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眩汤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马业,丁林宝(通讯作者)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126)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定眩汤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定眩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患者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结论:针对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使用定眩汤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定眩汤;颈椎病性眩晕症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165-01

颈椎病性眩晕症为患者颈部发生病变,形成颈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发生眩晕。现阶段,病因尚不明确。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肢麻木、眩晕。中医认为颈椎病性眩晕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本病病变组织在骨,部位在督脉与手足太阳经,通常是由于肝肾精血亏损、髓海不足、督脉空虚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进行控制[1],本文将探究定眩汤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60例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男46例,女14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7.25±1.58)岁;两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自愿加入实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18)口服,5mg/1次;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25)口服,12mg/次,3次/d;治疗时间为21d[2]。

治疗组患者使用定眩汤治疗。配方为鹿角片10g、鹿含草20g、补骨脂15g、枸杞12g、细辛3g、威灵仙18g、乌梢蛇15g、广地龙15g、米仁18g、桑枝15g、全蝎3g、钩藤20g、丹参15g、桃红花各6g、甘草6g。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眩晕等症状,可以加入炒白术10g、半夏10g、薏苡仁15g;1剂/1次,用水煎服,取500ml汤汁,用餐后服用,治疗时间为21d[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流速度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效果判定

我院对患者血流速度进行判定,采用经颅多普勒进行检查,检查对象为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肱动脉。

医护人员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肠胃不适等症状,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管理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χ2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α=0.05。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血流速度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患者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结论

颈椎病会引发颈椎间盘突出及椎体边缘、椎间韧带代偿性增生,临床治疗中,颈椎病性眩晕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致病因素为血管及神经受到长期压迫,导致动脉痉挛与供血障碍。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进行药物治疗,使其扩张患者血管,降低血粘度,从而缓解患者病情[4]。

本次实验研究,针对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使用定眩汤,定眩汤为孟河医派丁氏第四代弟子、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丁林宝医生长期在临床总结的经验方。丁老认为造成颈椎病变主要原因是督脉为阳脉之纲,统督一身之阳,督脉空虚,阳气虚损,容易因各种诱因而导致颈部软组织痉挛而发病;或因风寒湿邪乘虚袭表,或因颈项肩背部位长时间劳作,或因长时间劳作、思虑过度等各种因素诱发督脉经气不舒、经络阻隔、气血运行不畅,而造成颈部软组织痉挛、脑供血不足而出现脊痛、项强、眩晕、呕吐等症。鹿角片、鹿含草、枸杞、细辛均入督脉、通经气,同时鹿角片具有具有补肾壮阳、行血消肿功效;威灵仙、鹿含草具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之功效;细辛具有外散风寒、内祛阴寒、止痛功效;枸杞具有益精明目,滋补肝肾,可治疗眩晕耳鸣; 钩藤有利于平肝熄风;乌梢蛇可祛风通络;桑枝、米仁祛湿除痹、通利关节;广地龙、全蝎可通络止痛;丹参、桃仁、红花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治疗组患者患者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颈椎病性眩晕患者,实施定眩汤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针对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使用定眩汤进行治疗,有效提升患者血流速度,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较少,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表1 两组患者血流速度(n,cm/s)

 

【参考文献】

[1]纪传荣,程丽.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 32(3):44-45.

[2]章培林,骆磊,彭海丽.定眩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症状6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5):360-360.

[3]邵亚,王英瑞.活血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6, 29(9):113-115.

论文作者:马业,丁林宝(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  ;  ;  ;  ;  ;  ;  ;  

定眩汤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马业,丁林宝(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