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图画书教学打开新世界大门论文_陈余后

依托图画书教学打开新世界大门论文_陈余后

陈余后 浙江省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近年来,语文课程的开发研究逐渐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种热现象,而图画书课程则是一种更加自由、灵活,更具有生本性、师本性的语文课程,图画书,凭借着它绚丽的色彩、优美的画面、神奇的想象,给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文字与图画共同演奏而成的美丽新世界的大门;图画书,给老师一个全新的视野,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巨大的空间。图画书课程的开发,让语文学习更加多姿多彩,呈现不一样的风景,为语文课程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途径。

【关键词】 图画书教学 课程开发

近几年,随着儿童阅读研究和推广的深入,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梅子涵等一些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和推广人越来越多地给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儿童文学的“启蒙”,试图将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教师介绍给孩子,试图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的素养。越来越多的老师尝试着用班级图书会的形式,把一本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推荐给孩子。

在儿童文学里,图画书是一个重要和基础的种类,它是作为儿童文学的代言人的角色进入我们的视野的。本文就图画书的教学谈一谈对这一课程的开发一点思考。

一、图画书教学——不一样的风景

把图画书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称之为图画书教学。现在喜欢进行图画书教学的老师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教师的课程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把教材课程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作为重要课程资源的儿童文学,特别是图画书正得到老师的喜欢;第二,图画书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第三,学生的进步明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图画书的阅读,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越来越好,由阅读能力提升带来的语文能力甚至学习能力的强化,已经逐步在学生身上反应出来。

根据学段,开展合适的图画书教学

现在有很多老师把优秀的图画书作为资源,并积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先后出现了“图画书与阅读” “图画书写作” “图画书说写”等有创意的课例,课堂上教师们一个个有创意的引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精彩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图画书作为有效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这无疑给图画书的阅读又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1.低年级图画书教学

请看窦桂梅《我爸爸》课堂教学:

(生读: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师:每个句子都有“像”,还有“一样”。

师:你也能这样说说你爸爸吗?

生:我爸爸像老鹰一样自由飞翔。

师:噢,可以。

生: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威猛。

师:噢,你爸爸好威猛啊!

生:我爸爸像狮子一样在草原上称霸。

师:呵,就像《狮子王》中的狮子王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窦老师利用《我爸爸》这本图画书,为我们演绎了一节精美的教学。图画书成为师生进行“说”“写”训练的依托。可见,在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中,由于受识字量的限制,阅读图画书应该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2.高年级图画书教学

图画书《失落的一角》:一线,一角,一圆,一色,运用了最少的绘画语言,

表达了最深的思想内涵。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在一堂六年级的习作指导课上,凭借这一图画书,设置了三块“敲门砖”来擦燃然学生的习作的热情。

主题一:未完成

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让人低回叹息的伟大爱情,是未完成的;项羽自刎乌江,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令人感动的英雄伟业,是未完成的;曹雪芹的《红楼梦》,舒伯特的《未完成》——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是未完成的;

师: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未完成的时候,未完成,就是要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努力。这块“敲门砖”敲击我们的心门,让我们思绪万千……

主题二:高贵的残疾

从盲诗人荷马,到双耳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双目失明的大作家赫尔博斯,全身瘫痪的大科学家霍金,当然,还有又盲又哑的永恒少女海伦·凯勒;从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受了膑刑的孙子,到瞎子阿炳,以及今天仍然坐着轮椅在文字之境中自由驰骋的史铁生。古今中外,高贵的残疾,举不胜举。他们的肉体虽然缺损了,但他们的生命因此也缺损了吗?

师:身体可以缺损,精神可以缺损吗?有力的叩问,深度地思考。

教学中,一旦回归了图画书欣赏与习作指导简约的本体,就放飞了师生生命共同体张力的自由——自由地用自己的眼睛探寻,自由地用自己的大脑思想,自由地用自己的笔触表达。

二、图画书教学——不要当成课文来教

现在,在教学上,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还是局限在传统课文教学模式的思考范畴内打转。因此导致用图画书或故事书来教学,只是一种花俏的活动,一种有趣、好玩但学不到什么的嘲讽。当然,这样的批评并不见得公允,但多少总是反映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标仍相当混沌不清;另一个是儿童文学除了它吸引人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外,在语文教学上它的功能及意义是什么?

图画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用课文教学的方式来上课。例如,让学生找出图画中的生字生词划下来;找出图画书中优美的句段进行朗读的练习;过度挖掘图画书的人文内涵,在一些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念问题上反复纠缠;过度设计教学环节,用自己的阅读感受“覆盖”学生的阅读感受。所以,在图画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奇怪的现象:当图画书交给学生自己读时,学生都读得很开心,一旦被教师用来教学时,学生的兴趣立即下降。

怎样让阅读更有成效?在很多人都在提倡阅读,但只是将阅读放在活动层面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积极探索将绘本阅读引进课程,探索师生如亲子般阅读分享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所做的工作,不仅仅在做课外阅读,不仅仅在做母语教育的有限的改良,不仅仅是儿童阅读推广……应该将自己所做的点滴建设,让母语的纯粹和童心成为学生精神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余耀.由图画书爱上阅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2】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10.

【3】窦桂梅.从图画书中学创作[J],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15.5.

论文作者:陈余后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2月总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依托图画书教学打开新世界大门论文_陈余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