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后偏瘫的心理护理探讨论文_姚洁

姚洁

(灵宝市第三人民医院 300250)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后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290例脑血栓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性训练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不良情绪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配合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3%,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自评表评分情况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偏瘫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不良情绪程度下降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血栓后偏瘫;心理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218-02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老年化人口的不断增加,脑血栓患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悲痛。治疗后的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脑血栓后偏瘫多具有严重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等,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模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290例脑血栓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方法对脑血栓后偏瘫患者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290例脑血栓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性训练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入组患者中男150例,女140例,年龄范围46~75岁,平均年龄62.1±4.6岁。所有患者均无智能障碍,无额叶、颞叶损伤,无精神疾病。患者按照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可划分为轻型90例,中型124例,重型7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症程度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具体方法为:(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注意用词用语,减少患者紧张感。积极与患者拉近关系,寻找话题,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如何最大化获得好的治疗康复效果,树立患者的康复信心,增强医患和谐关系。(2)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家庭情况和文化程度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方式和护理干预,注重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向上心态,多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提升康复信心,激发患者治疗信念。(3)护理人员应耐心对待脾气暴躁的患者,平缓其易怒情绪,真诚对待患者。同时减少可能刺激患者情绪的行为。对患者多进行关爱和询问,使其感受到重视感和温暖。(4)医护人员还要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共同护理和鼓励。并安抚家属情绪,指导其如何进行护理,避免家属原因造成对患者的刺激等。

1.3 评价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不良情绪评分等。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

治疗后配合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3%,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患者不良情绪评分(SCL-90)结果为,观察组(45.22±11.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自评分(71.23±10.5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脑血栓疾病具有发病较急,致残率高的特点,患者常由于突然的肢体功能障碍而引起不适,心理出现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常规治疗和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被更多医疗工作者所认同[2],心理护理不但能有效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而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也显著减少,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3]。本文研究也发现,治疗后配合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3%,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自评表评分情况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对于脑血栓偏瘫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不良情绪程度下降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聂鹏.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3):290-291.

[2]左凤云.2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750-751.

[3]刘红超,梁喆,崔明珅.脑血栓后偏瘫的心理护理探讨[J].现代护理,2013,25:165-167.

论文作者:姚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脑血栓后偏瘫的心理护理探讨论文_姚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