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解决认识、信念和实践问题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解决认识、信念和实践问题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切实解决懂、信、行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实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其中的讲学习,核心就是要动员全体干部特别是县级以上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用以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胜利前进。而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必须切实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的懂、信、行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懂的问题。要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道理并不难,但要真正学懂马克思主义却并不容易。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领袖都曾严厉批评过那种对马克思主义不求甚解、断章取义、片面理解的学风。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结合当前干部理论学习的实际,要保证我们的干部真正学懂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大力倡导以下几点:第一,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必须要求我们的干部用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杜绝应付其事,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不懂装懂的现象。第二,要提倡读原著。马克思主义原著卷帙浩繁,我们的干部可以根据中央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读。现在,绝大多数干部的学历或同等学力层次都在大专以上,完全有能力自学马列著作。只要长期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第三,要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同志都曾多次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精神实质和立场、观点、方法。但我们的许多干部在学习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同志不认真读书,对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因而也就不可能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有的同志在学习中只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忽视了对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的掌握;三是一些人用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出现了认识上的偏颇。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一定要引导我们的干部克服这些缺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懂。

其次,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坚定的信仰能使人坚韧顽强、矢志不移地追求既定的目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深刻认识、执著追求的基础上的。一个虽然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却不笃信它的人绝不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解决信仰问题,既不利于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高素质的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干部队伍的任务,不利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也使理论学习显得毫无意义。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必须切实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从目前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看,要解决好信仰问题,必须在认真组织干部读书的同时努力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要引导干部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人生观。信仰问题与世界观有联系,也与理想和人生观有联系。理想是人们的奋斗目标、精神支柱、前进动力。邓小平同志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 页)马克思主义是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的理论,它需要信仰它的人作出贡献,一个人只有树立了以为人民谋利益、为社会作贡献为荣的人生观,才可能会信仰马克思主义。那些凡事先为自己打算,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利益的极端个人义者;那些以眼前功利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实用主义者;那些以吃喝玩乐为人生目的的享乐主义者都是不会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因此,要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必须引导干部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人生观。第二,要消除某些错误观点对部分干部和群众的影响。这些观点有的是多年来一直时隐时现的,如“马列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有的是九十年代初以来才出现的,如“社会主义失败论”等。受这些错误观点影响的人往往会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消除这些错误观点对部分干部和群众的影响呢?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分析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显示出来,一些错误的观点就会不攻自破,部分干部和群众中存在的迷惑和疑虑就会逐渐消除,人们就会更加信仰马克思主义。

再次,还要解决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行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用以指导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6 页)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并被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懂,也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好。”可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必须切实解决用理论指导行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能否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呢?第一,不管是组织理论教育的部门还是参与学习的个人,都必须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参与学习的同志,要自觉地用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要克服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坚持融汇贯通,努力在认识与实践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要敢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武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先进的思想,必然会受到各种反动的、落后的思想的反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同形形色色的反动理论和思潮作斗争。可以肯定,不论是现在或将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要一有机会,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要么沉渣泛起,要么变换花招,向马克思主义发起挑战。要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勇敢地、坚决地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行作斗争。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善于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60 页)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意落后于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列宁选集》第一卷第203页)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 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止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17 页)邓小平同志也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7 页)革命导师们的这些论述说明,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情况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人们在新形势下探索真理开辟了道路。一个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要敢于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革命导师为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同志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对马克思主义有所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成果。我们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根据新的情况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必须切实解决好懂、信、行三个问题。懂、信、行是密切联系的三个方面。懂是基础、是前提,不懂就不可能自觉地信、自觉地行;信是内化、是升华,既懂且信,信仰乃成,其信越笃,信仰越坚,懂而不信,近于不懂;行是结果、是目的、是关键,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最高标准。对个人而言,实现了懂、信、行的有机统一,才可能成为一个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言,懂、信、行的问题解决好了,才可能说教育工作真正收到了实际效果。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解决认识、信念和实践问题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