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杜泽宇

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杜泽宇

杜泽宇

(山东省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273100)

摘要:目的 总结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特性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1 年1 月~2012 年12 月住院的100 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特性进行总结,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100 例胎膜早破孕妇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自然分娩者58 例,剖宫产者38 例,发生羊水污染4 例,无新生儿死病例,母婴健康出院。结论 重视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观察,加强护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胎膜早破;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225-01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 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1]。胎膜早破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本文对2011 年1 月~2012 年12 月住院的100 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护理,并对其特性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 例胎膜早破孕妇,其中妊娠37 周以上71 人,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71%;妊娠36 周以下29 人,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29%,其中3 例孕32~34 周胎膜早破者安胎至37 周;年龄22~36 岁,平均28.38±2.62 岁。58 例给予保胎、抗炎治疗而自然分娩,发生羊水污染3 例;剖宫产者30 例,发生羊水污染1 例;9 例经抗炎、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绝对卧床休息等保胎治疗措施。

2 胎膜早破的临床诊断及临床表现

孕妇自觉有阴道流液,继而有少量间断性排出,当咳嗽、打喷嚏、负重等负压增加时,羊水即流出。阴道检查后穹隆有羊水池,pH 呈碱性。阴道后穹隆液体涂片有羊齿状结晶,或涂片查见羊水成分。

3 胎膜早破的原因

① 下生殖道感染。引起胎膜炎,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导致破裂;② 羊膜囊内压力升高,常见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③ 胎先露部高浮、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膜受压不均匀导致破裂;④ 营养因素,如缺乏维生素C、锌及铜,可使胎膜张力下降而破裂;⑤ 宫颈内口松弛,前羊水囊进入,受压不均匀及胎膜发育不良,导致胎膜早破;⑥ 妊娠晚期性生活。

4 临床护理要点:

4.1 心理护理:由于胎膜早破的患者常以急诊方式入院。入院时,孕妇常有焦虑、紧张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产妇,同情、体贴、关心她们,多与其接触交谈,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患者心理活动,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和要求,不厌其烦地为其解释,使她们产生信任和安全感。护士必须心怀一颗真挚慈爱之心,身临其境地为患者服务。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持续的生理、心理、情感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度过人生最难忘时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产妇体位:胎膜早破的孕妇,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床尾抬高30°,讲述卧床的重要性,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胎位不正、胎先露部未衔接者,协助孕妇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防止脐带脱垂,取臀高卧位,以降低宫腔内压力,减少羊水流出。也可间断取左侧卧位,减轻右旋的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静脉的回流,促进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避免不必要的肛诊与阴道检查。

4.3 饮食方面的护理:指导胎膜早破的孕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由于孕妇绝对卧床,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应多进食纤维较多的蔬菜及水果,如韭菜、青菜、香蕉等。使孕妇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口服缓泻剂或肛用开塞露。羊水过少应指导饮水疗法,就是1d 里2 h 内喝2 000 ml 水。避免吃利水的食物,如冬瓜、西瓜、苡米。

4.4 生命体征监测:胎膜早破孕妇入院后每4 h 测量生命体征1次并记录,预防感染:严格按照护理操作常规工作,孕妇外阴部保持清洁,床单经常更换清洗,卫生纸高压消毒灭菌,每日碘伏消毒液擦洗会阴部2 次,禁止灌肠,并注意观察羊水的颜色、性状、气味并做好记录。若破膜12 h 以上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已经发生感染者,则应该终止妊娠,分娩结束后应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4.5 鼻导管低流量吸氧:对胎膜早破的孕妇,每日给予氧气吸入1--2 次,每次30 min,氧流量为1~2 L/min。

4.6 会阴护理:每日用0.5%的碘伏溶液冲洗外阴2 次。并注意每次大便后要向后面擦,及时换会阴垫,协助生活护理,如床上洗头。

4.7 严密观察宫缩: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大多有自发宫缩,所以对孕妇应观察宫缩开始时间和宫缩的规律性和强度。对无规律性宫缩者,给予静脉滴注催产素,及时终止妊娠。

5 讨论

胎膜早破与感染、宫腔内压力增高、胎先露部高浮、营养因素、宫颈内口松弛、细胞因子等诸多因素有关,对其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主要是早产、感染、宫内窘迫、脐带脱垂及胎儿不良等并发性反应。由于胎膜早破,宫腔内羊水减少,不利于胎儿正常旋转,头位胎膜早破可形成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胎头高直位、前不均倾位等,增加阴道分娩难度,导致头位难产。破膜大于>12 h 未分娩,应给与抗生素。对于孕周>36 周,胎肺基本成熟,且有生存能力,胎膜早破应尽早终止妊娠。孕周<36 周者,由于胎儿小,体重低各脏器发育尚不健全,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所以采取期待疗法。在排除感染情况下,给与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及运用宫缩抑制剂保胎治疗。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必要的肛诊及阴道检查。胎膜早破可对母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应积极预防该症的发生。做好孕期保健,重视卫生保健,定期宣教,尤其对高危妊娠者孕期更应加强管理及检测;注意孕期营养均衡;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避免增加腹压,妊娠后期减少性生活的次数,避免重体力劳动。

参考文献

[1] 郑淑范, 王金波. 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10 ,17(32):104-105.

[2]刁金珍.胎膜早破84 例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5: 191.

[3] 崔芯蕊.围产期胎膜早破的326 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 109.

[4] 赵雪娟.胎膜早破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2,10: 172.

论文作者:杜泽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1

标签:;  ;  ;  ;  ;  ;  ;  ;  

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杜泽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