.5~8.5×10-6,占总量22%。各品位区间出现频率1.5~3.0×10-6为51%,5.5~8.5×10-6为22%,出现频数较大的品位对应贡献了最大的资源量,显示资源量与品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图2F)。

考核方式分为三种:团队协作能力、答辩能力考核、评价成果考核。

(5)方案设计练习(40%),其中:完成植物造景项目的场地分析及现状解读 (10%);总体布局 ( 方案 )(10%):要求方案主题明确、空间比例合适、功能完善,具有一定创新性及实用性;设计表达 (10%):图纸表达规范,能全面反应设计意图,图面从构图、色彩、比例、层次等多方面反映艺术设计感;综合(10%):要求通过图纸逻辑关系、幻灯汇报等方式综合表达出整体设计思想,使设计内容具有完整性。

随着围压σ3和孔隙水压pw的增大,加速蠕变启动时间t时长也会延迟,在σ3=5 MPa、pw=0下,加速蠕变至90 MPa曲线的3 h处,持续1 h发生破坏;而在σ3=10 MPa,pw=2 MPa、σ3=15 MPa,pw=5 MPa和σ3=20 MPa,pw=10 MPa时,加速蠕变启动时间分别为破坏阶段的3.52、6.51和11.52 h,分别持续2.54、3.52和5.51 h发生破坏,说明了围压和孔隙水压增大,不仅提升了岩石的蠕变承载能力,并且延长了岩石的最终破坏持续时间。

优化岗位。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协商,采取“老带新,定期轮岗”的实习方法。老带新”即一个厨房老员工带一个实习生,实行一对一、手把手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最快的时间熟练掌握实习岗位的职责。“定期轮换”要求每半个月跟换学生实习岗位,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月内接触到不同的岗位,学到更多的烹饪技能。例如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前半个月在西餐岗,后半个月在面点岗。

(2)理论知识及课上讨论(10%):课堂表现及提问,课上讨论。

(3)场地调研 (10%):对设计案例场地实际情况进行踏勘,并分析调查现状,分组讨论总结出石河子地区适宜的园林植物种类,对实际案例进行现状解读,并完成调研报告。

(1)出勤 (10%):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病假、事假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扣5分,若不出勤学时达到1/4学时将不计成绩。

(4)案例汇报(10%):小组合理分工并进行讨论,总结案例中代表性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特征。

2.考核比例的调整

1.案例教学法

由于透水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内部含有大量的沥青混合料,再加上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拌和作业难度较大,因此,施工人员需保证混合料拌和的温度,即将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既定的规范标准范围内。表2为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施工温度控制要求。

3.评分标准细则制定

按照预算法要求,从2015年开始,广西每年年初将清理整合后的专项转移支付分项目分地区预算安排情况列入年初预算草案。广西人大审查批准年初预算草案后与预算草案一并向社会公开。同时,执行过程中,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管理办法、分配结果等一并在财政资金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上向社会公开,初步建立了覆盖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结果的专项转移支付信息公开机制。

3.情景体验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文献查阅,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分别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针对环节有:案例汇报幻灯评分标准、调查报告评分标准、方案文本评分标准及快题考试图纸评分标准,针对团队有组长评价的评分标准和组员评价的评分标准,做到每个环节、每个团队做出的工作都有详细的评分依据,加强了评分的公平性。

4.教学成果展示的改革

在授课期间规范学生作业,可完成课程设计作品展,并展出,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自信心及成就感,并将其做成作品集,作为网上展厅的重要内容,增加专业的知名度。在学期末的园林工程实习中,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场地,搭配植物空间,栽植养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并全面地增强学生对于场地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

四 总结

(一) 本课程以行程式评估为导向,通过强调过程评价来丰富考核形式,最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主要通过对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动态评价,具体通过场地实地踏勘、项目前期分析、主题构思、图纸表达、创新性、团队协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增强考试形式的多元化,增强公平性,最终增加学习主动性。

(二) 细化考核的内容、形式及评分标准,增加了作业的规范性及考核的公平性

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调查报告、实地调研、小组讨论、方案设计表现都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并将评分标准细化,公布给学生,增加考核的公平性。根据任务,布置明确的任务书,明确每项作业的任务要求,统一作业规格及要求,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设计任务及成果形式,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

(三) 由考核评估的形式改变带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细化教学过程,带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系列改革

1.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学生讲的机会,增强表达能力

根据课程内容,细化和分解学习环节,使得不同环节得到不同能力的训练。比如沟通表达能力训练,体现在多个环节中。在现场踏勘结束后,要求学生分组探讨对场地的不同理解,得到了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同事还需要通过分析图纸将思路通过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图纸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在方案草图设计阶段,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汇报其设计思路,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设计最终成果阶段选择优秀的学生通过PPT来正式汇报,既增加其成果表达的形式,注重其在口头表达能力上的提高。

2.倡导教师引导学习,促使学生通过各种手段不断进行拓展学习,增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改革重点是强化学生过程学习的投入性和主动性,因此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了不同模块,可根据踏勘后、案例讲解后、理论知识点总结后,分别根据内容抛出问题,要求学生分组准备专题,教师根据专题推荐合适的资料获取渠道,让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治疗后12个月,A组患者无效、有效、显效例数分别为13例、20例、17例,有效率为74.0%(37/50),B组患者有效、显效例数分别为25例、25例,有效率为100.0%(50/5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B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青萝向来对自己的容貌自信,但当看到女子的那张脸时,仍不免惊叹世间竟有如此美人!她看起来比自己年长不了几岁,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肤色白皙,面容姣好灵透,带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净和圣洁。她的身体纵然沾染了血污,她的衣服纵然残破不堪,却也丝毫不能影响到她的圣洁和美好。

3.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给学生布置真实的、有可操作性的项目来实践,选取的项目特色均涉及行业中的热点问题,全过程地把控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设计锻炼的实战性及目的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与行业的接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训练。

本次改革针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性质及要求,以行程式评估代替单一考试考核,强化过程考核为导向,根据《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内容及环节,细分教学模块,强化实践教学;选取详细的考核指标,创新考核制度,建立完成的行程式的考核体系;从而促使教师优化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导向法、体验式教学、案例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改教学成果的输出方式,探索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新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意识、有学习能力的园林专业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琴,孙皓,陈烨,等.高等工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01):46-49.

[2] 王琳.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嵌入式”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0):44-45.

[3] 邵炜丹,徐永顺.行程式评估教学在高校家具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23):132-133.

[4] 杨淑梅.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87-88.

[5] 尹豪,袁涛.植物景观类课程体系的优化——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06):70-73.

[6] 郝培尧,李冠衡,尹豪,等.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组织优化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1):68-70.

[7] 武文丽,韩卫民.园林设计课程研讨型改革的探索[J].时代教育,2015,7:66-67.

本文引用格式: 武文丽.基于行程式评估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改革[J]. 教育现代化,2019,6(71):79-81,11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1.025

基金项目: 石河子大学教改课题 项目编号:KG-2018-46。

作者简介: 武文丽,女,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林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园林设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及新疆地域性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标签:;  ;  ;  ;  

基于行程式评估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