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熏洗方式对混合痔术后疗效影响及护理论文_王艳萍,张金芳,葛永盛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28)

【摘要】 目的: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的熏洗方式,比较其对混合痔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为建立中药熏洗法对混合痔术后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创面疼痛程度、肛缘水肿、创面愈合等情况判断疗效。结果:中药冲洗组在疼痛消失时间、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中药坐浴组,中药熏洗组效果其次。患者(P<0.05、P<0.01)。结论:中药冲洗组的熏洗治疗仪在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更早,2周内治愈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不同熏洗方式;混合痔术后;疗效影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312-02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的肛周良性疾病,混合痔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Milligan-MOrgan),是治疗严重痔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中医认为其术后脉络受损,气血不畅,湿热下注,瘀血阻络是出现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出血等并发症的病因病机[1]。中药熏洗疗法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燥湿杀虫,从而达到消肿、止痒、止痛的治疗目的。2014年01月~2015年06月,我院肛肠科对90例混合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不同熏洗方式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中药熏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4(40±11)岁;中药冲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2(39±10)岁;中药坐浴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1~68(41±5)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编码,运用信封法,随机分配。入组方式:受试者按照入组时间的先后,按照信封表面编号顺序启封,按照编码入组,不得更改。7d为1个疗程,熏洗2个疗程后比较三组疗效。

1.3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痣临床诊治指南(2006)》。

1.4 纳入标准

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上述混合痔诊断标准,有手术指征并接受手术的住院患者。切除痣核在1~4个之间。统一术式(外剥内扎术)及麻醉(腰麻),无内痔注射术,年龄在18~68岁之间,性别不限。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试验者,同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5 排除标准

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

1.6 治疗方法

从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用药起对其进行依从性监督。

(1)中药冲洗组:使用中药熏洗仪,将38~40℃的药液冲洗肛周,持续时间15min。(熏洗仪型号为DC-200型,杭州大力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中药熏洗组:分为熏蒸和坐浴两部分。先予50~55℃的药液进行熏蒸,持续时间5~10min,待药液降至38~40℃时进行坐浴,药液没过患者臀部,持续时间15min。

(3)中药坐浴组:将38~40℃的药液进行坐浴,药液没过患者臀部,持续时间15min。

三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方剂均采用协定方(为国家级名老中医朱秉宜教授临床经验方)加减,本方运用于临床已有20多年历史,疗效确切[2],主要成分:荔枝草30g,鱼腥草30g,大黄15g,五倍子15g等组成。煎取药汁280ml,每日2次(早晨排便之后和下午或晚上睡觉之前)进行,每次加水2000ml,疗程均为7d,熏洗2个疗程。若患者多次排便,便后予温水清洗。并予每组术后第1天开始常规换药(2次/d)。

1.8 观察指标

观察项目 疼痛、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情况。

1.8.1疼痛情况 采用主观评估指标中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1992年全国第七次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疼痛诊断标准。疼痛由轻到重分为0分、2分、4分、6分、8~10分。具体方法:每位受试者均于术后第3、5、7天熏洗后、换药前评估、记录疼痛的情况。

1.9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3]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

1.10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O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O.05、P<O.01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注:中药冲洗组与中药坐浴组之间比较 P<O.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问题是肛肠科临床重要课题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4]。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中药熏洗坐浴可活血消肿止痛,国内目前中药熏洗的研究多集中在熏洗的药物、温度、时间等方面[5-7],对于中药熏洗技术操作本身对熏洗效果的影响关注甚少。本次通过不同的熏洗方式对混合痔术后疗效影响的比较,寻找出较为优化的中药熏洗方式,以提高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护理疗效,为建立中药熏洗法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供确凿证据,对于混合痔术后的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进一步规范,从而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本次通过临床试验我们观察到,中药冲洗组:使用熏洗治疗仪的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与P***均<0.05,我们使用的中药冲洗方式熏洗治疗仪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其自动喷出的水柱,免去患者用手触碰伤口造成的痛苦,且水柱有适当的高度和压强,有效清洗创面;其次可以自动加热,保持恒温,且温度适中(38摄氏度左右);此外,放入药盒的药物通过雾化均匀地作用于创面,最大程度的实现消肿止痛的功效。结论:中药冲洗组的熏洗治疗仪的方法使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更早,2周内治愈率较高,有良好的运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可为建立中药熏洗法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供确凿证据。

4.护理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作为护理人员要做到(1)熟练掌握中药熏洗治疗仪的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2)熏洗前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嘱其排空大小便。(3)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告知操作的意义,求得病人的配合和信任。(4)对于老年病人护理上,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操作过程始终陪护在病人身边。熏洗结束后要搀扶起身,以防晕倒。同时注意病人隐私用屏风遮挡。(5)对于便血量多的患者可暂停熏洗,如病人在月经期不能使用该治疗仪。(6)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能力,判断和分析每一位患者,在中医饮食、生活起居、情志护理、健康指导方面做好辩证施护。保证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娜,胡超峰,蒋优芬.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92-2493.

[2]黄继承.痔痿熏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7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I994:l32-133.

[4]丰培学.肿痛消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102例[J].甘肃中医,2007,20(4):2O-22.

[5]秦娟,郭秀君,杜媛等,不同干预时机与持续时间的中药熏洗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52(24):1-3.

[6]须海丰,中药坐浴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水肿[J].临床医学2013,33(1),120-121.

[7]梁小利,张先庚,梁清芳等.中药熏洗法在痔疮手术后患者中研究[J].四川中医,2011,29(10):96-97.

论文作者:王艳萍,张金芳,葛永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不同熏洗方式对混合痔术后疗效影响及护理论文_王艳萍,张金芳,葛永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