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税收征管制度的优化_税收征管论文

论税收征管制度的优化_税收征管论文

论优化税收征管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税收征管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想的税收征管体系是指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统在职能独立运作的基础上协调配合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体系。

1994年我国的税制改革及新的征管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税收征管水平的大幅提高,也为全面进行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新税制实行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进一步完善,经济成分、经济结构、税源结构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中国加入了“WTO”,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预示着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机制、经济管理手段必将向国际标准看齐。

一、税收征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构想

(一)现行的税收征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说,现行的税收征管体系缺少信息化平台的支撑,即没有一个统一的、全面的、先进的、高效的税收征管软件信息系统,不适应客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征收和管理职能划分得不明确,稽查与征收、管理相脱节,这些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统既缺乏相对独立性,又没形成有机的一致性和相互制约性,造成税收征管系统的权力集中,职责不清。

(二)优化税收征管体系的构想

科技加管理已成为税收征管工作的主旋律。因此,优化税收征管体系的核心是实现税收征管系统在信息化基础上的专业化。税收征管信息化就是构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先进的、高性能的税收征管网络信息系统,对征管数据流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应用的网络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税收征管体系的高效率,现代化。税收征管专业化就是实现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统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职能分离、独立运作,封闭运行,从而实现税收征管体系权力的制衡,职责的明确。

二、征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行的征收模式与税收征管体系的信息化、专业化改革方向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税收计划缺乏弹性,税务机关的征收进度比照税收计划进行,很难做到应收尽收。当税收计划有保障时,可以藏富于民,卯吃寅粮;当税收计划没有保障时,为完成税收计划,只好收过头税,寅吃卯粮。

征收信息化程度低,征管手段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征管的集中度不高,手工操作还占主导地位,申报方式单一,征收时间又相对集中。影响了纳税人的缴税积极性和税务机关的服务形象。

对纳税申报资料的人工审核及税务人员到企业的延伸审核不但缺乏可比性而且还存在滞后性纳税评估、税源监控信息在征管实践中没被灵活有效地运用;征管数据没能为稽查选案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优化征收系统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建立科学、灵活的税收计划管理制度。对税收计划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画地为牢,税收计划应建立在有效的税源监控和科学的纳税评估基础上,使税收计划能够随着税源变化而变化,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实现征收系统信息化。征收系统的信息化是税收征管体系信息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征收系统的信息化客观要求是实现纳税申报方式多元化,纳税申报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自动化,税控装置普遍化,税款入库无纸(币)化,与相关机构实现网络化。

纳税申报多元化是指纳税人除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外,还可采取邮寄、电话、传真、磁卡、软盘、互连网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数据采集自动化是指征管软件能够对不同渠道来的数据流快速、完整地收集进申报数据库中。如对纸申报表的自动扫描处理,电子申报表的审核、接收。纳税申报数据的自动处理是指征管软件能对自动采集的申报数据自动分类、汇总、统计。纳税申报数据的自动分析是指征管软件能对自动处理后的数据横向比对,纵向对比,完成数据审核,快速、准确地定位疑点,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纳税评估、延伸审核、稽查选案提供最有价值的线索。

税控装置普遍化是指税控装置在税管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税控装置能有效地遏制税收流失,但税控装置从覆盖范围到科技含量都应进一步加大,国家在推行税控装置的过程中在依法安装税控装置的基础上可给安装者一定的税收优惠,并依法惩罚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使税控装置在现代化的税收征管实践中成为税务机关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税款入库无纸(币)化是指在税务机关的申报大厅中尽量减少纸币税款的出现,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可直接通过自己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账户进行税款的自动划转。使内勤人员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申报资料的审核,数据的逻辑分析和必要的手工操作之上,以弥补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不足的一面。

与相关机构实现网络化是指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软件应当与银行、工商、海关、财政、电信、邮政、铁路系统的网络建立链接。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征纳双方的信息对称。可以说税务机关与相关机构的联网是税收征管信息化的一部分,是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必要外延。

三、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管理系统是税收征管体系中的桥梁和纽带。现行的管理系统从税源监控的广度到深度都没达到应有的程度,且信息化程度低;过多强调了静态税收资料的保管,忽视了动态税收资料的采集;管理系统既缺乏相对独立性又没能有效地支持征收系统和稽查系统;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的服务从形式到内容都需改善。

管理的信息化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息资料的采集、分析、存储的管理建立在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管理信息化是解决税源监控广度不广和深度不深的惟一有效选择,也是管理系统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优化管理系统应采取以下措施

管理的目的就是税务机关通过税源有效监控,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只有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采集纳税信息实现征纳的信息对称性,加大对纳税人业务流程、生产工艺、现金流量、核算程序、存货等纳税人动态信息的管理。税务机关对纳税信息,尤其是动态信息及纳税人的业务流程、财务核算、存货等信息的采集,必须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去调查,去搜集,才能使获得的信息最有价值。

管理系统信息化的重点应放在纳税信息的分析、存储和与征收系统和稽查系统的相互衔接,相互交流上。对采集来的纳税信息进行归类、比对、评审从而为征收和稽查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是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内在核心。实现征纳双方信息对称,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是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外在核心。

建立科学有效的纳税评估制度。纳税评估是加强税源监控的有效手段之一,纳税评估能够对纳税信息进行监控和评价,使得纳税人的信息更准确、更规范。评估系统初步评审后,税务机关还要搞好最终评审,通过人机结合的评估审核确定纳税人的纳税信誉等级,以此作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分类管理的依据。税务机关应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和不同纳税信誉等级纳税人的管理形式,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分类管理格局。

建立管理系统与征收、稽查系统相配合、相促进的机制。管理系统向前连接着征收系统,向后连接着稽查系统。如果管理不到位,会造成漏征漏管户的大量存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账簿、凭证必定是能建不建,能记不记,能开不开,必定是假账、假票泛滥,无疑将严重影响征收、稽查系统的运行质量。可见,只有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加大管理力度,最大可能地获取纳税信息,缩小征纳双方的信息差距,实现合理有效的纳税评估机制,才能使征收、稽查系统高效运作。同时?管理也应跟踪征收和稽查实践,不断发现管理漏洞,从而实现管理系统与征收、稽查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建立规范、便捷、文明的服务体系。税务机关应创立从申报表的填写到税收政策解答的全方位服务。税务机关的服务核心是以税务人员的文明服务尽可能地降低纳税人成本,通过建立税法公告、公布和公开办税制度,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时了解各项税收政策法规,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化、制度化的服务。

四、稽查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稽查系统外部看,稽查没能借助于征收和管理系统获取选案线索,有针对性地实施专项稽查和重点稽查,同时,稽查系统也没有很好地做到把稽查实践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反馈给征收和管理系统。

建立高效、有力的稽查体系

税收信息化也包括税务稽查的信息化,以征管数据作为稽查选案的依据,充分利用协查信息,使稽查选案更具有针对性,减少了选案的盲目性,提高了稽查效能。在稽查体制上应确定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分离格局,既能分解权力,又能明确责任,应强调在对稽查权力制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稽查行为。

当然,优化税收征管体系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信息化基础上的专业化,税收征管体系各系统既要相对独立、分工明确,又要协同配合,服务全局;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一种竞争、公平、科学、合理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吸纳优秀人才和发挥全体税务干部的聪明才智。

对税收征管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时不我待的过程。税务机关应立足实际,扎实工作,早日实现税收征管全方位的信息化和专业化。

标签:;  ;  ;  ;  ;  

论税收征管制度的优化_税收征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