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速度的较快和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得以相应发展。道路桥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对其以后的正常使用具有直接影响影响到交通通行的安全和速度。但是目前,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检测工作的准确和完善保证道路桥梁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内容。将先进的检测技术运用在道路桥梁的施工检测中能够提高检测的精确度流分发挥施工检测的良好作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检测:分析
道路和桥梁是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道路桥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条道路的质量和运营安全。因此,加强对道路桥梁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指出道路桥梁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各方面就道路桥梁检测技术及其相关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1道路桥梁安全检测的现实意义
由于我国的基本设施建设的起步较慢,我们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桥梁养护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桥梁是否能够安全的服役运行。为此,交通部特地立项开展桥梁管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且最终形成了我国公路桥梁的管理系统,其系统主要原理是根据桥梁维护工程师的定期检查,来确定评分,当然评分的依据将主要是以项目的结构和构建来确定。最终通过数据分析来给各个桥梁和道路进行等级评定,并依此作为养护的策略制定的依据。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如何确定准确的、可靠地,大量数据是其关键。但是现有的桥梁定期检查方法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就有可能导致重大的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大量的人员、财产的损失。
在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中,由于工程材料本身的不足,以及在工程的结构设计、项目施工中出现一些失误在所难免,道路桥梁竣工后的质量鉴定成为业主关注的重要问题。另外,一些多年前建成运营的道路桥梁工程,在负荷若干年后也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测。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不合格和运营后检测预警的不及时,一方面增加了道路桥梁日后的维修保养成本,让国家和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极容易发生桥毁人亡的惨剧。近年不断出现的大桥垮塌事故就是运营后检测预警不及时最好的例证。
2公路桥梁施工检测的现状分析
2.1公路桥梁检侧的具体内容及常规方法
(1)外观检测。主要的检测内容有表而缺陷及破损、裂缝的分布情况、裂缝宽度及深度、内部缺陷等等;用于该环竹的常规检测方法有自测法、激光传感器、热像仪、超声波检测、玻璃纤维传感器等等。
(2)应力和绕度。检测内容包括变形和振动;检测方法有激光检测法和加速器传感器。
(3)强度和刚度。这里强度和刚度主要是针对混凝土而言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常用的方法为超声波检测以及回弹试验。
(4)扩散深度。包括碳化深度、氧化深度、侵蚀深度等等;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钻芯取样法。
(5)钊刁筋锈蚀。检测的内容包括锈蚀位置及锈蚀程度;常用的方法是自然点位法。
3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就公路桥梁表而缺陷检测而言,目前仍以人工日检方式作为主要手段进行检测评估。尤其对于混凝土公路桥梁来讲,检验和评估表而裂缝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据有关数据证实,裂缝是造成公路桥梁损坏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剥落、坑洼等质量问题引起的桥梁损坏。当公路桥梁出现使用缺陷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观测,在掌握缺陷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及其危害后果,根据缺陷的性质确定修补方案,确保修补方案的可操作性。虽然近些年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在对路桥检测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却仅限于初步,想要普及推广仍需一定的时间,特别是一些检测方法在应用中难度较人,如光导纤维植入式检测法,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将具有检测功能的光导纤维植入到路桥上,然后通过光纤的变形情况来判断桥梁的损伤状况。但是由于这种检测方法的成本较高,并且施工也比较困难,目前仍未普及推广使用。再如利用雷达和声波等扫描分析对路桥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目前尚不能实现实时监测,并且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这些影响了推广使用。
4道路桥梁施工检测技术
4.1外观检查
通过外观的检查可以分析判断桥梁病害产生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观检查通常可以根据桥型确定调查的要点,如梁桥的检查要点有:跨中部位的裂缝、挠度;端部的斜裂缝;主梁连接部位的状况;构件的外观质量等等。拱桥的检查要点有:拱圈拱顶裂缝、墩的位移等等。
桥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结构。上部结构在梁式桥中主要是指主梁;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基础与承台、桩等;附属结构有桥面铺装、栏杆、伸缩缝等。每个部位都有其自己的受力特征,病害也有一些共性,如果出现的不是常规病害,应当仔细研究找出病因。
4.2内部缺陷检查
混凝土构件中常见的缺陷有裂缝、蜂窝、空洞、剥落、钢筋侵蚀和环境侵蚀等。有些缺陷仅靠外观检查难以发现,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法主要有雷达检测技术和声波检测法。超声波脉冲速度法可检测焊缝、钢材以及混凝土中存在的空洞、裂缝、夹渣、火灾损伤等。
4.3材料特性检查
到目前为止,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桥梁建筑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钢材的强度一般以设计、施工有关资料为依据。当怀疑钢材质量有问题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截取试件进行材料试验。
4.3.1混凝土强度测定
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些变化,比较大的桥梁通常会有同期的试块用以确定强度。
对于没有试块的桥梁,目前测试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波法、贯入法、断裂法、取芯样试验法等。回弹法、超声波法以及综合法属于非破损测试方法,应用较广泛。
4.3.2钢筋锈蚀的评价技术
混凝土的密实度、渗水性、含水量、含氯盐量、碳化深度、保护层厚度不足和开裂等缺损,是导致钢筋锈蚀的诸多因素;反之,钢筋锈蚀又促使混凝土进一步破损。通过简单的外观检查、敲击检查可以检测程度较重的钢筋锈蚀现象。
4.4结构性能状况检测
当桥梁不能获得详细资料时,需要通过静力或动力试验进行检测,准确地反映结构受力性能状况。常用的结构性能检测方法有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两种。
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已有超声检测、红外检测、声发射、自然电位检测、冲击回波检测、磁试验或X射线检测、光干涉、脉冲雷达、振动试验分析等。传统的检测方法一般可以对桥梁的外观及部分结构特性进行监测,虽然可以对桥梁局部关键构件、节点进行较为合理的损伤判断,但是难以全面反映桥梁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桥梁结构的安全度、剩余寿命难以做出系统评估。一种比较现实的损伤检测方法可能是综合整体损伤定位与局部细化检测两种手段的技术。
5桥梁的检测定位方法
(1)在桥梁检测中,模型修正法主要是将实验结构的振动反应记录和先前的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利用直接或间接测知的模态参数、相关加速度时程记录以及频响函数等进行条件优化约束,以此来不断地修正模型中的刚度以及相应的质量信息,最终通过结构变化的信息来实现桥梁结构损伤的判别与定位。
(2)指纹分析方法,就是在桥梁检测中,寻找与其结构动力特性有关的动力指纹,并且通过相应指纹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桥梁结构的真实状况。在线监测中,最易获得的模态参数是频率,而且所获得的参数的精度非常高。因此,检测人员可以通过监测频率的变化这种方式来识别结构破损情况,这种方式操作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此外,振型也可以适用于桥梁结构破损情况的发现与识别,虽然运用振型进行测试的精度低于频率,但是振型可以包含更多的检测信息。
6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是建筑工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道路桥梁施工检测是一项复复杂性、系统性较高的工作。检测人员要针对道路桥梁施工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检测的内容、重点和要求,综合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为道路桥梁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祝成效,羊建峰.浅谈道路桥梁施工检测技术[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
[2]任剑.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
[3]孙一峰.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
论文作者:邹殿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结构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锈蚀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