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高明霞,刘刚,贾敏,朱冬梅,袁莉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接诊的胃癌患者10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超声双重造影术前诊断,对照组患者给予胃窗超声造影术前诊断,用术后诊断结果作为精确分期的标准,胃癌临床分期标准采用TNM,包括T1、T2、T3和T4四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诊断符合率及分期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术前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T3和T4的分期诊断符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双重造影;胃窗超声造影;胃癌术前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053-02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资料统计显示在恶性肿瘤中胃癌已经位居第二位,其较高的发病率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非常大恶劣硬性,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约占世界胃癌总数的40%左右,四万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左右,有效控制胃癌的发病率及其死亡率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巨大任务[1]。随着超声成像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超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诊断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我院透过对102例患者分组给予超声双重造影术前诊断和胃窗超声造影术前诊断的比较,对前者的应用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接诊的胃癌患者10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研究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4.2±3.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9.2±2.7)岁。所有患者中胃窦、胃体及胃底出现肿瘤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6例、30例、25例,11例患者是早期胃癌,其余是进展期胃癌。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胃癌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仪器和药品 超声仪选用GE公司生产的LogiqE9超声诊断仪,9L高频线阵探头,频率9MHz。胃窗超声造影剂选用48g/包,调制成600毫升的溶液。用5毫升生理盐水对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进行稀释,肘静脉团注2.4毫升。

1.2.2具体方式 检查前要求所有患者禁食8小时,同时对患者的肝、位、胆及盆腔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观察食管下端以及贲门情况,对胃窦、胃体、胃底以及周围组织进行仔细观察,确定没有病变情况存在。研究组给予超声双重造影术前诊断,对照组给予胃窗超声造影术前诊断。研究组病灶呈现动脉早期硬化,实质期消退速度较快,对照组病灶呈现低回声团块[2]。

1.3 观察指标

胃癌临床分期标准采用TNM,包括T1:肿瘤浸润局限在1~3层;T2:肿瘤浸润至第4层;T3:肿瘤浸润至第5层;T4:肿瘤浸润接近周围组织和脏器[3]。

1.4 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用SPSS18.0分析,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2例患者中Tl:8例、T2:16例、T3:36例、T4:42例,两组患者各占50%。

研究组术前诊断符合率(86.3%,44/51)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前诊断符合率(56.9%,29/51),组间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2、T3和T4的分期诊断符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差役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3.结论

超声双重造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过高分期或过低分期的情况存在,胃癌患者的浸润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有些部位深,有些部位浅,超声双重造影观察的是某一个切面,该切面的肿瘤浸润程度不一定是最深的,因此会产生低分期。所以在切面的选择上应当本着病灶最大切面的原则,尽可能的对病灶进行动态观察[4]。超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相比胃窗超声造影是比较理想的,这一点从表1和表2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来。除此之外,超声双重造影诊断还有着无创、简便及安全的优点。

综上所述,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简国亮.超声双重造影及口服造影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05-207.

[2]朱继红,陈英红,文珂,等.超声内镜及胃肠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6(33):4664-4665.

[3]何岳,卢虹,吴祖扬,等.超声造影对胃癌临床分期的诊断及局限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6(1):79-80.

[4]邓小红,唐丽娜,沈友洪,等.超声双重造影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9).

论文作者:高明霞,刘刚,贾敏,朱冬梅,袁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超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高明霞,刘刚,贾敏,朱冬梅,袁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