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论文_韦兴惠

韦兴惠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监狱医院 545111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住院的50 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2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 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疗效对比

腹股沟疝是指患者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又称为疝气[1]。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可以分为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直疝多见于老年患者,斜疝好发于儿童以及成年人。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修补,而传统疝修补术主要是缝合法,即将缺损部位拉拢到一起进行缝合。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无张力疝修补术渐渐应用于临床[2]。我院对25 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取得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 月—2015年1月住院的50 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辅助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病程1 个月~7 年,平均病程(3.4±0.5)年;其中5 例为复发疝,10 例为双侧疝,直疝25 例,3例为骑跨疝,其余为单侧斜疝。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分型标准进行分型[3]:Ⅰ型8 例,Ⅱ型17 例,Ⅲ型19 例,Ⅳ型6 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 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男20 例,女5 例,年龄26 岁~82 岁,平均年龄(59.9±9.6)岁;对照组患者男21 例,女4 例,年龄30 岁~81 岁,平均年龄(61.2±9.5)岁。2 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术前检查,硬膜外麻醉后暴露疝囊,结扎患者暴露疝囊颈的靠上位置,将疝囊切掉,这种情况下可以不采取修补术,如果患者的腹股沟管壁面遭到损伤,则采取疝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术常用Ferguson 法,在患者的睾丸上端或者腹股沟管内口部位前方,将腹股沟镰与腹外斜肌深面靠下的部位进行对合,连接于腹外斜肌下缘增厚卷曲的上面,可防止间隙出现。传统的疝修补法采取直接将组织缝合起来的方法,对患者后期伤口愈合非常不利。试验组患者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其是用人造高科技材料修补患者腹股沟管后壁,患者入院后给予其常规术前检查,硬膜外麻醉后自患者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 部位切开适当的切口,切口长度应控制在6cm~7cm,并将皮肤、皮下组织等依次切开,同时对精索、腹外斜肌腱膜等进行游离,暴露疝囊。然后对疝囊进行游离直至疝囊颈部,并行高位疝囊结扎,用4-0 缝合线进行缝合,并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取合适补片进行修补。然后利用不可吸收线对补片与耻骨结节腱膜、腹直肌鞘外缘、腹股沟韧带等进行缝合固定,关闭腹腔,并行无张力缝合。观察记录2 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修补完好,各种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患者修补良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者修补效果差,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腹股沟疝可分成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斜疝的疝囊是从患者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由后上外侧向前下内斜行进入到腹股沟管,经过腹股沟管外环向患者体表突出。直疝的疝囊是从患者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由后向前突出,却不经内环。腹股沟疝在各种腹外疝中约占85.0%,其中斜疝大约占95.0%,男性多于女性,右侧较左侧多[4]。腹股沟疝在临床上多数采取手术方式治疗,而传统的疝修补术在实际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足之处越来越多。由于传统的疝修补术很少考虑患者伤口与周围组织的融合程度,仅仅将裂开的地方缝合起来,不仅加重了手术后的疼痛感,还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5]。近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成熟,采取此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也越来越多,在术中和术后采用镇痛药物的次数显著减少。其不用解剖开患者较多的组织,只需在伤口的小范围内进行操作,利用人造高科技材料修补组织,手术十分简单,效率较高;而且此手术不采取强硬缝合伤口的手段,患者手术过后下床走动时不必害怕牵拉伤口带来的疼痛,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恢复肠胃道功能[6]。通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使得患者伤口四周组织内纤维组织增多,有助于促进遭受损害的组织尽快恢复,降低了腹股沟疝复发的概率。本文结果显示,2 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实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2 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光云.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5):73-74.

[2]谷勇,后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6):810-811.

[3]李润铭,曾隆桂,陈琼驹,等.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100-101.

[4]王玉芳.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0 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22-126.

[5]唐中印.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复发腹股沟疝中的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6):45-46.

[6]张林刚,罗伟,韩军,等.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6 例[J].武警医学,2014,25(3):304-305.

论文作者:韦兴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  ;  ;  ;  ;  ;  ;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论文_韦兴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