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交通拥堵状况的措施与智慧交通发展前景论文_王昱言

浅谈解决交通拥堵状况的措施与智慧交通发展前景论文_王昱言

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物联网行业兴起,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就出行方面来说,更多的家庭选择购买家用轿车等机动车,据公安部统计,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机动车在全国越来越普及,驾驶人数量不断攀升。由统计报告可知,随着机动车的急速增长,国家更重视城市交通从而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交通管理的方式、应用于交管的科技水平不能满足便捷的出行需求,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当今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如何高效科学的解决这一难题已成为各级政府治理城市交通的焦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如道路规划建设、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但仍不容乐观。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新方法,政府的关注度由原始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向智慧交通转型。

关键词:交通拥堵;物联网;智慧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幅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不断提升,机动车成为更多家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据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高达3352万辆新机动车登记上牌,新增驾驶人3054万人,截止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总量高达3.1亿辆,其中有2.17亿辆汽车,且全国汽车总量超过百万辆的城市高达53个,甚至有24个城市超200万辆。2018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购买力仍继续上升,且驾驶人数量仍呈高速增长趋势。机动车数量、汽车数量、交通安全事故增多,给交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交通管理的科技化水平不高等不能满足现代化文明城市建设的需要。交通拥堵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难题。那如何科学高效的解决这一难题?除了科学做好道路交通规划、加大公共交通投入等手段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公交、智能停车场、物联网监控平台、电子栅栏、卫星导航等等新兴技术的产生,为政府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物质保证和技术支持,智慧交通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当前中国道路拥堵情况

据最新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总量高达3.19亿辆,其中有2.29亿辆汽车,汽车总量超过200万辆的城市已达到26个。近5年,汽车占机动车的比例从54.93%提高到70.17%,并保持持续增长趋势。驾驶私家车上班、旅游成为更多家庭的出行选择。每逢上下班高峰,城市中心区拥堵成为很多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常态。节假日,集中出游也造成高速公路大规模拥堵。有数据显示,排名全国前10位的“堵城”拥堵高峰平均时速仅为21-25km每小时。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864.3万起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同比上升16.5%,其中有21.28万起涉及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6.3万多人死亡。2017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高居世界第二位。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提升,汽车使用率增加是导致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再者因为城市道路规划滞后或者设计不合理,道路容量不足、交叉道口多等因素也加重了此状况。交通拥堵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更因为拥堵导致交通事故增多、燃料排放增多从而带来更多的城市污染,给人们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安全隐患。

2.基础设施建设下解决道路拥堵的方法

2.1基础道路建设

针对城市交通拥堵日益显现的矛盾,国务院于2013年为了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各城市对道路网络、桥梁建设不断完善,同时绿色出行概念成为倡导的新方式,城市加大对步行道路建设和自行车交通投入力度。

2.2加大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迅速,每年客运量平均增速大约是8%。90年代,我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开始在一些大城市出现。灵活机动、成本相对较低的无轨电车、有轨电车成为中小城市的主要客运工具;速度快、运力大、安全性高的轻轨、地铁、高铁等组成大城市公交系统的骨干网。政府对经营公共交通事业的企业也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如政府大力扶持共享单车企业,力图缓解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但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我国在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专门研究部署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在“十二五”期间对经营城市交通事业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对城市轨道交通经营企业实行扶持政策。

2.3单双号限行

为鼓励使用公共交通,一些交通压力较大的大城市出台一些限制私人交通工具的政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特别繁华、交通量大的市区设置轿车和其他私人交通工具的禁行区;某些路段在早晚高峰时禁止私人交通工具行驶;鼓励“顺风车”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缓解一部分交通压力,但是私家汽车利用率低也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不满。

2.4避免事故的方式

为减少因汽车碰撞引发的交通拥堵,最大限度的降低交通伤亡和损失,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式是在道路间设置护栏隔离。设计完善的道路护栏虽然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城市道路护栏的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有些道路受到道路宽度的限制,或是与道路建设设计不相匹配,导致护栏设置隔离出的区间不合理,反而在交通高峰影响正常通行。

3.物联网时代下解决道路拥堵的方式

3.1电子栅栏等新技术产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电子栅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对超过特定行驶区域的车辆和偏离规定行驶路线的车辆实现主动报警,通过语音向驾驶人员进行提示。对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进行统计,通过大数据处理,实现电子栅栏合理分配车道,从而有效缓解高峰时段道路拥堵问题。日本还开发出一款智能光感设备,可以根据交通道口的流量智能调整信号灯的时长,车流量多的时候放行的绿灯信号时间变长,车流量较少时绿灯信号时间变短[1]。

3.2导航路线规划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有4.65亿用户使用手机导航和地图导航。人们出行为了最便捷、快速的达到目的地,往往会利用地图APP事先规划出行线路,这些APP可以根据不同的出行方式,如驾车、公交、步行等,合理规划最优路线,方便人们做出选择。而且,随着功能的完善,这些地图导航还带有“躲避拥堵”的模式,可以显示前方哪些路段已经发生了拥堵,让人们提前及时地做好路线调整[2]。

3.3汽车碰撞的问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为及时解决因汽车碰撞造成的交通拥堵提供了技术支持。针对汽车交通事故出现了自动报警的智能化装置。它通过在汽车外部安装传感器、内部安装相应的车载报警系统,对车辆行驶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将车况与云端相连接,一旦发生碰撞通过智能化设备对事故现场进行证据采样,并上传到相应的保险公司进行备案,同时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便于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达到现场进行施救和处理,缩短事故处理时间,缓解交通压力[3]。

4.展望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城市交通如何解决拥堵?我们从很多科幻电影中也会有所启发,也许在未来可以研制出在天上飞的汽车,通过地面交通和空中航道的结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在一个关于未来交通工具的俄罗斯视频中,出现一种用高于普通轿车的前后2轮接地,上面类似飞碟圆盘形状的组合装载区的消防车和公共汽车,不仅施救功能、运载能力远远超过现在的普通公交车和消防车,还因为是前后2轮的设计,占道窄,可以在拥堵的城市中心顺畅前行。但这些交通工具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实现。那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可以实现的一些方式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如已经出现的无人驾驶,如果无人驾驶能够普及到交通工具上,那么人们既可以避免路怒行为,也能减少交通事故,从而使城市出行更顺畅。另外随着绿色环保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在时间许可的范围内,更多的人越来越愿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外出,为城市低碳环保与城市交通贡献一份力量。

结语

国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构建现代化物联网智能交通体系,启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利用物联网技术推动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大项目列入“十二五”的交通规划研究项目[4]。物联网技术发展为中国解决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智能交通成为中国未来5-10年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智慧方式,政府应加大投资及宣传力度,公民应积极响应政策,共建美丽中国。

参考书目

[1]石红星.论城市道路护栏的选择[J].市政技术,2013,31(06):62-64+69.

[2]高正东,严捷丰,黄强.GPS车辆监控系统中电子栅栏的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06):1380-1381.

[3]刘尚魁.基于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系统设计方案[J/OL].电子技术与软件,2018(19):198[2018-10-3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108.TP.20181017.1404.308.html.

[4]刘艳锐,姚迪,李金培.中国智慧交通的内涵、发展目标与建设思路[J].现代管理科学,2018(12):118-120.

论文作者:王昱言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浅谈解决交通拥堵状况的措施与智慧交通发展前景论文_王昱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