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神灵观之终极解密论文

禅宗的神灵观之终极解密论文

禅宗的神灵观之终极解密

李 满

(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摘 要 :惠能禅宗属于彻底的无神论宗派。其不仅不信佛经中所谓天龙八部的存在,也不崇信诸佛菩萨等一切偶像。其彻底颠覆偶像崇拜的精神是人性解放的号角,是自由精神的高扬。

关键词 :惠能;禅宗;神灵观;解密;

一、佛教是否是有神论

释迦牟尼创立的印度佛教属于有神论还是无神论,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认为佛教是有神论的人,在佛经中可以找到充分的证据。认为佛教属于无神论的人,也可以从佛经中找到充分的证据。

佛经中有无以数计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足以整理出一个庞大繁复的神灵谱系,号称天龙八部。天部包括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及其无数的部众等一系列神灵;龙部包括龙子、龙女和诸海龙王及其无数的部众等一系列神灵;夜叉部包括夜叉男、夜叉女、地行夜叉、飞行夜叉、虚空夜叉等一系列神灵;乾闼婆部包括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及其率领的百千眷属乐伎等一系列神灵;阿修罗部包括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及其百千眷属等一系列神灵;迦楼罗部包括各种金翅鸟神、妙翅鸟神等一系列神灵;紧那罗部包括马首人身的男歌者、端正美丽的女舞者等一系列天界乐伎神灵;摩睺罗部包括一系列蛇首人身能舞善乐的神灵。此天龙八部众皆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

此外,诸佛菩萨皆有神通异能,这在佛经中也广有记载。有记叙释迦牟尼神通异能的,如:“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1](P422)

有记叙诸菩萨神通异能的,如:“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无所妨碍。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1](P441)

还有关于种种不可思议法术神力的描述,如:“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又菩萨以一切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著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著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圣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1](P442-443)

诸佛菩萨的神通法力简直是神乎其神,无所不能。而一般的佛教信徒对此是深信不疑的。所以,说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是有神论,应该是证据充分的。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当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前教育事业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对于幼儿园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现代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在教育全工作中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即由狭隘的质量观转向自主教育观,由“复制型”人才观转向“创新型”人才观。[1]当今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多样化,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刻不容缓,这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然而,认为佛教属于无神论的人,也可以从佛经中找到充分的证据。

争议也许难以平息。但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那就是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佛教信徒是把诸佛菩萨当作神灵来信仰的,也是相信经中所说的天龙八部等种种神灵的真实存在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实际上佛教是作为一种有神论的信仰而存在的。

上述观点确实不无道理。我们可以看到,在释迦牟尼的设计中,所有那些本属异教的神灵都成了诸佛菩萨的部属,都成了守护佛法的神灵。可见他自己并非将那些神灵当作神来供奉和崇拜。换言之,这证明他自己是无神论者;他唯一崇奉的神,是他自己。在佛经中,虽然那些原始神灵常常神力巨大而神通奇异,但竟然都听从佛菩萨的调遣和驱使。这有力地证明,他自己,如来佛,才是众神之神,才是至高无上的神。

当然,这又引起了相关的争议。认为佛教属于有神论者说,释迦牟尼将自己塑造成神,将诸佛菩萨塑造成神,这就证明佛教是有神论的。认为佛教属于无神论者则说,释迦牟尼并没有让信众把诸佛菩萨当作神灵,因为他说过,人人都可以努力精进,修炼成佛。

有证据显示,佛教中所有那些神灵并非释迦牟尼的首创,其实都是他从古代印度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中截取来的。有论者认为,释迦牟尼这样做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一种为了使大众信奉自己新创的佛教所使用的方便法门。因为当时印度大众信奉那些神灵已经有了千年历史,那些原始神灵信仰已经深入人心且难以拔除;如果释迦牟尼让自己新创的宗教与当时民众的原始神灵信仰尖锐对立,则势必产生强烈的信仰冲突,这不仅不利于传播新创的佛教,反而会使佛教传播面临极大危机,甚至有使新教覆灭的可能。

二、禅宗如何看待佛教中的神魔形象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教派。然而,禅宗并非一般的教派,而是中国佛教的教派。虽然中国禅宗奉印度和尚菩提达摩为第一代祖师,但是学界公认禅宗实际上的创立者是生活在唐代的六祖惠能。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是惠能最著名的两位弟子。青原行思得法后回到原籍江西吉安青原山开坛讲法,史称青原系。其大弟子石头希迁得法后在湖南开坛讲法,史称石头禅。南岳怀让得法于惠能后住持于湖南衡山,其大弟子马祖道一得法后在江西传法,史称洪州禅。洪州禅经过百丈怀海而衍化出沩仰宗与临济宗,临济门下随后又分出黄龙、杨岐二系;石头禅则衍化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惠能创立的禅宗衍生出五宗七派,蔚为大观。直至今日,禅宗余脉不断,并且从中国发展到海外以及西方各国。

合理安排文字和相关视觉元素,能使浏览者感受平衡和稳定的感觉;同时,运用多种文字造型按照独特的排布规律,使界面产生活跃的动感,具备节奏和韵律,也有利于网页内容的协调统一[2]。

“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这一问便设置了一个两难绝境:答“仍落因果”是错,答“不落因果”也是错。两种回答都错在落入二元对立之境的一端,因为执于一端而丧失了心灵的圆融无碍流转无限性。而百丈怀海所答则呈现出不执一端而圆融无碍流转无限的禅境,因而是正确的转语。

韶州韦刺史问惠能:“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惠能答曰:“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2](P100)释迦牟尼说人世间离西方净土有十万八千里远,惠能却说“分明去此不远”,并解释说,佛祖所谓的十万八千里其实是指人身上的十种罪恶八种邪念。

惠能接着告诉韦刺史说:“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2](P100)意思是说,人根除了自己身上的十种罪恶,就等于离西方净土近了十万里路;根除了自己心中八种邪念,则离西方净土又近了八千里路;如果心心念念都显现自己的佛性,言行举止都显现公平正直,到西方净土恰似弹指一挥间,是所谓“直了成佛”。[2](P58)

惠能对韦刺史及僧俗人等说:“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2](P103)实际上,他将佛经中神通广大的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陀佛、释迦佛一概心性学化了。由此可见,惠能对佛经中描述的诸佛菩萨并未当真,并不如实信从。他还说:“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2](P197)这清晰无误地证明在惠能看来,无论佛陀、魔王,都是人心显现的现象,并非真实的存在。心正则立地成佛,心邪则当下成魔。修行就是去邪归正,即所谓“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由此可见,惠能对经中诸佛没有丝毫敬畏之心,他坚信“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他只崇信自己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心。

由此可见,惠能对于佛经中的相关说法作出了自己的心性学的解读。接下来惠能对佛经所作的心性学解读更加直接。他对韦刺史说:“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2](P101)意思是说,所谓西天净土纯属神话故事,只要人常行十种善行,活在世间就是活在佛国净土;如果不根除十种邪恶之心,活在世间就是活在地狱;若是顿悟佛法,西方净土就在脚下;若是执迷不悟,永世不能到达。

惠能接着对韦刺史及僧俗人等说:“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2](P103)惠能将佛经所说的城市、城门、国土、国王一概作了心性学的解读;对佛经中所说的无边苦海、绝壁神山、鱼龙、鬼神、地狱、畜生也一概作了心性学的解读。由此可见,惠能对佛经中那些神灵形象和神话故事都不是如实信从的。

惠能接着又对众人说:“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贪欲,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销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2](P103)在惠能看来,佛国净土、天堂地狱都是虚设,六天诸神、龙鱼诸魔都是神话,一概不能当真;相信其为实在,纯属迷信。由此可见,惠能是个纯粹的无神论者。

HPLC法同时测定莱菔子中萝卜硫苷和4-甲基亚磺酰基-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 ………………… 高荣凯等(21):2898

惠能是如此,他门下的禅师们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惠能禅宗从根本上是否定神鬼迷信的。然而,禅宗公案里偶尔也有神灵鬼怪之类的记载,比如禅海盛传的与百丈怀海有关的野狐身公案。

据禅籍《指月录》记载:

(百丈怀海)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云:‘不落因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师云:“汝但问。”老人便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师云:“某甲已免野狐身,住在山后,乞依亡僧烧送。”师令维那白槌告众:“斋后普请送亡僧。”大众不能详。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狐,乃依法火葬。[3](P124)

一般佛徒认为生命并非一次性的,而是生死轮回无有穷尽的。生命在五道中轮回。此生为人,来生或为人,或为野鬼,或为畜生,或为天人,或下地狱(这显然属于有神论)。至于来世出生于哪一道,完全取决于你所作的善恶业绩。作善业则得善报,作恶业则得恶报。这叫做因果业报。一般佛徒认为,因果报应,毫厘不爽。

一般佛徒信佛行善,图的是善有善报,来生投胎出生到一个享福人家。而佛教的根本理论认为:只有修成正果而进入涅槃寂静,从而完全超脱生死轮回,才是至高无上绝对圆满的境界。这也叫做成佛。成了佛,就再也不会在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天人道这五道中转生轮回了。成了佛便在西天佛国里呆着,永生不死,或者说无生无死。成了佛就彻底超脱了生死轮回。这也就是所谓“不落因果”。也就是说从此彻底超脱了因果业报法则的辖制,绝对地自由了。

野狐身公案似乎也合乎所谓因果业报、五道轮回的佛学道理。那位老人前世因为“错对一转语”,后世便投胎于野狐身了。“错对一转语”,是作了恶业。投胎于野狐身,是得了恶报,从人道堕入了畜生道。

这样看来,禅宗在因果业报、五道轮回问题上似乎与一般佛徒无甚区别,同样具有神鬼迷信观念。其实不然,二者具有本质区别。与印度佛教一样,禅宗也认为成佛就是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但是禅宗所谓成佛的境界全然没有超自然的神灵色彩,它就是一种精神境界或心灵的境界,即自主自为自由自在,不为任何他人外物所惑的境界。也就是应缘即起,应境即生,应机自动,应境自如,应物无尽,应变无穷的心灵境界。无穷无尽的变化流转,绝无停滞、固执、障蔽的时候,这是心灵绝对自由自在的关键所在。既然如此,禅宗便要求禅者应对问话时,有问必答,所答必中,而且无懈可击。所谓无懈可击,就是达到心灵一无所执,毫不滞塞,了无挂碍,无障无蔽,无穷无尽的流转变化,绝对自由自在的境界。

学僧问老人:“成了佛的人还受因果业报法则的辖制吗?”(“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未?”)老人答:“不受。”(意为“不落因果”)依印度佛理而言,老人所答没错。依禅宗学理而言则大错。或曰:“莫非应该答仍落因果”?依禅宗学理,答“仍落因果”亦大错。

不落因果和落因果,是二元对立、各执一端的立场。而禅宗的立场是中道圆融、不执一端。这也就是变化无穷无尽,心灵了无滞碍,绝对自由自在的境界。所以,依禅宗学理,答不落因果或落因果皆大错。

落因果的境界是凡夫俗子的生存境界,不落因果的境界是执迷庸僧的境界。禅宗也称其为固守枯空死寂的境界。也就是说,执迷庸僧所谓涅槃寂静、不死不生的境界,禅宗却视为枯空死寂,了无生机的境界,这绝非自由自在的生存境界。自由自在的生存境界是生命性灵的生机勃发、生意盎然、应机自动、应境自如、应变无穷的境界。达到这一境界便是禅宗所谓得道成佛的境界。

百丈怀海答语“不昧因果”是否达到了这一境界呢?当然是的。

“不昧因果”是指明白因果关系无所不在、因果报应毫厘不爽;更重要的是“不昧因果”是指心灵不是处于无明愚昧地被动地被因果关系所拘限所辖制的境地,而是始终处于因果关系的绝对主动方面;也就是说,心灵成为万法之始源,万果之始因。这才是不昧因果的境界,这就是绝对自由自在的生存境界。

无论是一般佛徒还是惠能禅宗,都视因果关系为真实存在的关系。对于真实存在的东西视而不见,权当其不存在,这叫做自欺欺人。一般佛徒和惠能禅宗都明白并坚持这一原则。同时,二者都认为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超脱因果关系的拘限和辖制。然而,怎样才能做到彻底超脱?在这一问题上,二者出现了关键性的分野。

一般佛徒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彻底超脱因果关系的拘限和辖制的,所以把成佛的境界放在了现实生活之外、生命死灭之后,在生之时必须过不食人间烟火的出世生活,生命死灭之后才可能达到涅槃寂静的完满境界,从而进入西天佛国。一般佛徒将成佛设想成一种超自然的神灵境界,将佛国生活设想成一种神话情境。

徐浡君的风景油画作品以云南石林县圭山、昆明长虫山的石林风景,卡斯特地貌为描绘对象,着力打造这些较为原始的土著风光,其深层目的在于这些未被开发的地区,较少受到所谓现代文明的侵扰,具有一种大朴为美,大美为真的艺术理念。

而禅宗认为就在现实生活之中,就在真实存在的因果关系之中,鲜活的生命可以超越现实境遇的拘限和辖制,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即成佛的境界)。自由自在境界的达成不在于脱离和逃避现实,而在于切实地进入现实,同时却不被现实境遇所困扰,所羁绊,所主宰,所奴役;从而使自我始终处于自主自为的地位。脱离和逃避现实不仅不是自由自在的体现,反而是严重地为现实所困、所惑、所羁、所役的生存状态。

在禅宗看来,凡夫完全为现实境遇所左右的生存方式不是自由自在的境界,庸僧脱离和逃避现实生活的生存方式也不是自由自在的境界。这两种生存方式有着共同的特质:人为物役,心为境困,不由自主,完全被动。造成同样后果的原因也一样,就是自心有执。凡夫之心执着于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而使心灵在荣辱贵贱胜负成败之间盘算计较纷扰不已,使自己因患得患失而寝食不安。庸僧之心执着于枯空死寂之境,以为这便是得道成佛境界;这种视现实生活为洪水猛兽而避之唯恐不及的心灵状态,恰恰证明其心极度的恐惧不安和脆弱不堪,证明其应对现实生活极其的无能和怯弱,与自由自在境界有天壤之别。

在禅宗看来执着是因,烦恼是果,有执皆妄,无执为正。有这样的见识,就叫做“不昧因果”。在禅宗看来无执是因,自在是果,无执之心是佛。有这样的见识,并且达到知行合一境界的人,是“不昧因果”的人,是得道成佛之人。得道之人不为现实境遇所左右,且能自由自为地应对现实境遇。得道之人明白自心是因,人生境界是果;以自由之心来应对外在现实,从而达到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转语”是禅宗特有的一个术语。“转”的意思是圆融无碍流转无限。能将自我从绝境(固置执着的境界)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自我达到圆融无碍流转无限之境的语句,叫做“转语”。

中国禅宗是如何看待天龙八部等佛教神灵及其神话故事的呢?我们来看看《六祖坛经》中的相关记载:

一般佛徒有明显的超自然的神秘主义倾向,有明显的神鬼迷信心理。生命转生,五道轮回,就是其中之一。禅宗则认为所谓天国和地狱其实是心灵幻现的东西,并非真实存在。迷信地狱而心生逼真的恐惧,活在世上犹如堕入地狱。迷恋天国而心生逼真的快乐,活在世上犹如升入天国。但是无论是执着于地狱还是天国,都是执迷虚妄,是所谓有执皆妄。地狱恐惧令人生不如死。天国迷梦一旦醒来,剩下的也只有虚无幻灭。所以禅宗主张不信地狱故不生恐惧,不信天国故不堕幻灭。切实地进入现实生活而不为外物他人所羁役,所困惑;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自由自在,这就是得道成佛。若至如此境界,立地便可成佛。若是执着迷妄,当下便入畜生道,堕野狐身。入畜生道,堕野狐身,在禅宗只是一种象征性说法:象征着人为物役,心为境困,人性异化,丧失自主而不得自由的人生困境。

致谢:感谢中山六院麻醉科李珊医生在数据记录方面所提供的帮助,感谢中山六院麻醉手术科全体医护对本研究的支持和帮助!

三、禅宗如何看待佛教中的诸佛菩萨

禅宗属于佛教派别之一,按理说对诸佛菩萨应该敬若神明;然而我们在禅宗典籍上可以看到禅僧们许多呵佛骂祖、毁法毁佛的行为。虽然都是惠能晚辈弟子们的所作所为,但是始作俑者可以说是惠能。在惠能看来,佛并不是神。他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2](P60)他还一再告诫弟子们:“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2](P197)

2017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全球油气上游投资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实现增长。未来全球油气开发仍将呈现稳中向上趋势,预计2035年全球油气产量将达到95亿吨,剩余可采储量为2248亿吨。

如此一来,紧紧追随惠能的禅僧们呵佛骂祖,甚至毁法毁佛就毫不足怪了。禅籍上这样的记载不胜枚举。

临床试验中,随着研究者对生物学、基因组学的了解愈发深入,更多的证据表明,即使是同样的疾病,因为患者之间存在的特征差异,药物疗效也不尽相同,特定的人群对某一个治疗有效,而另一特定人群对该治疗无效或比传统治疗效果差[1-2]。于是在获得了总体人群中的疗效后,研究者期待了解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疗效是否和总体一致。这些不同的人群就是我们所说的亚组[3-4]。

德山宣鉴上堂曰:“这里无祖无佛,达磨是老骚胡,释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坟鬼,自救不了。”[4](P374)此人对诸佛菩萨、至上佛法和佛教经典真是极尽羞辱贬斥之能事!

从形制上看,清康熙前被称作盖碗的器物,与盖碗茶具定义并不相符;从功能上看,唐煮、宋点、元过渡、明瀹饮的茶法变化,使得明代壶泡盏饮的茶具组合成为主流。而盖碗茶具便是在瀹饮法持续发展至清代,在饮具茶碗、茶盏功能基础上的延续。

《爱宠大机密》是由照明娱乐与环球影业联合出品的动画片,于2016年8月在国内院线上映,其国语版更是有知名演员何炅、陈佩斯、张震、张智霖等参与配音。《爱宠大机密》一片制作精良、创意十足、富有想象力,有十足的笑点和充实度,围绕友谊、喜剧和冒险的主题,讲述了主人不在家时,各类宠物们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的故事,同时反映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该片在中国上映以来广受好评,孩子们的喜爱离不开精彩的配音翻译。

还有丹霞天然将木佛砍作柴绕,冬日烤火。[3](P165)更有甚者,有人将经中记载的释迦牟尼一出生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惟吾独尊’”的事情问云门文偃。云门文偃却道:“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3](P2)而琅琊觉禅师则对云门文偃的作法评价道:“云门可谓,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3](P2)

如果医生经过检查诊断为扁平足,通常的治疗方法就是回家观察,多数患儿过一段时间足弓就会自己显现。只在必要有症状的情况下需要借助矫形鞋、鞋垫来帮助缓解症状。

作为佛门信徒,云门文偃竟然狂言要将佛祖一棒子打死喂狗,真是欺师灭祖,大逆不道!而琅琊觉却认为云门文偃这样做恰恰证明他是在报答佛祖恩情。真是岂有此理!

本系统引入了一个绘制实时曲线的插件clPlot,完成实时曲线的绘制功能。这是一个标准的插件,用它可以方便的实现自动滚动的实时曲线绘制。

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深意:既然惠能禅宗唯信自心是佛,禅僧当然不可能匍匐在他人脚下顶礼膜拜而丧失自我。既然禅宗认定自心是佛,禅僧必然这样解读“天上天下惟吾独尊”:不是唯他佛祖独尊,而是唯我自心独尊。既然禅僧唯我独尊,自然要杜绝偶像崇拜而颠覆一切权威。禅僧们其实是这样想的:释迦牟尼正是因为颠覆一切偶像权威,才达到唯我独尊境界,才成佛的;自己必须同样颠覆一切偶像权威,才能唯我独尊,得道成佛。而拍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才算是真正秉承了释迦牟尼的精神。所以琅琊觉认为云门文偃的做法恰恰证明他秉承了释迦牟尼的精神,得到了释迦牟尼的真传。

四、禅宗对释迦牟尼无神论精神的秉承

释迦牟尼确实具有无神论思想。从精神实质上说,释迦牟尼颠覆一切偶像权威,不信一切鬼神妖魔。

如《金刚经》有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2](P53)什么是有为法呢?人的一切想法、说法和做法都属于有为法,都是人为造作所生成的现象。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说,一切想法、说法和做法都是因缘而生起、缘去而灭失的,因而是暂存而非恒存的,因而是虚幻不实而不可执著的。《金刚经》又言:“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2](P13)释迦牟尼意思是说,一切说法都属相对有限法门而非绝对无限真理,我的说法同样如此,决不可以当作绝对真理。

然而,佛经记载的都是释迦牟尼的说法,五蕴、六根、六尘、八苦、意识与无意识、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明与无明、智慧与觉悟、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还有那些神灵鬼怪等许多东西都是他说的,他却在《心经》中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1](P3)意思是,他以往所有那些说过的东西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这也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意思。

根据随州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近五年随州市三大产业就业结构比重进行分析得出:从2013年到2017年这五年里,随州的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比重最大,虽五年来也在缓慢下降,但是仍以2017年59.36%就业结构比重稳居第一;而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比重最少并且五年来持续下降,从2013年的3.64%下降到2017年的3.18%;唯有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重,五年来持续增长,从2013年34.84%陆续增长到2017年的3.46%。

释迦牟尼这样说,其中蕴含甚深道理。他深明他的所有说法都是疗救众生疾病的药物,而药物的真实价值在于对症。不对症,则药不能救命,反而害命。所以应当“应病与药,病愈药去,药病俱泯,悉归于空。”也就是说,他深明自己的所有说法都是权宜之策、方便法门,其真理性是相对有限而暂存的,并非是绝对无限永恒的。若执著地以其为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则必然嗜药成毒,迷信丧命。

由此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不仅否定既有的偶像权威,而且坚决反对信徒对自己的迷信崇拜。《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2](P13)意思是说:我所有说法,就是让众生不依从于我,而是让众生透过我的说法而获得自己的心得,通过破除对我所说法的迷信而达到各人自我的觉悟和自性的豁显,从而成为独立自主的自我。《金刚经》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P43)意思是:一视同仁而平等公正地对待一切,就是最高的佛法;明白最高佛法就是最高的觉悟,这种觉悟叫做无上平等正觉。无上平等正觉也就是觉悟到我是一个人,一个不为任何他人他物主宰、支配、奴役的独立自主的人;就是觉悟到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存在,也是不为任何他人他物主宰、支配、奴役的独立自主的存在。

众所周知,惠能是经由《金刚经》而彻悟真谛的,《心经》与《金刚经》一样也是禅宗的至上宝典。惠能禅宗正是秉承了释迦牟尼《金刚经》和《心经》的精神,而成就了自己的无神论和非偶像崇拜的禅学理论。

综上所述,惠能禅学属于彻底的无神论学说。其不仅不信佛经中所谓天龙八部等鬼神的存在,也不崇信诸佛菩萨等一切偶像。其彻底颠覆偶像崇拜的精神是人性解放的号角,是自由精神的高扬。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林世田,李德范.佛教经典精华[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2]金刚经·坛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3]瞿汝稷.指月录[M].成都:巴蜀书社,2005.

[4]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The Ultimate Revelation of Zen ’s View of the Divine

LI Man

(School of Literature,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2,China)

Abstract :The huineng zen is a thoroughly atheistic sect.Not only does he not believe in the existence of the eight parts of the heavenly dragon i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but also does not believe in all the idols such as the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The spirit of its total subversion of idol worship is the horn of human liberation,is the high spirit of freedom.

Key Words :hui neng;Zen;View of the gods;Decryption

收稿日期: 2019-04-23

作者简介: 李 满(1953—),男,安徽太平人,教授,主要从事佛教禅宗研究。

中图分类号 :B9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02( 2019) 03-0087-06

责任编校: 徐书生

标签:;  ;  ;  ;  ;  

禅宗的神灵观之终极解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