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教育中形体训练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晶

关于中职教育中形体训练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晶

内蒙古经贸学校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形体训练是一项古老而崭新的教育内容,更是一项比较优美、高雅的健身项目,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以芭蕾为基础),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综合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适合的人群比较广泛,它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 以发展身体的方式,按照人体形态机能特点和生长发育的规律,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体型,训练仪态,陶冶情操,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 过程。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中职教育经验出发,对中职教育中形体训练教学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教育;形体训练教学;思考;

1、引言

形体训练教学是从如何改善人的形体动作的原始状态,修正肌肉、脂肪的分布状况,提高他们的灵活性、协调性着手,为学生设计创编了一整套形体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为形体课教学和青少年自身锻炼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形体训练教学对每一动作的要领、要点、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配有插图,做到易学易记。在注重理论阐述的同时,突出了形体训练方法的实用性。形体训练方法以生理学、解剖学理论为依据,以我国青少年的体型特点为参数,集体操、舞蹈中形体塑造方法之长创编而成,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实效性。

2、形体训练教学对中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让他们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针对乘务员所必须具备的身姿仪态进行系统的训练,令学员达到行走站立统一规范、亲切自然的姿态标准,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使学员真正的具备专业讲解员所必须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真真正正的了解、热爱形体训练,认识到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达到应有的标准。强调正确的体态位置,矫正错误的体态。提高学生的形体美感和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雅气质,陶冶美的情操。课程以组合的形式进行全体训练、分组练习,个别动作重点练习的环节。新入学的学生应先了解些有关芭蕾形体和礼仪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运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磨合、完成六个方面。动作内容先分解,单一练习,再组合。音乐节奏要慢、稳,以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建立手臂、后背、髋部的稳定。通过对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

2.1中职院校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中职院校学生骨骼的最大特点是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骨骺的生长主要靠软骨的增值和钙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骺软骨的增值速度逐渐减慢,到了成年骺骨内的沉积过渡大于软骨细胞的增值速度,是骺软骨完全骨化。至此骨骺与骨干完全融合在一起,骨骺不再增加了,人的身高也就定型了。因此,教师应在学生骨骺尚未完全骨化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形体训练,使其纠正不良形态,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

2.2中职院校学生形体训练教学的必要性

形体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职院校学生正处身体发育时期,四肢骨骼的生长与身高密切相关,尤其下肢骨骼更为关键,而形体训练中下肢动作如跑跳组合非常频繁,骨骺软骨不断受到刺激,从而加速骨细胞分裂增殖和骨化,使下肢增长加快。同时还可以改善骨骼肌的血液供应,提高骨骼肌的质量和工作能力。在某一动作的刺激下,神经、肌肉、腺体的可兴奋的组织会兴奋起来,挖掘身体的潜能, 让骨骼预测的极限继续增长。

2.2.1形体训练教学可纠正不良的身体形态。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骨的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质多,无机盐少, 骨密质较差,骨富有弹性而坚固性不足,骨的形态结构已随着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学生经常进行形体训练,能够使骨型在训练时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作用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而矫正不良的形体,获得健美的体形。长期进行形体训练,还有利于增强骨的抗压和抗扭曲的能力。

3、中职院校学生形体训练教学基本动作要领分析

形体训练即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形体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在这里,一般分为“扶把动作”和“离把动作”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扶把动作是借助把杆进行对身体的柔韧、力量、重心、美感的训练。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训练为主。腰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须柔韧地灵活地运用。在把杆上,我们可以用胸腰、前旁后下腰、单腿前后下腰、跪下腰等训练项目。腿的训练包括胯的开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脚踝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脚背的绷提。在训练中,可以围绕芭蕾基本元素“开、绷、直”来完成。

开: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腿部运动过程中,从髋关节到膝关节再到腕关节、脚趾尖全部向外转开,这样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使整条腿看上去更修长更具有表现力。训练中,可以用蹲等练习。

绷:指脚背有力地绷提。使脚的线条显得更加修长漂亮。训练中可以用檫地、小踢腿、划圈、控制等项目练习。

直:指在动作中,主力腿和动力腿的膝盖都必须直立稳定。训练过程中,在没有特定动作需要下必须要求直,使腿更修长优美,增强了身体的表现力。

3.1手臂动作

手臂动作是指由肩、肘、腕、指关节协调配合所完成的动作。它是体现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具有辅助用力、协同动作及引导动作的作用。典型动作主要有手臂波浪、摆动及绕环等动作。通过手臂练习以发展肩、肘、腕、指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建立正确的肌肉感觉,提高手臂动作的美感和高度的表现力。

3.2腿部动作

腿部动作是指由髋、膝、踝、趾关节协调配合所完成的动作。它是控制身体重心稳定及姿态美的关键。典型动作有摆动、弹性和移重心动作。通过腿部动作练习可以发展下肢各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弹性及力量,建立正确的肌肉感觉,提搞腿部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感。

3.3躯干运动

躯干动作是指由脊柱各关节同向或反向弯曲和扭转所完成的动作。躯干是头和四肢的连接和主导。躯干动作开掘了人体中间部位的表现力,最能表现多曲线的动作造型。典型动作主要有躯干弯曲、绕环及波浪动作。通过躯干练习以发展胸、腰、髋的柔韧、协调和灵活性,使动作的幅度增大,身体动作的艺术表现力增强。

3.4走类动作

走类动作是指特殊规格的由两腿交替支撑使身体产生位移的基本走步及舞步移动动作。走类动作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具有较强的变现力和连接功能。典型动作有柔软步、足尖步、滚动步、弹簧步、交换步、华尔兹步等。通过各种走类动作培养协调性、节奏感及表现力。

3.5平衡动作

平衡动作是指以身体某一部位为支撑点,保持一定姿态的静止动作。它是衡量身体控制能力及构成难度动作的重要内容。平衡动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单脚、双脚或身体其他部位(膝、臀等)支撑在地面上的动作。通过平衡动作的练习,加强肌肉协调性及特殊控制能力。

3.6转体及旋转动作

转体是以身体某一部位为支撑的转体或旋转动作。它是表现人体的平衡控制及高超技能的动作。转体动作形式多样,可以单脚、双脚或用不同的身体部位(脚转,臀转,膝转,背转,腹转)转体。通过转体练习可以培养良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能力。

4、结束语

形体训练徒手动作丰富多彩,变化繁多。根据动作的性质可分为简单动作和复杂动作,根据动作的形态又可分个基础类和模态类动作。徒手动作的艺术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姿态规范、站位准确、力度适中及自然流畅等。早期加强空间意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学会利用有效空间范围,在不同方向、路线、水平及平面进行有效的身体动作练习。徒手包括各种手臂、腿部、腰部、走、跑、跳、转体及平衡等基本动作。

参考文献

[1]论服装表演专业中的形体舞蹈[J].周云.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0(02).

[2]形体舞蹈训练对学生职业素质影响的研究——以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为例[J]. 龚婧.戏剧之家. 2015(08).

[3]形体舞蹈教学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思考[J].刘呈成.戏剧之家. 2018(07).

论文作者:张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关于中职教育中形体训练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