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汉语教室初级(一)》之教材分析论文_孙颖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蓬勃发展,对外汉语教材也层出不穷。比如,博雅汉语、发展汉语和快乐汉语和一些小众系列--《我们的汉语教室》等。各个系列的教材都各有特色,所以笔者将结合调研和实际使用情况对《我们的汉语教室》系列之初级(一)进行分析,以期给使用本系列教材的教学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优缺点分析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一线教学人员,笔者结合了选用及使用教材的的角度对《我们的汉语教室初级(一)》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一 教材简介

首先,笔者对教材的语言知识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量化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经统计 ,该册教材生词共有417个,语法52个,涉及9个话题。每课单词平均在40个左右,语法为5-6个,语法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指示代词、数词、连词、否定词、助动词等大部分符合初级语法大纲的内容,但也有少量超纲和解释不明确的语法项目,比如第六课第三个语法点:可以:在汉语中,可以即表示可能或者能够,也可以表示许可,要用在动词前。其否动形式有两种,如果否定的是“可以”本身,“不”应位于“可以”前;如果否定的是“可以”后面的动词,那“不”应位于“可以”后,动词前。此外,“可以”也可以用在祈使句中。

-------《我们的汉语教室初级(一)》

而经过与《HSK1级大纲》、《HSK2级大纲》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对比得知:可以:助动词(表允许),HSK二级,例如这儿可以拍照;可以,助动词,表功能,HSK三级,例如:电视可以练习听力。而这明显属于编排不合理:HSK二级属于初级,而HSK三级属于中级水平,所以该书对“可以”的语法解释存在超纲现象。

二 教材分析

基于统计,并根据日本学者藤冈信胜对教材的定义和赵金铭的评估指标对该教材分析如下。

(一)教材的本质属性:教学性

教材的基本功能就是用于教学,应体现可教可学、利教利学的教学属性。此书作为初级语言教材,其内语法及练习题题目方面都没有汉语拼音,对于刚刚学习汉语的学生而言,既不利于拼读能力练习,也不利于其汉语习惯的培养。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虽然教材在这两部分没给拼音,但教师需要朗读,此时的初级学生面对没有拼音的汉字将会一头雾水,所以教师便需要现场给汉字注音,而这对对给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体验都会大打折扣。

(二)工具性

1.从教材总体的编写设计而言

(1)优点:此教材编写设计排版简练、语言技能模块完整且分区清晰,相对规范。从语言知识的角度看,语言样本大部分比较规范,符合初级词汇及语法难度等级。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材“样本”的性质和质量,教材里的语法给出的例句都相对规范并正确,这点非常好。

(2)缺点:在教材的整体设计中,将拼音的所有内容都集中在第一课使语音知识过于集中,易造成抵触情绪。且在后面的课程安排中,并没有复现和操练,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2.从语言要素编排的合理性而言

(1)优点:比照《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该教材基本符合知识呈现规律。

(2)缺点:①存在一小部分超纲和解释不到位的现象,比如“可以”一词的讲解太集中,易混淆,且难度等级不同。如“有没有”这样的正反问,本来可以讲,属于二级语法,却在多次出现中只给了简单的语义解释,缺乏系统讲解。②词汇量大,复现率低。据我的统计,每课生词平均为40个左右,而据专家测算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其理想的生词量应为40个,理想的语言难点和内容难点不应超过10个。”(周雪林1996),从这个角度看,初级阶段短短的对话中,单词量平均为40个,数量过多,而且复现率低。

(三)系统性

优点:①本套教材初级对话共包括30个场景,收录生词1000多个,语法近200条,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和连贯性。②从技能的分布来看,该书虽然注重听说,但读写的训练也没有完全忽视,而且每课配备3个汉字的小故事和描写,难度及数量都刚刚好,不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

缺点:语法的编排顺序和呈现方式不够系统化。比如某些些情境涉及的语法偶尔出现超纲的现象,比如“有一点儿+形容词”和“形容词+一点儿”,这两个语法点至少是中级的水平,在初级第一册就出现,明显不合理。

(四)规范性+实践性

该书最大的优点,本人认为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具有极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规范性体现在课文语言的编写或采样符合目的语的规范形式;语法的样例,精准简练。并且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各个场景用语,比如购物、点餐等非常适合在华学习者急获所需,也满足急用现学的教学原则。

(五)民族性

此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极强的汉语及汉民族文化特征,比如:汉字的部分,就结合了汉字的起源来讲解汉字意义,使其具有丰满的分文化特征。

(六)艺术性

从艺术性角度看,它的缺点比较明显:版面不活泼,缺乏趣味性,如图片运用和插图设计、版面制作等方面略显中规中矩,缺乏吸引力.

(七)《我们的汉语教室初级(一)》教材评估表

借鉴赵金铭的教材评估表,对此教材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如下:该教材总计的分164.5,为良好教材。

参考文献

[1]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教学与研究,1998,(3) .

[2]丁朝蓬.教材评价的本质、标准及过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0,(9)

[3]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2期)

[4]周雪林..1996浅谈外语教材评估标准,《外语届》第2期

作者简介:孙颖(1991—),女,辽宁省大连市人,学历:辽宁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

论文作者:孙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我们的汉语教室初级(一)》之教材分析论文_孙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