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孙建星[1]2004年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农村金融体系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其突出表现是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弱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要调整职能,合理分工,扩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服务范围”。所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无论是从农业所具有的独特产业特征来看,还是从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农业政策性银行产生以前的政策性金融职能履行情况来看,农业背景和金融背景都证明了在我国成立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必要的、正确的。然而,回顾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我国仍然处于一个研究、探索的初级发展阶段,以至于在其运行中存在着缺乏法律法规保障体系、资产负债失衡、与财政等部门关系不顺、缺乏金融支农合力、潜在风险突出等问题。究其根源,既由农业政策性银行运行环境的因素,也有农业发展银行自身原因。综合考察分析并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运行实践经验,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应从法律保障和监督制约体系、资金来源渠道、职能范围调整、经营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分别采取对策。 本文把农业政策性银行现状的研究置于一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考察,把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运行实践与国外经验进行对比,通篇贯穿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而得出结论:为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要通过法律法规建设保证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运行环境,适时调整其业务范围,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创造性地提出利用现有邮政储蓄、社会保障基金以及民间资金、金融市场来拓展其资金来源。

陈婷[2]2013年在《衡山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叁农”问题是在推动我国经济平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解决“叁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而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衡山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金融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促进的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利用国内和国外的理论,采用了文献法、比较分析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研究衡山县农村金融的整体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资金快速流出农村,造成资金短缺;农户贷款的需求与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不相适应;信贷投入少,难以满足县域经济资金需求;金融创新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农业保险建设不完善;小额信贷风险大,银行惜贷严重;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在借鉴美国的符合信用型模式,法国国家控制式金融模式,印度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等一系列模式以及其他省份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政策建议,其中包含创新或改进监管方式,防止农村资金流出农村;准确定位县级农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拓展“叁农”融资渠道;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促进农业保险的推广,加强小额信贷管理,消除风险隐患;乡镇银行积极与金融同业加强合作,拓宽资金来源的措施,对促进衡山县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永强[3]2006年在《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对农业实施保护的关键是资金投入,其中信贷投入是重点。1994年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农村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改革的进行,农村商业性金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其业务范围逐渐脱离农业,信贷资金投向比较利益更高的第二、叁产业,支农扶农的职能逐渐削弱。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时间短,政策性金融的立法滞后、金融政策连贯性不足,以及政策性业务划转到商业金融机构管理,致使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萎缩,严重阻碍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在我国受到质疑。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支农作用,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十多年以来,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完善制度、合理配置资金结构、支持农村经济的增长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现实出发,研究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演变的轨迹及现状,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重塑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提出重塑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路径和政策建议。本文共分5章:第1章研究了写作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2章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特点、功能及作用;第3章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了梳理和考察;第4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演进和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研究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现状及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阻碍其有效运行的起因;最后提出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邹晨锋[4]2016年在《基层政策性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与风险防控》文中指出中央已连续13年将1号文件的重点放在“叁农”问题上,尤其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随着各县域经济发展程度而呈现出差异性,经济实力强的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更快也更成熟,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则进度较为缓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始终把保障农民权利放在首位,在此前提条件下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创造城乡之间互惠互利桥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其职能就是服务“叁农”,核心的业务也是支持各地粮棉油收购,但是随着中央1号文件连续聚焦在“叁农”问题,指出要重点做好“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何做好“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也已经成为各县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金融要素的投入则显得格外引人关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抓住转型机遇,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全力支持县级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全面支持农村交通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水利部、住建部、林业部联合发文,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进一步加强合作,将业务拓展为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棚户区改造、重大水利建设专项过桥贷款等领域,共同做好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工作,助力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并且成立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以基金入股方式参与各县区建设。本文以乐安县经济发展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案例分析与实证分析探讨农发行乐安县支行对乐安县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其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农发行乐安县支行业务发展状况;其次分析了乐安县经济发展状况,再运用农发行乐安县支行投入项目贷款数据、乐安县GDP数据,通过建立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客观的分析出农发行乐安县支行对乐安县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通过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理论、政策性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等内容分析了农发行乐安县支行在支持乐安县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及存在问题;最后,本文对农发行乐安县支行支持乐安县经济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一是因为项目贷款的期限相对较长,在贷款期限内,如果政府的主要领导出现换届的情况,那么可能会出现政策落实的不连续性风险,这一点就需要进行密切关注。二是要求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农发行乐安县支行应定期掌握项目工程进度,定期与监理单位沟通联系,对于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施工质量是否按标准实施要进行确认保证工程质量。叁是要根据信贷资金监管要求,签订《项目监管协议》。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实施专户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使用信贷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切实防止资金挪用风险。四是对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承接公司,采用前期以基金形式入股,到期进行回购的方式将项目资本金通过增加公司实收资本注入到项目承接公司,使项目承接公司有更充足的资金对项目进行运作。五是用好用足抵押补充贷款(PSL)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的特点,目前执行利率较中国人民银行5年期及以上固定资产贷款基准利率低15%以上。使用抵押补充贷款(PSL)将进一步增强农发行,尤其是基层农发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及政策性职能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金融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因素,阐述政策性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国内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对基层政策性银行更好的支行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对策。

余可成[5]2006年在《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涉农中小企业融资上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涉农中小企业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其融资相比其他中小企业更为困难。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了我国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基本特点和融资情况,指出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环境影响、企业自身不足以及金融体系的缺陷;然后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相关经验,提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涉农中小企业融资上应该发挥叁个方面的作用,并找出了影响农发行作用发挥的因素;第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了农发行支持武汉市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分析了贷款操作层面尚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作用的对策,主要是构建政策性银行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以及农发行要积极研究基于涉农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技术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对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涉农中小企业的理论基础和各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涉农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叁大作用,并就如何发挥这一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晓蕾[6]2007年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4年4月19日发出的《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国发[1994]25号)成立的国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直属国务院领导。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13年以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非常明显。一是较好的解决了收购资金“打白条”问题。近年来,各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供应及时、充足,收一斤粮食,给一斤粮款,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业经济发展的老大问题即“打白条”问题,特别支持了粮、棉流通,稳定了农民收入,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支持了退出保护价粮食收购和流通。叁是通过加强对粮食企业收购资金的监管,有效地防止了资金挤占、挪用问题的发生,基本上实现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确保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正常发行,抑制了通货膨胀。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成为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在农村金融业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承认农业政策性信贷对农业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其功能的缺陷。目前我国的农业政策性贷款专指粮、棉、油收购贷款,显然已经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农业政策性信贷的特殊的专项扶持性职能、倡导性职能和调控性职能,再加上政策不配套,农业政策性信贷现有的功能并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2001年8月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以来,各地粮食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使农发行面临着更大的贷款投放难度,更艰难的粮食库存监管,农发行的信贷资金风险明显增大。因此,适时调整、完善信贷资金管理是农发行应对市场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国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形势及其给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带来的影响,并从信贷资金来源、运用、风险管理叁大方面揭示了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中国特色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管理体系的框架和思路。论文共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已有研究成果;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第叁章分析粮食购销市场化给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带来的影响,以及资金来源、运用、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管理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章借鉴了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先进的信贷资金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了一个以信贷资金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管理体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改革和创新政策性农业信贷管理体制。首先,重新明确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职能的理念,应突破只有支持特定的对象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才体现粮食收购资金政策性的认识误区,同时,必须突破农业政策性资金不能追逐利润的认识,确立政策性资金商业化管理的观念。其次,重新确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政策性农业信贷基本原则,即坚持“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原则;贷款物质保证原则;封闭管理原则;风险控制和补偿原则。二、尽快出台农业政策性银行法,为信贷资金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叁、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农业政策性信贷管理体系。第一,新形势下,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并存,农发行应实现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和谐发展,以达到政策性、流动性、安全性、社会效益性的和谐统一;第二,面对贷款范围的萎缩,支农功能弱化,农发行应在继续做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适当拓宽贷款范围,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策性银行的金融风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政策性银行的盈利能力;第叁,建立多元化的筹资管理体系,为农发行筹集充足、低成本的信贷资金;第四,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适合农发行特点的信贷资金风险管理体系;第五,强化运行控制,提高自身效益,为农发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本文的特色与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深入分析粮棉购销市场改革对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的影响,从信贷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入手,以信贷资金风险管理为中心,研究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融资途径的拓宽,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及信贷风险的有效防范。

吴远华[7]2013年在《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历程:历史回顾与改革前瞻》文中研究说明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金融的具体体现。与商业银行对比,政策性银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靠发放债券和贷款获得资金支持,主要满足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于1994年设立了叁家政策性银行,由它们行使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十多年来,叁家政策性银行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大宗商品进出口、扶持农业发展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和金融体系发展,叁家政策性银行的缺陷也渐渐暴露出来。因此,叁家政策性银行的改革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对政策性银行的改革问题展开分析。首先,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政策性银行的相关范畴进行界定。其次,回顾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再次,总结了国外政策性金融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成功转型经验,为我国其他两家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提供参考。最后,论文明确提出了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步骤。

李闯[8]2016年在《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二元经济转型问题。受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我国二元经济转型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之间巨大的二元反差,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劳动力资源配置中“民工荒”与严重就业压力并存;经济运行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所造成的宏观经济波动等诸多症结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现有的制度框架存在着制约二元经济转型的诸多因素,比如限制劳动力流转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等。在诸多因素中,农民难以获得普惠性金融服务,使得资金更多地流向城市非农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却十分紧张。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刘易斯转折阶段,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不足严重影响了二元经济转型进程。长期以来,二元经济转型一直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学者们从多个视角研究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问题,在经济结构形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判断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金融对二元经济的影响在二元经济研究领域已经逐步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此问题,国外学者分析了金融抑制和二元金融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国内学者则更关心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以及农村金融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在二元经济理论研究中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加强深入研究。本文把金融部门引入二元经济转型模式,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对美国、法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印度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客观评价。刘易斯二元经济转型模式问世以来,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型,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日益融合了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在研究内容上吸收了需求约束、分工演进、市场分割、收入分配等内容,突破了单一研究范式的局限,形成了理论综合基础上的二元经济转型理论。国内学者重点研究了我国经济结构形态、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四个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把金融与二元经济转型的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城乡二元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但无论是就研究成果的数量,还就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言,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问题依然是理论研究需要加强研究的环节。第二,对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进行了理论实证。分析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及核心问题,考察了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性划分;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叁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将金融部门引入二元经济模型,运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作用的数学表达,将逻辑推演的分析结论模型化。第叁,考察了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与现状。计算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对比系数的变动情况,并据此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变,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阶段进行了判断;设计了度量金融支持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贷款相关率、农村贷存比率,以及二元金融对比系数等统计描述,考察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演变及现实情况。第四,对中国金融支持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构建了金融支持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计量模型,对二元对比系数增长率与农业贷款增长率非农贷款增长率、农业就业人口增长率、非农就业人口增长率四个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其结论印证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农业贷款对二元经济转型具有正面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本文理论实证的研究结论。第五,本文从我国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农业弱质性与金融资本趋利本性相矛盾、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导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物缺乏、地方政府激励考核制度不健全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不足的形成原因。第六,概述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并根据二元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分析其金融支持的不同特点,从中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七,论述了加强金融支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措施。一是加强金融支持的立法与执法,把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二是建立健全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体系,合理配置城乡金融资源;叁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降低涉农贷款的金融风险;四是改革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激励其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于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制度环境。

耿传辉[9]2016年在《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叁农”问题和“农村金融改革”是当今经济领域里比较热点的问题。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业的弱质性,“叁农”和农村金融的发展都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叁农”问题的关键是资金短缺,农村资金净流出与贷款可获得性差的现象并存。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症结就是缺少好的抵押品。基于此,本文聚焦农村最具经济价值但仍未被充分利用的农村土地上,将农村土地与农村金融有机结合,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金化的转换,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地区实现金融普惠。本文以农村土地金融的理论基础为逻辑起点,以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变迁为逻辑主线,将对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置于国际横向比较与国内纵向发展的背景下,力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叁农”问题解决,从而使研究的主题与对策建议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章是绪论。本章是对论文的整体规划,包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及其溯源,也是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首先,该部分对文章中土地金融、农村土地金融等几个中心词汇进行了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其次,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及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金融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土地收益资本化理论等。再次,对西方学者有关农村土地金融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金融约束理论和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等。第叁章是从横向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土地金融进行考察与借鉴。一是德国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与公立土地银行相结合的模式;二是美国以联邦土地银行为核心的政府农业信贷体系;叁是印度的以农村协作金融为特色的土地金融体系;四是台湾地区以台湾土地银行为主导的土地金融模式。通过对上述国家与地区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比较和考察,可以看出我国土地金融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为指导,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农村土地金融对“叁农”的支持作用。第四章是从纵向回顾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一是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变迁历程,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融资功能、民国时期的农村土地金融试验到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金融发展变革等;二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成绩。一方面是建立了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的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体系,另一方面是形成了包括钱庄、合会、民间借贷、典当、民间集资、民间借贷、民间贴现组织等的非正规农村土地金融组织体系;叁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不足、农民土地抵押权受限和农村土地债券滞后;四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主要有土地制度缺陷的限制、农业弱质性的局限、市场机制异化的制约、金融监管滞后的障碍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的藩篱等。第五章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实践。本章主要是在上一章纵向回顾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典型模式实践进行横向比较,以便分析各种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优劣。一是以绍兴为代表的农村土地信托模式;二是以重庆江津为代表的农村土地证券化模式;叁是以重庆为代表的地票交易模式;四是以吉林梨树为代表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尤其是在吉林省开展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填补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的空白,大大提高了信贷资金在农村地区的可获得性。我国目前已经开展的农村土地金融实践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总体目标都是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功能。第六章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未来发展。我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一定要以服务“叁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施体制和机制再造,不断加大农村土地金融支持“叁农”的力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叁农”金融服务需求。为此,我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建设,加快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政策支持,健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强化农村土地金融风险控制等。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农村土地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土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罗斌[10]2013年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使“叁农”领域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导致农村民间借贷十分普遍。研究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对解决弱势农民的金融需求及规范农村民间借贷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我国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现状与发展历程来看,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为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于发展时间不长,问题较多,成长缓慢。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我国发展很快,本文分别把合会、农村基金会、社区型的资金互助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的资金互助会、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推进而产生的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和民间组织帮扶的资金互助组织等六种具有代表性的非正规合作金融组织的现状与发展历程都做了分析。认为除农村基金会出现组织异化问题被关闭外,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成员间信息较对称,贷款方式灵活、便捷,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为进一步探究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必要性,本文剖析了以赢利为目标的我国主要农村商业性银行,不愿涉足风险大、成本高的“叁农”领域;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发挥不足,目前对弱势农户与农村小企业基本没有涉及。并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作者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合作金融需求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力发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尤为重要。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构建中,本文引进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通过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特点,进而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村合作金融构建的作用机制,提出利用社会资本使农村民间借贷规范化、组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本文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构建的目标与原则,以及它的的发起与设立、治理结构、组织体系等。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生、规范与可持续发展做了研究。同时,依据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现实的考察,以及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叁大发展趋势: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将会形成资金合作与生产合作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必然会建立一个自下而上,自我维护的组织体系;叁、财务可持续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必然会引进市场机制,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另外,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与帮扶是不可获缺的。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本文还在优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环境、加强与其它金融组织形式的联合发展,以及对农村资金互助社与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建星. 郑州大学. 2004

[2]. 衡山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陈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3].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李永强. 中南大学. 2006

[4]. 基层政策性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与风险防控[D]. 邹晨锋. 江西财经大学. 2016

[5]. 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涉农中小企业融资上的作用研究[D]. 余可成.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6].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研究[D]. 陈晓蕾.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7]. 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历程:历史回顾与改革前瞻[D]. 吴远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8].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D]. 李闯. 辽宁大学. 2016

[9].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D]. 耿传辉. 吉林大学. 2016

[10].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D]. 罗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