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论文_冷时芬

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论文_冷时芬

冷时芬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674200)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4年7-12月对我站328例人工流产者实施舒适性护理,术后2-7天随访调查受术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2.68%(P<0.05)。结论:舒适护理适应现代护理学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论,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人工流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220-02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是指在早孕期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流产手术分为负压吸宫术及药物流产手术[2]。负压吸宫术手术操作时间短暂,过程相对简单,但受术者术时疼痛严重,近期并发症多,如子宫穿孔、人流综合征、吸宫不全等;而药物流产手术虽然用时相对较长,但受术者痛苦少,经济实惠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接受。近年来采用药物流产的人比负压吸宫术的人要多得多,但不论何种人工流产方式,由于多数妇女对手术的了解甚少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受术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紧张情绪,直接影响到了手术效果和预后,为改善上述情况,确保受术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我们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人工流产者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到我站要求人流而无流产禁忌症者328例,年龄16~43岁,孕周6~10周,其中未婚30例,初孕49例,其他有1~3次流产史,药物流产者286例,负压吸宫术42例。将两种方式流产的患者分别随机均半后再由两种均半人数分别组合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4人,2组受术者年龄、受孕情况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负压吸宫术受术者常规手术准备后,医生采用负压给受术者作吸刮流产手术;药物流产受术者于第1、2天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自服复方米非司酮片35mg,1日1次,共计70mg,第3天住站在医护人员监察下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g,直到胚囊排出。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

1.2.1术前舒适护理。术前护士对受术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受孕情况、诊断、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名族风俗、个人信仰、饮食生活习惯、手术史等)。向受术者及家属介绍流产手术流程,包括相关检查结果、注意事项、术前物品准备、手术所需时间等,使患者了解手术方式和过程,给受术者介绍相关手术环境、施术医生和护士的相关情况,简要说明手术如何配合,手术可能出现的反应。消除患者恐惧感,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受术者讲真心话,尊重隐私,通过护患沟通,语言安抚,消除其术前紧张、焦虑情绪,达到心理舒适的作用。

1.2.2术中舒适护理。受术者进入手术室或药流观察室时,由于环境陌生,受术者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3],对周围环境和声音较敏感,护士与受术者的交谈要简单,避免不必要的嘈杂音,不许喧笑,无谓的闲谈,不随意议论患者的病情。当患者接受手术操作时,护士巡回在旁,也可轻抚患者的额头或捂住患者的手,以其聊聊家常,如患者的工作、家庭、子女、亲友等,缓解气氛,以示对患者的关心,拉近自己和患者的距离,将自己融入到患者的家庭中,使患者将自己视为其家庭成员之一,这样患者就会分散过度集中的注意力,情绪得以缓解,促使患者身心放松,很自然地主动配合医生的手术操作和护士的护理。讲话语言要通俗易懂,举止要轻柔和顺,多鼓励患者,赞美她,称赞她家人、亲友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避免对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使患者内心充满安全感,消除因受孕而导致的内心忧郁,减轻她的心理压力,增强她对手术的信心,同时护士熟悉医生手术过程、医生习惯,术中积极配合,注意力集中,认真执行各项无菌操作,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以利手术顺利进行。

1.2.3术后舒适护理。(1)术后观察。专人陪护,向受术者及家属简要介绍手术情况和术后注意观察事项,特别注意观察术后腹痛和阴道流血情况。(2)术后指导。注意个人卫生,按医嘱服药,预防感染;1个月内禁房事和盆浴;术后出血一般持续1~2周,且出血量逐渐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如出血量多或出血时间较长应及时复查,无特殊者,1个月后复查;注意休息,加强饮食调节,进食可口,利于术后康复的饮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身体的康复。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介绍适当的避孕方法。于术后2~7天回访患者,了解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如阴道流血情况,有无不适感,有无并发症等。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手术后2~7天进行随访调查,在受术者自愿的情况下,对我们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了解受术者对护理的反馈意见,内容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整体评价。此外,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康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术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见表1。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

组别 例数满意(例)比较满意(例)不满意(例)满意度(%)

观察组164 116 48 0 100

对照组164 52 100 12 92.68

P值 <0.05

3.讨论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非意愿妊娠的一种常用补救措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可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护理工作必须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患者安全。护士应体谅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4],以利手术顺利完成。舒适护理模式理论的提出[5],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容,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以往的护理工作只注重治疗疾病,忽略了患者的感受。护士给患者多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接纳现实。舒适护理理念涵盖了整体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并且渗透于每次具体的护理行程中,贯穿了整个护理工作,将舒适护理运用于人工流产护理中,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感受到护士如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解除了受术者焦虑、恐惧的心理负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手术治疗,为手术的顺利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本组资料显示,给予舒适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与普通护理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人工流产患者提供舒适护理,不但使受术者感觉舒适,提高了手术后生活质量,而且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沟通和交流,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真正做到了人性化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人工流产中实施舒适护理,能提高工作效率,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加快患者的康复程度,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适应现代化护理学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论,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

[2] 俞艳锦,庄亚玲,钱志大等·药物流产的可接受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11(7):398-399.

[3] 曹燕·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临床护理杂志,2008,7(6):53-54.

[4] 陈德凤·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反应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8,8(16):2417.

[5] 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4,6(9):498.

论文作者:冷时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论文_冷时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