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论文_吉俊

浅析地铁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论文_吉俊

检修一中心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群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各单位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如何有效传播地铁企业文化,进一步凝心聚力,趁势发展,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地铁 企业文化 传播

一、地铁企业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

1、企业文化积淀不够深厚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企业背后一定有着同样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而优秀的企业文化绝不是一朝一夕创造出来的,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也需要经过一个学习积累过程。而我国地铁行业快速发展也就短短十几年,可以说绝大数企业还处于孩提时代,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处于借鉴摸索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更谈不上文化积淀。

2、员工思想比较活跃

作为新兴行业,地铁企业的员工普遍比较年轻,他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虽接受过传统教育,但表现比较自我。且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交叉激荡,造成员工思想活跃,想法较多,表现在具体问题上比较有主见,但有时也很偏激,个人利益至上。因此,要想把员工思想统一到企业文化这面大旗下,也绝非易事,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3、传播的方式方法不够新颖

地铁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上不少企业还都沿袭国企的传统方式,即行政命令辅之以红头文件,上传下达;方法上以说教为主,开开会,读读文件,或标语口号往墙上一挂,即万事大吉;传播的内容在不少员工看来都是些大道理,员工参与度不高,造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员工不感兴趣,领导不满意,功夫下了不少,效果却不明显。

4、外部公众构成的复杂性

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除了在内部发挥凝聚人心、激发热情、促进发展的作用,还肩负着对外宣传、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重任。企业文化传播的对象除了内部员工以外,还有外部公众,包括政府部门、业务部门、行业内部、乘客等,而乘客是对外传播的主要对象。乘客的最大特点是流动性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构成的复杂性,乘客的上述特点对传播的方式方法、内容时间等都提出了不同要求,要想提高传播效果,必须进行细致的受众分析,才能不断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5、重传播、轻反馈

当前,企业普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传播,但对受众的信息反馈却不是十分重视,甚至视而不见,这绝对是本末倒置,避重就轻。实际上,没有反馈的传播,无异于自说自话,没有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也就缺少了传播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必然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二、有效传播的对策

1、注重方式方法,提高传播的多样性

对内部传播而言,可采用会议、文件、座谈等主要形式,灵活选取集中学习、橱窗、看板、网络、内刊、文艺演出等方法,并通过竞赛、考试、抽查等手段进行效果检验。同时,企业还要重视内部双向交流机制的建立,畅通信息渠道,接受员工监督,鼓励员工建言献策。

对于外部传播,一方面可加强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包括车站、企业标识、服装、广告语等,力求直观、显目,个性突出、整体统一,让人过目不忘;另一方面,可通过策划有社会意义的具体活动,鼓励公众参与,扩大企业知名度,进而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在宣传手段上可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社会媒介来直接宣传,也可以通过组织社会活动、对企业先进典型人或事的宣传、注重服务细节、问卷调查等来间接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发挥行业优势,挖掘传播的独特性

地铁作为新兴行业且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大到线路走向、车站设计,小到车辆外观、服务细节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这既是难点也是优势,更是其它行业不具备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平台,结合城市的文化基调和企业的特点,多动脑筋、想办法,大胆创新,多出奇招,力争做到线线有风景、站站有亮点。同时,地铁列车本身不但是交通运输的的工具,也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列车文化”,构建一道道流动风景,让广大乘客在享受安全、舒适、快捷服务的同时,更像是经历了一次愉快的身心旅行,彰显地铁文化传播的独特性。

3、加强受众分析,提高传播的针对性

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除了按企业的内在要求进行传播外,还需要根据员工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是多才多艺,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定期举办职工艺术节等形式,让员工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展现他们的朝气与活力,强化他们施传者角色,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并带动影响身边同事;地铁企业系统性较强,专业知识较全,可以在知识化、专业化的结合上做文章,开展诸如便民服务、校企共建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员工社会责任感,展示企业形象。

地铁企业面对的社会大众主要是乘客,粗略可分为高频乘客(经常坐的乘客)和低频乘客(过路客)。对于高频乘客,可采取优惠乘车费用、重要纪念日寻找幸运乘客、授予荣誉监督员、参观地铁基地等形式,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活动中来,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并时刻感受企业对他们的关注。另外,要注重在服务细节上做文章,有时候,一点小小的变化往往能给人带来惊喜并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比如三八节给女乘客送上一支玫瑰、儿童节给小朋友送一个小礼物等。同时,建立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平台,重视他们的信息反馈,及时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于低频乘客,在注重细节的同时更要重视传播载体等硬件的建设,如站厅的候车环境、背景音乐、广播电视播放内容,显目的企业标识、广播提示语等,这些都能给过路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他们也可能成为新的信息传播者。

4、重视制度建设,加强传播的规范性

----统一的传播机构是基础

在建立企业文化专职管理部门的基础上,必须建立企业一把手直接领导、专职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目标明确、职责分明的统一机构,传播机构肩负企业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更是起到对内对外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领导重视、专人负责、统一扎口、真抓实干,才能贯彻到底,落实到位。

----科学严谨的传播内容是核心

企业文化是什么、传什么、怎么传,传播内容是核心。必须结合企业的特点及行业特征制定科学严谨、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对内凝心聚力,指明企业前进的方向;对外传情达意,展示企业良好形象。通过这些内容的确立并有效实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优秀品牌。

----适当的考核手段是保证

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年度目标和阶段计划及便于操作的考核制度并定期进行督查,对于在企业文化建设传播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于违反企业文化建设相关规定,甚至给企业抹黑的单位、个人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奖优罚劣,以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5、重视同步实施,认清传播的长期性

所谓同步实施,即企业文化要与企业的经济政策、制度建设、安全生产等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及时制定,同步落实,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地铁企业更要从开工建设第一天起、各部门领导从走马上任第一天起、员工从跨进单位第一天起,就要牢固树立“企业文化”观念,充分认识企业文化节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从源头抓起,夯实企业文化建设基础,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抓好落实。同时,如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也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情,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企业文化中不适合企业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部分。其实,企业文化建设、传播何时都不晚,效果好不好,就看你有没有实实在在去做。

论文作者:吉俊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浅析地铁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论文_吉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