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MRS和DWI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周政

(湘潭市一医院神经外科 湖南湘潭 411101)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联合应用MRS和DWI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40例选入至本次研究中作为观察对象,时间均在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依据WHO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两组患者均接受MRS与DWI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ADC值、rADC值以及1H-MRS情况。结果 高级别组患者的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低于低级别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NAA/Cho、Cho/Cr以及NAA/Cr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S和DWI联合应用可以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脑胶质瘤;MRS;DWI;分级

在神经系统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即为脑胶质瘤[1]。该疾病具有较为繁杂的组织学分型,且影像学的表现均有较大差异存在,一定程度上将临床诊断的难度提升。MRI是目前临床中对胶质瘤进行评价的首选影像学方式,但是该项诊断方式在鉴别疾病的良恶性方面有局限存在[2]。氢质子磁共振波谱(MRS)是目前临床中对活体正常的脑组织与颅内肿瘤组织代谢变化情况进行探测主要方式,具有无创性;磁共振加权成像(DWI)是对活体内分子扩散运动进行成像与测量的一种检测技术,其均可运用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评价及分级诊断中。本文为分析MRS和DWI联合应用于脑胶质瘤分级中诊断的价值,特抽选部分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详细内容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40例(2015.7-2016.9)进行研究,结合WHO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低级别组(Ⅰ~Ⅱ级 17例)与高级别组(Ⅲ~Ⅳ级 23例)。以上所有患者均有记忆力减退、呕吐、头痛以及视力障碍等症状表现存在,有少数患者有继发性癫痫存在,均经过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脑胶质瘤。

低级别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为9例与8例;平均年龄为(54.16±4.93)岁。

高级别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为(54.42±4.87)岁。

上述两组脑胶质瘤患者的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科学对比。

1.2 方法

为所有患者开展DWI与MRS检查,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为患者开展检查,首先进行常规MRI平扫、MRS扫描以及增强扫描等,随后开展DWI相同层面的扫描操作,通过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呈现的序列对ADC与rADC值进行测定,将扩散加权图像获得并重建扩散系数图。将冠状位扫描、矢状面T1WI扫描以及横断扫描常规增强。于MRI增强与平扫基础之上,MRS定位层取肿瘤的最大层面,尽可能将肿瘤囊变与坏死区域避免,测量肿瘤实质部位的ADC值,对每处病变均至少开展三次测量,取测量后的均值;对相应部位对侧正常的脑白质ADC值进行检测。通过PRESS系列开展MRS检查,在瘤周水肿区域、肿瘤实质区域和对侧正常区域均放置感兴趣区,将骨骼、窦腔以及脑脊液等避开,后处理采用ADW4.4工作站完成,将波谱图、代谢与解剖图之叠加图以及代谢图等获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脑胶质瘤患者的ADC值和rADC值,对两组患者的1H-MRS(NAA/Cho、Cho/Cr以及NAA/Cr)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若上述两组脑胶质瘤患者的各项观察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则采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脑胶质瘤患者的ADC值、rADC值的差异明显,其中高级别组均明显较低,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 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的NAA/Cho、NAA/Cr比较,均明显较低,而高级别组患者的Cho/Cr明显较低级别组高,P<0.05,详细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对比两组脑胶质瘤患者的ADC值和rADC值

3 讨论

脑胶质瘤即为神经组织之间出现胶质细胞弥漫性浸润性生长的情况,其属于上皮肿瘤,不具有明显的边界,且可以保持相对完整的原有结构,在神经外科当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性疾病[3]。该疾病通常在大脑半球中发生,且成年人为主要的患病人群。依据EHO神经胶质瘤分级标准,可将该疾病分为Ⅰ~Ⅳ级,级别越高则患者的存活时间越短,对患者生存存在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时间以及肿瘤恶变的时间[4]。为此对脑胶质瘤的分级开展准确的诊断,有利于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同时对疾病预后的判断亦有较高的价值。

DWI检测中的ADC值可以对水分子扩散的能力进行定量反应,而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可受肿瘤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肿瘤细胞体积的扩大所影响,而ADC值亦可受细胞质比例的改变及细胞核比例改变的影响[5]。患者的肿瘤细胞增生速度越快则其疾病恶性的程度越高,其ADC值则可受疾病影响明显下降。本次研究中,高级别组患者的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亦可证实上述观点。

MRS主要检测不同级别肿瘤代谢水平与生长方式以及不同类型肿瘤的代谢水平生长,将定量诊断的依据提供给临床诊断。相关研究指出[6],级别越高的胶质瘤其Cho/Cr值越高,而NAA/Cho与NAA/Cr则为越低则级别越高。本次研究中高级别组患者的NAA/Cho与NAA/Cr均明显较低级别组低,且Cho/Cr明显较低级别组高,P<0.05,与上述描述相符。

总之,MRS和DWI联合应用于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在疾病术前分级方面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季华,张在云,李晓梅,等. MRS联合ASL在高级别脑胶质瘤假性进展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7):1153-1156.

[2]向辉华,孙海燕,刘利琼,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波谱分析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J]. 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5):2374-2377.

[3]刘铁军,郑英杰.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 广西医学,2016,38(05):711-714.

[4]张晶,付旷,吴琼,等.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01):9-12.

[5]尹东元,赵岩. 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2):1655-1658.

[6]刘志成,胡玉川,颜林枫,等. 拉伸指数与单指数模型DWI术前预测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对照[J]. 放射学实践,2016,31(6):478-481.

论文作者:周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联合应用MRS和DWI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周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