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中主要问题的查证技巧_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中主要问题的查证技巧_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中查实重大问题的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大问题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追踪资金来源流向

任何单位的财务收支大都与资金活动密切相关,而资金流动需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结转和清算。在一个内控和监管都比较严密的银行结算体系内,单位的经济活动都能从银行账户资金流转中得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也会在资金流转中暴露出来。无论被审计单位财务账簿是否完整、健全,追踪资金来源流向都是查处重大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被审计单位账簿比较完整。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全部银行账簿、银行账户的对账单,然后将其提供的对账单与财务账簿资料进行认真核对,核实资金是否全部入账。

(二)被审计单位隐匿、伪造财务资料。被审计单位的绝大多数经济行为,一般会直接或间接地在资金往来账目和银行账户中留下痕迹。因此,即使被审计单位出于各种目的伪造、隐匿财务资料,审计人员也能通过追踪资金来源流向顺藤摸瓜,核实问题。如在某单位审计中,该单位以账簿资料丢失为由拒不提供账簿,审计陷入无财务资料的状况。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开展大规模银行外调,最终查实该单位领导人涉嫌职务侵占、贪污等经济犯罪问题。

追踪资金来源去向要做到两点:一是到银行调取被审计单位及其关联单位的所有银行账户信息;二是对于一些事项,可以到有资金往来的关联单位核实。如对某公司审计时,发现了违法违规线索,但是该公司的账目经过篡改早已面目全非,难以突破,于是放弃对该公司账目的检查,采取到银行打印对账单、调阅资金进出的原始凭单、延伸资金往来密切单位核实等方法,找出资金源头、流向,最终查出该公司领导人员挪用单位巨额公款为私人企业牟利的重大违法问题。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

无论是政府审计、内部审计,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工作量不断加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一问题给审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项经济业务往往涉及很广的地域范围。受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影响,审计部门不可能对任何事项都进行实地调查。互联网为审计人员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料提供了新途径,节约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缓解了审计任务重与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如对某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其下属研究所将外汇存放境外的某投资控股公司,且多年未清收。在难以出境取证的情况下,审计人员通过查询国际互联网提供的公开信息,发现该投资控股公司是研究所原主要负责人任期内在香港成立的公司,经与审计线索印证,成功揭露该研究所原主要负责人以境外设立私人公司的形式,截留外汇收入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当然,互联网信息可能存在失真、不准确的情况,需要积极与其他的背景资料、证据链条相互印证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利用、借鉴互联网信息不失为查处重大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财务资料与业务资料相结合

一般而言,查处重大问题仅仅依赖财务资料是不够的。财务资料只能反映单位经济活动引起财务变化的情况,而业务资料能直接地提供经济活动原始信息。因此,要把审查财务资料与业务资料结合起来,把握财务与业务资料的关联性,注意从关联资料中梳理出头绪,尽快突破问题。如对某公司进行审计时,在与有关人员交谈中发现该公司新建办公楼存在化整为零、逃避审批的嫌疑,于是,索取了办公楼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等资料,进行对比,查实该公司违反办公楼建设有关限制性规定,擅自占用奥运工程用地,将投资数亿元的办公楼拆分为六个单位分别申报立项的问题。

运用财务资料与业务资料相结合方法,审查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要全面了解,关注重点环节以及相关的资金流动情况;其次,要尽可能收集原始财务和业务材料,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具体包括:与业务活动相关的会议记录(纪要)、收发文件,与相关单位签订的书面合同、确认协议,建设项目的立项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复,会计账簿、凭证等财务资料等;第三,要运用恰当方法,审阅和分析所掌握资料。具体包括:资料对比,分析完整性,到相关单位实地延伸调查,核对资料的真实性等方面;第四,要掌握与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利于做出正确的结论。如党政机关建办公楼问题,熟悉国家关于办公楼的相关限制性规定,债券发行问题,熟悉国家对公司、债券的相关规定等。

四、突击盘点

(一)突击盘点库存现金。突击盘点现金,是查证货币资金真实性的重要方法,也是目前查处被审计单位私设“小金库”、贪污、挪用公款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应予以重视。如对某单位审计中,通过座谈、分析资金变动趋势,该单位可能存在私设“小金库”问题,于是选取易出问题的几个所属部门同时进行突击盘库,在所属部门的保险柜、铁皮柜、办公桌内以及地下纸袋中,找到“小金库”的藏身之所,最终核实该单位私设数千万元“小金库”的重大问题。

突击盘点库存现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根据已掌握的线索,重点盘点本级、与本级往来密切的所属单位现金;第二,盘点时贵在迅速,以免被审计单位事先准备,隐匿资料;第三,几个单位的现金盘点一定要同时进行,避免被审计单位相互通气;第四,盘点时不要遗漏保险柜以外具有保险柜性质的保管用具,如出纳的办公桌、铁皮柜、租用的银行保险箱等;第五,盘点过程中不要忽略保险柜、其他保管用具中有记录的纸张等资料。

(二)突击盘点实物。审计人员监督被审计单位盘点实物,通过对比账实,发现库存资产溢缺,追查溢缺原因,能有效查处、揭露违纪违法问题。如对某单位审计中,突击盘存固定资产,发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经过追查,发现该单位私设“小金库”,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即源于此。突击盘存实物比较直观,可以方便地应用在机关、企业的审计中。

随着目前先进技术方法的日益普及和推广,突击盘点这种审计方法遭到了一些“冷遇”,虽然从技术上而言,此审计方法并无高深玄妙之处,但是,它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查出“小金库”等违法违规问题,所以在审计实务中不应忽视这一基础审计程序。

五、内查外调、及时取证

经济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日益狡猾,仅仅审计账簿,难以查清事实。到经济业务相关单位的调查,能够使审计人员更全面地了解事情原委。审计中要抓住审计线索、认真分析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尤其要对被审计单位非正常资金往来、财务收支或异常的业务操作程序予以重点关注,不拘于财务处理,内查外调,顺着资金运动轨迹,查清事实真相。如对某单位审计中,发现该单位会计资料不真实,审计人员没有坐堂审计、“假账真查”,而是紧紧抓住问题线索,通过银行、工商、税务部门协查的方式,大规模外调,共外调银行13家、工商部门4家、其他单位17家,将其资金最终去向查得水落石出,揭开了巨额国家建设资金被个人私分的惊人案情。

六、争取多方支持和配合

查处重大问题并非一帆风顺,或多或少遇到被审计单位阻挠审计调查、销毁审计证据等障碍,也会面对相关人员潜逃异地、需要跨行业专家鉴定等困难。这些障碍的消除,有的需要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有的需要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查,有的需要司法、纪检机关的协助,有的还需要署领导的支持和其他兄弟单位的鼎力帮助。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与配合是查处重大问题的重要方法。

(一)争取被审计单位的理解支持。审计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被审计单位及时沟通,本着为其服务、促其规范的态度,取得对方的理解支持,能够帮助审计人员获取有力证据,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以某部门信息中心审计为例,审计组与该部门领导联系,得到部门所属公安、纪委的协助,及时控制涉嫌犯罪人员,取得问题突破的关键证据。

(二)争取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助。进行外调,获取外部资料是审计取证的重要环节。但外调中,如果工商、税务等相关协查部门不予配合,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时效性,甚至使得一些违法违纪人员有时间篡改原始资料、逃避审计监督。审计中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取得协查部门的理解和帮助,易于短期内顺利、迅速突破重大问题。

标签:;  ;  ;  ;  

审计中主要问题的查证技巧_会计与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