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后勤管理科学化理论研究综述论文_ 云鹏

军队后勤管理科学化理论研究综述论文_ 云鹏

摘要:军队可以保护国家基本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我国领土主权等各项权益。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后勤信息化管理措施,做好军队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各项工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军队打好基础。

关键词:军队后勤;管理;信息化;人工智能

前言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打仗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保障。军队后勤从来都是建军之必要、打仗之必争。新的时代条件下,后勤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军队后勤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保障打赢的根本方向,着力提高核心保障能力,确保新时代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与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相适应。

1新时期搞好军队后勤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军队后勤管理成为赢得军事战斗重要的条件

在现代军事化改革的背景之下,对信息的掌控成为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与以前传统的方式相比,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更加的灵活、反应更加快速。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军队的安保到后勤的管理等全部转换为现代信息化智能管理。现代化军队模式已经不在陌生,通过现代网络来操控军队进行战争,进一步增加后勤信息化的重要性。

1.2军队后勤成为当前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都在秘密的发展着数字化军队。相比较世界的发达国家,我国军队的现代化、数字化建设就比较落后,没有健全的体系和理论经验。所以我国要实现全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从后勤保障做起,也是从最重要的方面入手。只有先实现后勤的现代化管理,才能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资源等,才能保障我国军队现代化的全面建设。

2提高我国军队后勤管理的有效措施

2.1采用模块化的后勤力量编组模式

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的需要,后勤力量编组必须针对传统编组模式中存在的编成较为固定、战场指挥幅度过长、机动灵活性不足等问题进行优化重构,采用模块化的编组模式。我军新一轮的改革中,已将“后勤部队”改建为联勤保障部队,其运作模式已初步具备模块化保障的能力。模块化后勤力量编组,突出了保障功能模块化、指挥层级一体化、后勤摊子小型化的特点,使得后勤保障部队像拼组“积木”一样,能够基于任务和能力需要进行快速灵活拆分组合,保障力量可以分阶段、分区域投入战斗,从而形成“刚好够用”的保障能力。指挥层级一体化,是指信息化条件下的指挥系统合成化、指挥手段网络化、指挥决策科学化。合成化,是基于信息合成下的系统指挥,且是建立在作战全局的维度上对后勤保障的综合把握;网络化,就是要通过“网状”的指挥控制系统,达成实时互动的后勤指挥控制,不断拓展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在作战指挥领域的应用,使得战场信息在后勤指挥的各个层次可以进行高速传递和实时共享,以构建一种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网状”指挥结构,实现指挥信息流的快速流通、后勤力量的快速反应;科学化,就是要建立基于后勤保障方案的指挥决策系统,借助仿真技术、兵棋推演等方式模拟战时后勤保障全过程,来帮助后勤指挥员进行科学判断与决策。小型化,是指后勤摊子铺开要小。信息化条件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作战行动多为机动作战,而一支部队的整体机动能力取决于整个部队中“最慢的那一部分”。如果部队拖着一条“大尾巴”,则难以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灵活机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勤力量编组,是战时后勤体制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全频谱行动在对手、样式、地域和环境等方面将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对手既有可能是具有“区域拒止”能力的强劲对手,也有可能是以非传统方式制造威胁的恐怖势力;冲突既可能发生在交通便利的城市街巷,也可能爆发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荒漠。各种非常规战斗样式对后勤力量的反应力、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战争中,模块化编组的后勤力量更有利于在复杂陌生的环境下遂行多样化后勤保障行动。

2.2发展与作战任务相匹配的战时联勤保障力量

联勤保障力量,主要包括军需保障、营房保障、卫勤保障和采购保障等一系列保障业务。当前,部队开展跨区域实兵对抗训练、实弹综合演练等贴近实战的高强度训练已经成为常态,但打仗意识不强,保障水平较低,仍是后勤保障在实战化训练中的通病。后勤保障力量,必须紧盯“一切为了打仗”这一核心目标,彻底清除“不会打仗、不想打仗、轮不到我打仗”的错误思想,强化现代战争不分前方后方、联勤部队是战斗队的理念。按照紧贴实战、紧贴任务、紧贴需求的要求,对参战参训部队实施全维度、可持续、精确化保障。军需、营房、卫勤作为部队基础后勤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融入实战化训练当中。但是,战时采购力量却一直不能有效地融入联战联训联保体系,主要表现为:难以顺畅衔接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缺少具体可操作的战备工作标准,战备方案预案不够完善、针对性不强等。战时采购保障在主观认识、情况处置、装备配备等方面,距离实战化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必须深入研究采购保障聚焦作战、支撑作战、服务作战措施办法,在联勤保障模式下,重点建设与作战任务相匹配的战时采购保障力量和制度。建设与作战任务相匹配的战时采购力量和制度,必须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根本标准,紧贴使命任务,提升战时采购保障能力。随着联勤保障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落地,作为军种单位独立出来的联勤保障部队也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基本具备了全域联勤采购保障的能力基础,必须以联合作战不可或缺的成员积极投身部队实战化训练中。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市场资源为依托,建立健全军队主导、政府协同、企业落实的应急采购机制,探索军民融合、应急生产、快速配送的保障路子,真正实现实战化条件下的军地联动采购。相对于平时采购活动更强调规范性和军事经济效益,战时应急采购保障主要表现出任务的突然性、时间的紧迫性、保障时机的先行性、组织协调的复杂性和需求的精确性等特点。因此,实战、实训条件下,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战时采购力量在规定的时间,将合格的物资通过精确采购和精确配送,准时送达指定地点,实现物资的精确保障。

结束语

在新时期信息化时代,全面信息化给军队建设带来非常巨大影响,使我国的军队建设与管理面临着重重的考验。当前世界虽然和平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军事冲突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更体现出信息化管理对军队建设的重要性。为了提高现有军队的即刻战力和提高军队的作战水平,加强我国军队的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军队在面对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现在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了世界各国发展军事力量的必要手段,通过提高信息化对军队的管理程度,来减少军队后勤保障工作的成本。在提高后勤信息化管理稳定性和便捷性的同时,极大促进了军队的现代化作战方式和作战思维的改变。

参考文献:

[1]陆延龙.人工智能将颠覆未来战争[J].国防论坛,2017(12):58-59.

[2]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N].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2018-07.

[3]李睿.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军事发展[J].前沿视点,2018(1):23-26.

[4]浅析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队现代后勤的管理和建设[J]. 龚培雷. 经营管理者. 2013(10)

[5]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初探[J]. 邵伟. 企业导报. 2011(10)

论文作者: 云鹏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军队后勤管理科学化理论研究综述论文_ 云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