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消费发展研究_国内宏观论文

我国服务消费发展研究_国内宏观论文

我国服务消费发展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在拉动GDP增长的三个因素(投资、出口、 消费)中,消费需求的增长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受到很大影响,对GDP拉动减弱; 投资加大了力度,但不可能长久发挥作用;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消费,而主要工农业产品又出现了市场饱和、相对过剩。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只有服务性消费支出迅速增长,比重明显提高,价格也一路上扬。本文将对这一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扩大服务性消费的对策进行探讨。

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出口困难的状况,努力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消费需求,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应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经济实力增强,人均GDP达到6374元(相当于770美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94年开始降到50%以下,标志着人民生活进入小康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处于从温饱型的物质为主的消费向注重小康型的精神、服务、文化等非物质为主的消费阶段过渡。因此,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也是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扩大就业容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一、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明显上升

改革开放2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在逐年提高,虽然各项消费支出的绝对数量都是增长的,消费支出构成却发生了较大的积极的变化。食品支出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在稳步下降,服务性消费支出呈明显上升趋势,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见下页表1、表2)。

(一)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

1997年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年支出384.23元,其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增长最快,从1985年的人均支出12.45元,增加到148.18元, 在全部服务性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由27.52%提高到38.57%,上升为第一位;其次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由1985年的人均支出16.25元,增加到85.41元,在全部服务性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由第一位降到第二位,从35.93%降低到22.23%;在全部服务性消费支出中位居第三的是医疗保健, 年支出从1985年的7.65元增至62.45元,比重为16.25%;第四位是交通通信,1997年支出比重为14.03%;其他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占8.92%。

(二)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构成

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动,与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服务性消费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1、1997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年支出4185.64元,按所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食品居首位,为46.41%,比1985年降低了5.84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为20.57%,所占的比重也由1985年的第四位越升为第二位, 提高了7.78个百分点,仅次于食品消费,超过了家庭设备及服务12.01%、 衣着12.45%、居住8.57%的比重。

表1 1997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年支出

总支出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 医疗保健 交通通信

金额(元) 4185.6 1739.2 520.9 316.9 179.7 232.9

比重(%)100.041.6

12.47.6

4.35.6

教育 文化娱乐居住 杂项商品 其他服务

金额(元)

237.6210.8358.6185.7 247.6

比重(%) 5.7 5.7 8.6 4.4

5.9

表2 1997年农村民民生活消费年支出

总支出食品衣着 家庭设备 医疗保健 交通通信

及服务

金额(元) 1617.2

890.3109.4

85.4 62.5 53.9

比重(%)100.055.1 6.85.3

3.9

3.3

 文教娱乐用 居住 其他商品

  品及服务 和服务

金额(元)148.2 233.2

247.6

比重(%)

9.2 14.415.3

表3 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结构变化

1981年 1983年 1985年

比重(%)

支出 比重(%)

支出 比重(%)

支出

合计

100.00 91.56 100.00

89.64 100.00

191.21

医疗保健 3.01

2.763.483.128.7416.71

交通通讯 2.55

6.608.037.207.5314.39

用品及服42.07 38.52

37.48

33.60

28.7755.01

用品及服47.71 43.68

51.00

45.72

30.2757.87

其他商品 0 0

0

0 24.7047.23

1990年 1995年 1996年

比重(%)

支出 比重(%)支出 比重(%)

支出

合计 100.00 353.46 100.00 1042.16 100.00 1185.95

医疗保健7.26

25.67

10.57

110.11

12.08

143.28

交通通讯

11.46

40.51

16.41

171.01

16.79

199.12

用品及服

31.76 112.26

30.01

312.71

31.62

374.95

用品及服

30.68 108.45

28.49

296.94

25.14

198.15

其他商品

18.83

66.57

14.53 151.3914.37

170.45

1997年

比重(%)

支出

合计 100.00 1363.50

医疗保健

13.18

179.68

交通通讯

17.08

232.90

用品及服

32.88

448.38

用品及服

23.24

316.89

其他商品

13.62

185.65

近几年,恩格尔系数连年下降,由1995年的49.9%下降到1997年的46.4%。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1997年食品总体价格平均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粮食、蛋类价格出现了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上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另一方面,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确有提高,饮食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更注重营养性消费。

2、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情况(见表3)。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明显提高。1985年人均年支出86.11元,1997年增至860.96 元,绝对量增长10倍,在全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也从12.79 %上升为1997年的20.57%。其中,增长较快的几个方面是:

医疗保健支出高速增长。生活改善,人们更注重自身的保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费自理比重加大,居民用在医疗保健的消费大幅度增长。1997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80元,比上年增长25.4%, 所占消费比重由上年的3.66%升为4.29%。

快捷的生活节奏使城镇居民饮食消费更趋于社会化,在外用餐、对快捷食品和食品加工服务的消费迅速增长,1997年上述三项支出分别比上年高出9.3%、10.4%、13.7%。

现代生活需要便利的交通通信。近几年城镇居民用在交通通信的消费支出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1997年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信的人均消费支出233元,比上年增长17%,加之1997 年交通和通信工具价格下降,居民消费实际比上年增长了20.4%,所占消费比重为5.6%。 其中,用于交通的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5.8%,用于通信支出比上年增长18.1%。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精神消费成为热点。人们在满足了生活最基本需求后,更注重精神文化消费。近几年城镇居民用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日益增多。1995年消费比重为8.84%,1997年为10.7%。消费支出1997年人均448元,比1995年增长43.1%, 其中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年人均210.8元,所占消费比重为5%;用于教育的支出年人均238元,比上年增长16.5%,所占消费比重为5.7%。

(三)服务性消费价格持续上涨,是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提高的重要原因

服务性消费比重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受到因服务价格上涨幅度大于物质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在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的情况下,服务性消费价格却持续上涨,居高不下。

据测算,1997年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人均支出179.6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5.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只有2.37 %; 教育支出237.61元,名义增长16.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为负增长; 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名义增长21.08%,实际增长5.9%。相应地上述消费支出在居民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扣除价格因素后,医疗保健费用不但没有提高,1997年实际比上年反而降低了0.05个百分点,教育费用下降了0.4个百分点,交通费用提高0.15个百分点,文化娱乐费用提高0.0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的比重,与上年相比变化并不大。从199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可以看出这一点,总指数(以上年为100)为102.8 , 城市为103.1,农村为102.5,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高达116.5。

分析服务性消费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垄断性行业价格居高不下,其中部分垄断性服务项目收费,已经不是补偿成本、获取合理利润的问题,而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形成行业不正之风。二是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部分在计划体制下原为福利型、供给型的项目属于服务性消费,如教育、医疗、保险、房租等,逐步改为商品型、市场型的消费,居民支出负担加重也主要是在这些方面。三是服务性的消费供给明显不足,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上涨。同时,服务的消费市场化以后,服务的生产并未实现市场化,由于市场进入的体制障碍过大,无法形成社会平均利润,客观上推动整个市场的服务成本扩张,不仅抑制居民消费需求,也违背公平竞争原则。

可见,居民的实际生活质量,并不象采用现价计算所显示的结果这样乐观。当然,这并不否认居民生活水平还是在稳步提高的。

二、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扩大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收入水平较低,总体消费水平不高,制约服务性消费的扩大

1、根据消费的一般规律,居民消费支出按照梯次推进的顺序, 依次用于购买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服务性消费多属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范围,需求的收入弹性大,因此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会有较大的提高。

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当年人均GDP 超过2000美元时,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才会出现明显减慢的势头。按平均汇率计算,1997年我国人均GDP为733美元,相当于世界人均GDP的16 %左右,相当于高收入国家人均GDP的3%左右,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日消费也不到5美元。目前, 虽然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明显强化,但总体消费水平仍然很低。

2、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放慢,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农民收入的近60%来自于农林牧渔业,但近两年来主要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乡镇企业的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据统计,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6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3%,现金收入增长只有1.2%。城市职工收入增速也呈下降趋势。由于国有企业自我约束机制逐步增强,职工收入的增加与企业生产、效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当前企业面临调整重组时期,不少企业生产下降,甚至停产半停产,效益下滑,职工下岗待业增加。199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25元,考虑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5.8%,增速呈下降趋势(见表4)。

表4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元)

 农村名义 农民实际 农民实际 农民实际

 年份收入纯收入收入增加 增 长 率 农民指数

(%)

1978年 133.57

133.57 100

1980年 191.33

248.04 185.7

1982年 270.11

1984年 355.33

1986年 423.76

495.14

15.393.202 370.7

1988年 544.94

554.32

33.396.41 415.0

1990年 686.31

555.25

9.88 1.81 415.7

1992年 783.99

599.73

33.395.90 449.0

1994年 1220.89 650.09

31.125.03 486.7

1996年 1926.07 746.12

61.589.00 558.6

1998年 2160.004.30

 城镇名义 城镇实际城镇居民城镇居民

年份 收入

收入 实际收入实际增长

  增加率(%)

1978年316

316

1980年439.4 401.32

1982年

1984年607.6

1986年827.9 576.70 66.04 12.93

1988年1119.4593.76 7.27

1.24

1990年1387.3625.05 50.88 8.86

1992年1826.1721.43 59.41 8.97

1994年3179.2864.89 69.84 8.78

1996年4377.2937.57 30.02 3.31

1998年5425.0 5.89

城镇居民

年份 指数

1978年100

1980年127.0

1982年

1984年

1986年182.5

1988年187.9

1990年197.8

1992年228.3

1994年273.7

1996年296.7

1998年

注:1、1978—1986 年农民数据根据农业部《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整理;其他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2、以1978年的基期价格水平作为比较城乡居民名义收入水平与实际收入水平的依据。

(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服务供给水平低制约了居民消费

1、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就业比重较低。多年来, 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低,比重不高,数量不足,质量也有问题。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3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到27%,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比重,而且明显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40%左右的水平。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发展相对不足,市政公共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社会服务行业落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与提高居民素质有关的行业发展水平较低。从服务的供给方面看,居民现有的对服务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服务消费领域的种种不方便,抑制了居民对消费需求的增长。

2、第三产业的主要问题是,市场机制在第三产业的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各环节难以贯通,市场化程度低。在第三产业领域的许多方面,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很不健全,政企不分、行业垄断、限制经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产业化程度低,许多服务行为尚未进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化发展轨道,福利型、事业型的第三产业单位过多,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的步伐不快。

3、个人消费受到体制的严重束缚,导致市场结构畸变, 这一问题在第三产业领域尤为突出。一是公款消费泛滥引起市场信号扭曲。目前电信业、旅游业、住宅业、信息业、餐饮业等都存在类似问题,这些行业近年需求拉动明显,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它们同时又是财政支出的漏洞。二是公费需求排挤自费需求。公款消费与私人消费同处一个市场,约束力迥异,公家消费在替代私人消费的同时,还因刺激价格抬高而抑制居民消费,使个人消费出现断层。市场信号扭曲使市场竞争没有完全按预期向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方向发展,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经营者竞相升级升档提价。服务业企业纷纷放弃低档服务,百货商店热衷豪华装修,饭馆升级为酒楼,浴室改营“桑拿”和洗浴中心,旅店变成宾馆等,在大众性消费领域出现相当程度的服务断层。

4、由于服务业领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具有同时性特点, 即服务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过程,这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以“信用”为基础。这种信用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商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要到十年、几十年之后才能得到证实,生产过程漫长),客观上使消费者产生观望心理或延迟消费。因此,服务业发展需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互相促进。

(三)城市化水平过低,不利于服务性消费扩大

城市化水平过低,导致多种结果,一是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服务供给不足;二是广大的农民收入不高,消费受到影响;三是城乡差距过大,农民的生活方式对服务性消费需求不足。

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是第三产业加快增长的基础。1996年,我国超大城市第三产业平均比重达到49.3%;城市第三产业平均比重为36.1%,分别比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高18.2个和5个百分点。

建国后为了加快工业化,以推迟农业现代化为代价,选择了用行政手段设置城乡壁垒的方式,阻断城市化发展的自然进程,背离城市化规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770美元,但城市化水平只有30%左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998年以来,城市化问题又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人们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从扩大国内需求启动和促进经济增长,从发展第三产业及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意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人口聚合效益与规模效益:(1 )传统第三产业有赖于其自身“工业化”,小城镇缺乏这方面的市场拉动,难以提供分工起始条件。(2 )与现代经济相关联的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更以城市规模为条件,文化教育、交通通信、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等行业均适于在大城市兴起。(3)从节约资源、能源、 保护环境及经济合理性诸方面评价,小城镇模式均无优势可言。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化进程是以非常平稳的速度进行的,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也呈稳定增长态势,与城市化进程高度正相关。

我国小城镇的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偏低。江苏省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都居全国前列,但1997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却比全国平均数低0.6个百分点,排在16位,增加值比重也只比全国平均数高1.7个百分点,排在第17位;湖南省与辽宁省各有29个城市,但规模大不一样,湖南20万人以下城市占71%,辽宁20万人以下城市占60%,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增加值比重,湖南比辽宁分别低7.8个和3.7个百分点。

在近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中,10项现代化指标综合计算,我国在120个国家和地区里居第69位,但第三产业比重(第111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95位)、大学生人数占适龄人口比重(第80位)等指标明显靠后,这几个指标之间有因果关联。小城镇模式还抑制了新型城市崛起。改革以来,涌现出许多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乡镇和上百亿元的县级市,它们有经济潜质,但难以充分发挥城市功能。

因此,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大中城市,逐步完善城市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促进消费需求结构调整。

三、关于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政策建议

服务消费是我国一个新的消费领域,发展潜力比较大。当前,要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大力发展旅游业,拓宽居民消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国家应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负责制定教育发展目标和标准,放开招生人数的限制和对实现非义务教育的产业化。大中专学校有权确定自费招生人数,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兴办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各种专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几乎每家都为子女上学积累了一笔资金。由于教育供给不足,许多人由于达不到入学分数线而上不了大学。应逐步放松对招生指标限制,由严把入口关改为严把出口关,既可以解决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也有利于推进非义务阶段教育产业化。

改革服务业管理体制,以市场化方向发展现代服务业,减少进入服务业领域经营的行政性限制措施,允许更多的企业进入垄断经营的服务领域,提供服务。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大部分服务经营领域的自由进入。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通过开展合理竞争,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居民需要的多种服务。

彻底改变单位自办后勤服务的模式,大力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通过市场机制对现有服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确立和完善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机制,减低服务行业垄断价格带来的垄断利润,以居民能够承受的价格水平提供服务。

同时,加快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为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集中居住,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通过逐步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对各种服务业的规模需求,增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提高农民现金收入和服务性消费支出。

标签:;  ;  

我国服务消费发展研究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