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张玮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张玮

浙江绿城利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近些年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通过相关政府机构也颁布了对应的设计标准以及设计准则。但是从目前来看,某些工程技术人员对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了解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并阐述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于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从而为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设计要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积极进行建筑结构体系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近些年来装配式新型建筑结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此种结构形式有效改善了传统建筑施工环境中较为杂乱、水平较低且耗时较长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设计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例如抗震性能、保温性能等等。因此,认真分析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以及应用对建筑工程的提高极为必要。

1工程状况概述

选择一较为典型的高层建筑案例,在该高层建筑中由一栋住宅高层建筑,以及多栋的多层商业建筑组成,并且具有地下室的设计,高层建筑的总体高度接近于一百米,因此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应用中需要关注墙体结构中作用力的分布,对于墙体中内墙、楼梯结构、外墙等的结构方式需要进行关注。此外,在一些结构区域应用一部分的叠合材料。

2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2.1深化设计的要点分析

在深化设计中,需要根据前期中设计的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应用深化建筑的文件对于设计的状况进行核实,使得建筑的结构设计需求与其使用需求之间呈现出相互适应的局面。此外,在与之的构件中,需要应对于建筑的图纸,留出相应的孔洞、管线以及预埋工程安装需要应用的内容。在建筑设计的后期阶段,建筑设计需要应对于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对于建筑的内部结构进行再次的审核,确定其适合于国家相应的应用标准,使得后期的装配工作进行能够依照图纸与施工的设计进行。

2.2连接设计的分析

在连接设计中,需要根据设计的不同要求对于建筑的结构竖向、水平等部位的钢筋接缝处的应用进行关注。需要根据其实际的表现状态,选择加固的手段,与建筑总体的受力结构相适应。在一些建筑中,由于对这个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安全的因素。在剪力墙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应用的标准对于剪力墙的钢筋形式的混凝土进行箍筋工艺。在剪力墙的设计中,需要重视其应用的厚度。在粱面中的设计中,需要进行合理的粗糙化设计,使得粗糙面与其他结构槽之间的关系能够保持着适应性状态。在剪力墙的顶部位置,需要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与其墙面进行结合,在侧面以及其后部对于墙体的构件连接上,使得混凝土的强度能够符合应用的标准。

2.3整体性的结构设计

在高层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对于整体性的机构建筑进行特别的关注,这是由于在整体性的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整体的稳固性具有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筑的不同细节设计部分都需要与整体的结构性设计相适应。为了使得建筑的整体结构具有的形式更为合理的分布形式,需要从整体的结构入手,对于建筑的设计进行规划。在应用的叠合板材料中,需要采单向的板材进行应用。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的内部的不同预留结构装置,对于整体的结构工作作出相应的预留,在开洞的位置中,需要规范化的对于受力钢筋进行应用。洞口位置所用的钢筋,需要根据其应用的位置以及应用的长度对于钢筋进行截断。在外面的收进楼层中,需要结合剪力墙的应用状况对于其后的钢筋设计进行浇筑的工作,并且使得墙体能够整体的平均接受力的分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楼层的剪力墙中,需要就其顶部的建筑状况对于其后的设计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水平式的后浇带存在着超过两根的后相连接钢筋,就能够保证整体的结构应用需求。

2.4防水性的设计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应用过程中,建筑中应用的各个因素会随着不同方面变化受到影响,质量问题的出现,对于建筑的施工的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人员、财产的安全都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建筑混凝土的使用,需要根据建筑混凝土的应用材料以及应用的条件的适应程度进行判断,在一般的建筑中,混凝土的应用需要具有较好的防水性。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建筑工程具有不同的防水需求,因此混凝土的应用也存在着区别,在对于防水的要求较高的建筑中,混凝土的价格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较高,同时在施工中需要采取的施工方式也存在着区别。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混凝土的应用需要结合建筑物自身的防水需求进行应用。在高层建筑的应用中,防水的分布需要包括多种层次的应用分布标准。为了使得建筑的中心部位所具有的防水效力得到提升,在这个部分的材料使用中需要存着具有较好防水效力的防水泡沫棒会,或者部的防水胶条满足其实际的需求。

3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

3.1建筑形式的选择

如果建筑使用的是叠合板剪力墙体系,其在结构连接时相对比较简单,故而在现场可以较为快速的完成拼装工作,有效的节省了安装的时间。另外由于模板的空间跨度较大,使内部空间的面积较大,这就增强了空间划分的灵活性。在内外墙设计中,外墙利用预制反打面砖夹芯保温墙或彩色混凝土,内墙则可以使用预制混凝土,楼盖为预应力叠合板,而楼梯、阳台以及雨篷则使用了预制混凝土。此外,利用装饰、保温、门窗、结构于一体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作为外墙板,以此达到结构防渗漏的目的。

3.2设计应用

3.2.1户型组合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户型组合设计时,其组合方式主要有单元定型组合和以户为单位的灵活组合方式这两种。其中单元定型组合主要是利用固定的模式,形成一个超大的户型结构。这种组合模式可以实现空间的合理规划,实现三代人同居的大型空间。而以户为单位的灵活组合方式,则是利用轻质隔墙对空间进行二次划分,且结构的承重墙大多都具有隔音、防火的功能,不过其劣势在于会缩小户型的面积,降低空间的灵活性。该建筑中卫生间和厨房的设计,则会因为楼板留洞的限制,以此要保持原来的位置,所以只能对书房和客厅进行修改,设计师可以将书房改成餐厅,中间利用电视机柜实行相应的隔断,以此达到最终的空间设计效果。

3.2.2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

在具体预制构件的加工处理中,其设计工作的标准化更是显得极为重要,应该促使相应预制构件的制作较为精确,按照上述施工方案中对于各类不同构件的参数需求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尽量减少构件应用数量的基础上,提升其应用实际效能。预制构件设计的标准化可以考虑模式化理念的运用,促使构件的应用精确化得到明显提升,并且兼顾后续各类构件的运输以及吊装环节,保障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用价值,促使构件的应用更为流畅高效。

4结束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完美契合了当前社会发展主要潮流。为更好地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应该熟知其设计要点,特别是结构体系设计要点,并不断完善优化,最终促使装配式建筑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君.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浅述[J].建设科技,2018(3):65-66.

[2]建言.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助推住宅产业化全面发展[J].建筑设计管理,2015,32(5):44-45.

[3]朱旭鹏.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BIM方法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27):148-149.

论文作者:张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张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