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杨智莉

杨智莉

(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儿科 云南 红河 661699)

【摘要】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5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9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性吸吮,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喂养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在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反流次数、喂养不耐受率、胃残留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鼻胃管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帮助早产儿尽快恢复出生体重,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次数,提高喂养质量,值得在早产儿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260-02

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提高,早产儿护理将成为21世纪新生儿护理的重点攻克目标。在早产儿临床管理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决定早产儿体质变化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喂养问题,喂养的方法、时机、内容都会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带来深刻影响[1]。由于早产儿自身的吞咽协调功能较差,临床护理中常采用鼻胃管喂养方法,其中,非营养性吸吮即给予早产儿无孔橡皮奶头吸吮,其对早产儿的生理、行为均有着重要影响[2]。为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出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早产儿喂养方法,本文以我院NICU收治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2年3月到2015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9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早产儿临床诊断标准,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无任何并发症。将9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婴26例,女婴19例,胎龄在29~36周之间,出生体重在1360~2450g之间,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在7~9分之间;对照组男婴25例,女婴20例,胎龄在30~35周之间,出生体重在1250~2500g之间,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在6~8分之间。两组早产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采用同一种配方乳及营养方案,于出生后6~24h开始喂养,1mL/次,如早产儿没有溢奶情况可增加为2mL/d。在鼻胃管喂养前需评估胃排空情况及滞留物情况,保持鼻饲注入速度恒定。对照组给予营养性吸吮鼻胃管喂养,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鼻胃管喂养,即在鼻胃管喂养前给予无孔橡皮奶头,每次吸吮15min,7~8次/d,2周为一个吸吮周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早产儿鼻饲管留置时间,每天监测一次体重记录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行胃管24h监测,记录反流次数;观察喂养不耐受、胃残留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18.0统计软件包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鼻饲管喂养一般情况对比

两组早产儿在鼻饲管留置时间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反流次数上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鼻饲管喂养一般情况对比(x-±s)

 *

3.讨论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存在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常常出现胃肠动力不足、胃排空延迟的情况,鼻胃管喂养方法虽然解决了早产儿的吸吮困难,上述问题在早产儿中仍然普遍存在,导致早产儿生长发育缓慢,住院时间延长[3]。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经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后,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缩短、反流次数减少、喂养不耐受率及胃残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非营养性吸吮在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减少反流、提高喂养耐受程度、促进胃排空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早产儿经常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情况,而非营养性吸吮则可以促进早产儿胃肠道的发育成熟,改善营养状况,从而减少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缩短体重恢复时间。由于早产儿的胃肠功能较弱,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等情况,通过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减少降低喂养不耐受程度,加快胃排空,防止反流。潘家云[4]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产儿鼻饲管喂养前给予无孔橡皮奶嘴吸吮10~15min可有锻炼早产儿的吞咽能力,消除胃残留,降低喂养不耐受率,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丁晓华,王松,李胜玲等.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7):636-638.

[2] 沈秋燕,王建荣,陈春花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39-140.

[3] 陈琳,何淑贞.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支持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表现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9):1-4.

[4] 徐兰飞,曹旭英,金志彪等.非营养性吸吮并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2):106-108.

论文作者:杨智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杨智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