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细无声——浅谈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学困生的归因转化工作论文_蔡景化

春雨润物细无声——浅谈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学困生的归因转化工作论文_蔡景化

摘要:数学课程是在义务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数学素养,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意识,虽然它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性。学生有小学升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更为突出。作为农村教师,要把握学困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其心理需要和人格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师爱宛如一阵春雨,浇灌那些干枯的春苗。因此,对数学学困生的研究转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归因;转化策略

中学数学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的课程应处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如何转化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问题是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阻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难题。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强、逻辑性严密,就更能形成数学学困生。农村教师如果不想出转化策略,那么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就得不到体现,其他的课程学习也受之影响。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数学一线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悟出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浅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先天和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其中家庭、社会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是学困生形成的主导原因。

家庭方面,农村家长认识上不以为然,“留守儿童”问题造成隔代溺爱教育,与爷爷奶奶相处产生代沟,缺少父母亲的关爱,独立性缺失,习惯差,意志薄弱,我行我素,毫无进取心,这样学习数学主动性缺失。加之自身逻辑能力欠缺,学习数学的悟性没有,最终导致数学学习状况一落千丈,使其他课程受之影响。

社会与学校方面的原因,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缺乏监督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对网络游戏充满乐趣,然而学校升学指标导致对升学无望的学生忽视,这样他们学习数学课程积极性缺失,对他们成绩影响颇大。

教师方面的原因,仍以升学指标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以知识本位为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教学观念,教师教学观念缺乏系统化,教学方式陈旧,对学法的忽视成为一把双刃剑。

学生自身方面,首先他们对数学概念漠视,数学方法不会掌控,作业的应付只是一种差事,甚至有些依赖性出现抄袭,自己的想法几乎为零。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只会胆怯,没有主动性,这样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实施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时刻困扰着农村学校的教学,当务之急我们一定要重视转化问题,教育公平性也急需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这些学困生,那么如何有效转化这些学困生呢?我们作为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注重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纸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纸板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纸板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2.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注重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学困生也希望发挥自己的只会和才能,这更需要教师关怀,升入了解学困生的认识障碍与情感创伤,进行心理疏导,情趣导向,消除他们消极因素,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在心理上有亲近感、信任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内在精神世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赏识他们的灵性。积极参与,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让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

3.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学校“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办学理念的体现。了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造成原因;要注意方式,以理服人,引导发展;跟踪观察,防止“旧病复发”;持之以恒,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总之,对待学困生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数学学困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数学学困生的朋友。“您若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瞬间成为乐园。”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数学学困生的兴趣、激情,赢得数学学困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数学学困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每个数学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转化一个数学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宇琼.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吕梁教学学院学报,2011(6).

[2]孟祥志.如何调整学困生的厌学心理[J].教育基础,2011(11).

[3]谢 荣.关注学困生,提升学习能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石砰学校 325805)

论文作者:蔡景化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春雨润物细无声——浅谈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学困生的归因转化工作论文_蔡景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