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组织的社会化:黑社会组织形成的另一种解读_黑社会论文

论犯罪组织的社会化:黑社会组织形成的另一种解读_黑社会论文

论犯罪组织黑社会化——对黑社会组织形成的另一种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织论文,黑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40(2004)06-0057-05

犯罪组织是指“犯罪成员结成的具有一定目标的、成员之间具有分工与合作关系的, 同时具有隐蔽性的反社会系统。”[1]学术界认为,犯罪组织有三个层次:广义的犯罪 组织包括狭义的犯罪团伙、(注:何秉松教授认为,狭义的犯罪团伙是指三人以上为了 多次实行犯罪而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结构松散、成员不完全固定,只有一 个或几个核心成员的、组织化程度很低的犯罪结伙。何秉松.有组织犯罪研究——中国 大陆黑社会(性质)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94.)犯罪集团和黑社会 组织;一般意义上的犯罪组织包括犯罪集团和黑社会组织;(注:本文所用“黑社会组 织”概念,包含了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狭义的犯罪组织就是指 黑社会组织。本文“犯罪组织黑社会化”中的“犯罪组织”一词有特别的含义,既不是 广义上的“犯罪组织”,也不是狭义的“犯罪组织”,而是特指黑社会组织的前身—— 物欲型犯罪团伙与犯罪集团。

对黑社会组织的形成,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但其研究内容大多是黑社会 组织形成的原因,但对犯罪组织是在哪些方面及如何演变为黑社会组织的,却很少涉及 。在此,笔者借用“社会化”这一概念对黑社会组织的形成给予一种新的解读。

众所周知,社会化既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即指个体社会化,也是经 济学上的一个概念,即指生产社会化。犯罪组织及其犯罪行为是一种社会现象,但“从 一般的经济意义上讲,‘犯罪’可以看作是一种重要活动或‘产业’。”[2]因此,犯 罪组织的黑社会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既包括组织结构的黑社会 化,又包括犯罪活动的黑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涵义

(一)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会基本生产生 活技能,遵从社会规范,形成社会人的过程。”[3]

众所周知,人从母体中分离出来,还不能算作社会意义上的人。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 所说:“社会每分钟使成千上万的野蛮人来到人世间”。那么人是怎样从一个生物人成 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的呢?这实质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的问题。

一个人自离开母体之日起,就已经和社会及他人建立了某种联系,从而具备了某些社 会化特征,如有一定的国籍和民族身份,是某个家庭的成员等。但更多和更高层次的社 会化在个人身上尚无体现,他不知道根据社会规范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不知道与他 人建立和协调关系,不知道在社会里如何谋生,不知道善恶美丑……他只是靠生理本能 来向父母和周围其他人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情感,因而这个时期的人主要还是一个自然人 ,即尽管具有与生俱来的身心发展潜能,但基本上仍是一个生物性或自然属性占据主导 地位的生命个体。

人既然来到了社会,他就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的人和社会发生交往,并受其影响。一方 面,任何一个社会都毫无例外地要求它的成员成为一名符合它的需要的公民,因而使用 包括强制性手段在内的各种形式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价值观念、社 会期望、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化。另一方面,由于人从出生之日起就被置身于某一特定 社会的文化模式之中,因而他每日每时自觉不自觉地都去接受着社会文化的熏陶,接受 着社会的影响,并或多或少地将其内化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大 体上能按照社会对于某种社会角色的要求来扮演这种社会角色,如学生、工人、丈夫、 父亲、妻子、朋友或其他。绝大多数人能不断地改进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形象,朝着 一个名副其实的合格的社会成员方向发展。这样,一个人随着自身社会化的日益丰富和 完善,便逐步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可以说,个体的社会化就是个体经过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掌握社会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的遗传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个体的自主能 动性是个体社会化的根本原因,社会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外在条件。

如果说个体的社会化是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及和主流文化大体一致的某些亚文化,让个 体掌握社会规范与社会价值,“把人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4]那么 ,个人也可能接受和社会主流文化相偏离的某种亚文化甚或相对立的某种亚文化(又称 “反文化”)。社会学家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之为不完全社 会化或顺应不良,而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为反社会化。可见 个体的反社会化,则是指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形成与主流社会相对立的价 值观念、行为方式的过程。

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类型:1.无理性型。这类反社会化的结果是有害社会进步和发展 的,诸如惯偷、娼妓、破坏分子等都是反社会化的个体,这些人在“反社会化”过程中 接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与社会公认的规范相对立的,并且其行为也直接危害到社会 大多数成员的生活及整个社会的进步。2.有理性型。这类结果不利于社会上少数人而利 于社会上多数人,或者表面看不利于现在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有理性型 的反社会化。[5]

(二)生产社会化

生产社会化,是指“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集中的、互相联系的社 会生产过程。”生产社会化,是机械大工业生产要求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在激 烈的竞争过程中实现的一个自发的过程。[6]生产社会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产资 料使用的社会化:指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由于资本积聚和 集中的规律发生作用,导致生产的积聚和集中,把分散的生产资料变成了共同使用的生 产资料,并创造了一些只能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指生 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因此产生了复杂的分工和协作关系 ,生产日益依赖社会需要,彼此密切依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形成一个相互密切联系 的统一整体。3.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出的产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需要,而是要通过交 换,供整个社会需要。

二、犯罪组织黑社会化的涵义

(一)犯罪组织黑社会化的定义

“犯罪组织黑社会化”,是将“社会化”这一概念引入到黑社会组织形成的研究中所 形成的一个新概念。根据“个体社会化”与“生产社会化”这两个概念的含义,特别是 根据“个体的反社会化”这一概念的含义,笔者认为,犯罪组织黑社会化,是指犯罪组 织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恶性发展成黑社会组织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一般的犯罪组 织为了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建立保护伞,严密组织结构与管理,形成组织亚文化,垄 断犯罪市场,逐渐演变成黑社会组织的过程,即一般的犯罪组织演变成黑社会组织的过 程。其根本动力与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二)犯罪组织黑社会化的内容

犯罪组织黑社会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织结构黑社会化。犯罪组织结构黑社会化,是指犯罪组织逐渐演变成结构严密、 管理严厉、“合法”、“公开”的“社会”组织的过程。组织结构黑社会化表现之一, 就是犯罪组织由原来的结构松散、层次简单、等级不明、逐渐演变为层次复杂、结构严 密、等级森严、成员稳定的“社会”组织。从纵向分析,黑社会组织内部呈“金字塔” 形层次结构,一般有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垂直权力结构,即首领、中间层和行动层,等级 森严,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如澳门的14K、香港的三合会、台湾的竹联邦, 其内部结构达到六个等级。内地河南许昌的梁胜利黑社会组织、广西白色的周寿南黑社 会组织、广西北海的“西头帮”黑社会组织、贵州六盘水的涂家帮黑社会组织、云南个 旧的“熊氏”黑社会组织、上海的天龙帮黑社会组织等,其内部结构也都在三个层次以 上。从横向分析,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内部一般具有以下八大部门:第一,决策部门,由 黑社会组织的头目、“军师”、重要骨干分子组成,组织内的一切重要事物均由其负责 、定夺;第二,执法部门,主要负责执行内部纪律;第三,行动部门,主要负责一线工 作,进行直接作案,是黑社会组织中人数最多的部门;第四,情报部门,主要负责情报 网络工作;第五,经营部门,主要负责通过经营黑社会组织的“合法”企业进行“洗钱 ”的任务;第六,后勤部门,主要负责黑社会组织的后勤物质的供应与管理,以及工资 、奖金的发放;第七,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事管理以及招兵买马,发展黑社会组织; 第八,公关部门,主要负责拉拢腐蚀政府部门官员。[7]

组织结构黑社会化表现之二,就是犯罪组织由原来的没有严厉制度、管理不严演变为 有制度、有目的、管理严厉的“社会”组织。大多数黑社会组织,都有严厉的帮规或内 部纪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犯罪组织亚文化,以此来严格约束、管理、控制组织成员 。如上海的“大刀帮”规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叛帮者死, 人人诛之”等帮规;四川的“青蛇帮”制定了“忠于组织、不得背叛,讲义气,讲信用 ,严守秘密,对组织绝对服从;凡违反帮规,轻者遭训斥、毒打,重者被伤害致残致死 甚至株连家庭成员”的帮规。[8]

组织结构黑社会化表现之三,就是原为秘密的、非法的、纯粹的犯罪组织,逐渐演变 成“合法”(即形式合法,实质为非法)的公开组织,既从事“合法”活动,又在“合法 ”活动的遮掩下肆意地干违法犯罪的勾当。任何一个组织,要控制或称霸于一定的社会 区域或行业,前提就是不仅要让他人知道它的存在,而且要让他人感受到它的威胁而屈 服于它的淫威,这就决定了黑社会组织必须要有一定的公开性。但同时黑社会组织是犯 罪组织,为了逃避法律的惩处,又不可能将其组织结构、成员情况、犯罪计划、犯罪行 为都公之于众,这就决定了黑社会组织又必须有一定的隐蔽性。首先,黑社会组织的组 织结构是非常隐蔽的,但黑社会组织的名称却是公开的。所有的黑社会组织都希望自己 的名称“响亮”、众人皆知,都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来扩大影响以致扩大自 己的势力范围。其次,黑社会组织上层人物的身份是隐蔽的,但黑社会组织其他成员的 身份,特别是下层成员的身份,基本上是半公开的,周围群众几乎都知道。一些黑社会 组织成员,一方面为了扩大组织影响,另一方面为了借助组织的淫威,往往开口就说自 己是“某某帮(会、组织)”的人。再次,黑社会组织的犯罪计划是非常隐蔽的,但许多 犯罪行为,特别是黑社会组织的暴力犯罪行为,诸如打砸抢赌、敲诈勒索,甚至杀人放 火,几乎都是公开实施,这样,才可能“打”得百姓深感恐慌而不敢言,“打”得竞争 者深感恐惧而屈服,才可能“打”出“威望”,“打”出“一片天地”。可见,黑社会 组织是一种半隐蔽、半公开的组织,诸如赖昌星的远华公司、刘涌的嘉阳集团、张畏的 东海集团等等。

2.犯罪活动黑社会化。正如《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加 里·S·贝克尔所说,犯罪也是一种生产活动。因此,犯罪活动的黑社会化,就如生产 活动的社会化,是指由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人单独的犯罪行为演变为相互配合、协调 行动、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为后盾进行犯罪的过程。

犯罪活动黑社会化表现之一,就是犯罪活动出现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在犯罪组织内部 ,由于每个成员的能力、特长的不同,犯罪组织内部便出现了分工,有领导者、有策划 者、有行动者。在犯罪行动中,根据每个人的犯罪技能,又有分工协作。从犯罪活动来 讲,由于一些大型的犯罪活动如同复杂的生产,包含了许多阶段与环节,要顺利完成, 也必须分工协作。犯罪组织通过各种手段,笼络了各种人才。在犯罪组织中,有“精于 策划富有组织能力的指挥者,文化程度很高、精通高新技术的专门技能人物,守口如瓶 、精打细算的财务管理者,凶狠毒辣、杀人不眨眼的职业杀手。”可见“有组织犯罪有 较充足的人力资源,可以汇集具有各种犯罪技术和经验的人才,从人力上为犯罪行为的 完成提供了保障”。[9]犯罪组织充足的人力资源,为犯罪活动的分工协作提供了可能 。反过来,犯罪活动及人员的分工,一方面保证了犯罪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厦门远华走 私案中,从走私物品的境外组织货源、运输、到港、报关、接货、销售、收钱、洗钱每 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分工,保证了走私犯罪活动的成功;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犯罪人的 技能,从而提高整个犯罪活动的效益。而且,在实施跨地区、跨国的大型犯罪活动中, 往往需要犯罪组织与犯罪组织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甚至分工协作、共同实施, 才能完成犯罪活动,就如同社会化的大生产。“一般说来,社会分工越发达,生产的专 业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就越高。”[10]同样,犯罪活动分工越发达,犯罪活 动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犯罪效益也就越好。

犯罪活动黑社会化表现之二,就是使用组织暴力或以组织暴力为后盾。犯罪组织的绝 大部分成员是有前科劣迹的人,甚至是亡命之徒,暴力性是其本性的反映。同时,暴力 更是犯罪组织积累巨额血腥财富最原始、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首先,通过杀 人越货、敲诈勒索、威胁恐吓等暴力手段,能直接牟取大量钱财;其次,以暴力为后盾 ,通过提供非法商品和非法服务牟取暴利;第三,在“合法”经营中,以暴力手段排斥 竞争对象,控制、垄断市场,牟取暴利;第四,使用暴力、威胁或以暴力、威胁为后盾 ,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而且可以震慑他人,从而才能“称霸一方、横行一行”。而且, 暴力也是维护组织内部秩序和纪律,形成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3.组织安全黑社会化。组织安全黑社会化,是指犯罪组织的安全由原来完全靠自我保 护转变为以权力庇护为主,以自我保护为辅的过程。一般的犯罪组织,只能依靠自己的 力量,通过提高作案技能和严格内部管理的途径,以便自己的罪行“无人知晓”,从而 逃避法律的惩处,来维护自身安全。当犯罪组织认识到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无法也不可 能保护自身安全的时候,维护组织安全的系统、措施便可能黑社会化。

组织安全黑社会化的表现之一,就是犯罪组织的首领、骨干成员直接参与政治,掌握 权力。例如意大利的黑手党、美国黑手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竹联邦凭借其雄厚的经 济实力,其上层成员通过参加议员、政府官员的竞选,直接参与政治,掌握权力。在我 国内地,这种情况也已出现。沈阳的刘涌犯罪组织,通过向沈阳市当时的市长慕绥新、 常务副市长马向东、检察长刘实、中级法院副院长焦玫瑰等人行贿数百万元,不仅这些 官员成了其后台,而且刘涌本人也当上了沈阳市人大代表、和平区政协委员、致公党沈 阳支部副主任委员。温岭张畏犯罪集团还采取各种手段,向政界渗透,不仅将市长、公 安局长“拉下马”,而且张畏先后取得了湖北省宜都市政协副主席、某法制报名誉社长 、浙江省台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头衔。长春梁旭东凭借各种关系混入公安机关 ,成了公安局的一名刑警,成为了集警匪于一身的犯罪组织的头目。

组织安全黑社会化的表现之二,就是拉拢腐蚀政府官员,建立保护伞。当犯罪组织无 法直接参与政治,掌握权力来保护自己,为了维系组织的安全,保护组织生存、发展的 环境,则必然把目标转向议会、政府和司法机构等权力部门,有目的地拉拢腐蚀政府官 员,在议员、政府官员、法官、检察官和警察中寻找“代言人”和“合作伙伴”,以获 取公共权力的庇护,逃避法律的惩处。例如,通过对警察的贿赂,“有如下明显的好处 :不受逮捕和指控;警员以难以收集证据为名搁置对有组织犯罪案件的调查;对有组织 犯罪者控制的地盘不管不问;对上级故意轻报有组织犯罪的严重程度;篡改有组织犯罪 人的犯罪记录。”[11]犯罪组织腐蚀干部的手段主要有钱财收买、美色勾引。

金钱收买、物质引诱,是犯罪组织拉拢腐蚀政府官员最常用的手段。哈尔滨“乔四” 集团,经查证,行贿金额达22万元,被拉下水的党政干部达50余人;广东大亚湾“二陈 ”犯罪集团,用于收买地方干部的金额达150余万元;[12]温岭张畏犯罪集团采用入“ 股”分红、送钱赠车等手段,向有关党政干部行贿,金额上千万元,将温岭市市长、公 安局长、银行行长等一大批干部拉下水。

美色勾引也是犯罪组织拉拢腐蚀政府官员常用的手段。赖昌星就深知美女的分量与威 力,非常注重用美女来腐蚀干部。他为此特别兴建“红楼”一栋,专门用来“招待”党 政要员,不知有多少高官因“身陷红楼”而在赖昌星面前俯首称臣。贵州的“金井帮” 犯罪组织,为了建立保护伞,出钱雇请2名美女为某局长长期“服务”,致使国家损失1 7万元;某监狱长接受其7名美女服务后,竟将微型冲锋枪“借给”该犯罪组织作案。[1 3]

组织安全黑社会化的表现之三,就是一些犯罪组织通过大行“善举”,大做“好事” ,为群众排难解忧,以此来蒙骗群众,骗取群众的支持与保护,建立保护自身安全的社 会网络。

三、犯罪组织黑社会化的动因

(一)犯罪组织黑社会化的个体动因

犯罪组织由众多的个体组成,而个体参与犯罪组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取最大 利益:“只有以有组织犯罪这种形式才有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14]。首先 ,个体参与犯罪组织能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其次,犯罪组织凭借组织的力量以及所建 立的保护伞的力量,构建了强大的保护网,能较好地保护组织成员的安全,因而犯罪者 参与犯罪组织较个人单干能得到更大的安全感;第三,个体参与犯罪组织,能获得个人 单干不会有的群体归属感,也能获得个人单干不会有的权势感。

犯罪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组织成员就是犯罪组织变革的决定力量。这是因 为:第一,组织成员的需求决定了犯罪组织的目标;第二,组织成员的意识决定了犯罪 组织的决策;第三,组织成员是组织行为的具体实施者。因此,犯罪组织成员的需求与 意识是推动犯罪组织黑社会化的原动力。

(二)犯罪组织黑社会化的组织动因

犯罪组织虽然由一个个个体组成,但犯罪组织黑社会化并非是成员个体的黑社会化, 而是犯罪组织整体的黑社会化。因此,组织成员获取更大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心理 需求这种原动力仅仅为犯罪组织黑社会化提供了可能。但组织的目标取决于组织成员的 需求,组织的决策取决于成员的意识,组织的任务依靠成员去实施,因此个体的这种原 动力最终必定整合为犯罪组织的组织动力。另一方面,犯罪组织要生存和发展,不仅要 满足成员的需求,而且要应对社会和法律,凭借这种整合动力以及犯罪组织自身所赋有 的动力——牟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必然推动犯罪组织黑社会化。

当犯罪组织经过发展演变,具有了成员众多性、暴力性、组织严密性、垄断性、获取 经济利益的目的性、半隐蔽性、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建立保护伞等特性,犯罪组织便完 成了黑社会化的过程。

还须指出的是,犯罪组织演变成黑社会组织,并不意味着黑社会化的终结。只要没有 受到重大创伤或被摧毁,已形成的黑社会组织就将进一步“黑化”:黑社会性质组织将 “黑化”为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则将“黑化”为跨国黑社会组织。

标签:;  ;  ;  ;  

论犯罪组织的社会化:黑社会组织形成的另一种解读_黑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