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论文_孙守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论文_孙守贵

山东省寿光市侯镇三中 262725

摘 要:物理实验与教学是物理课程与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

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1.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地得到知识,理解定义、理论,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和世界观;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作为基础,这是由物理学科及其实验的特点所决定的。

2.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物理实验自身就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2)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是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基础。(3)实验是塑造学生实验能力的保证。在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中,可以拓展学生对实验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

3.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1)实验是老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的过程,能让学生理解科学家们探求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离开物理实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是不可能的。学生在学校及教师提供实验场所条件的情况下就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多学习。(2)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是人们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利用必要的仪器设备,人为地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重复再现,以至于让人们不断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式。实验方法的特点是将复杂的条件简单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突出被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其他的非本质因素,创造一定的实验环境,让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与关系用较纯粹的形态表示出来,从而使人容易而且精确地发现规律。

二、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思想。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教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可以利用新奇的实验导入新课,这是一种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奇特的实验现象,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导入新课。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实验引发新的问题。

例如,在讲授“浮力”内容时,为了说明浮力的产生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而形成的,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制作一个剪去底部的塑料可乐瓶,把一只乒乓球放入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的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问:乒乓球是否受到了浮力?有的学生认为受到了浮力,有的认为没有受到浮力。可让一位学生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学生感到好奇,也坚信此时乒乓球受到了浮力,那第一次实验为什么没受到浮力?学生感到疑惑,于是引导他们,让学生理解了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探究其他电学实验等。通过实验,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比较深刻、牢固。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能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5.利用设计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能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培养学生从全方位推测、假设和构思中“探视”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要以自己学过的实验知识为生长点进行引申,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论文作者:孙守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论文_孙守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