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研究论文_蒋迪

蒋迪

(宜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宜兴 214200)

【摘要】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布特征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01.01至2014.12.31在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做好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到的179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分布为:痰液137株(76.5%),血液15株(8.4%),尿液8株(4.5%)。该菌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区(30.7%)呼吸科(24.0%)和神经外科(17.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对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73.7%和60.7%。结论:临床医生应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有效控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所以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临床分布;抗生素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048-0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 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2]由于此种细菌对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了发生在我院2013.01.01至2014.12.31发生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情况,旨在讨论其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和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治。

1.材料

1.1 标本

全部菌株来源2012.01.01至2014.12.31宜兴人民医院住院病人所有标本分离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包括痰液、血液和尿液等标本,剔除重复菌株。

1.2 仪器与试剂

全部菌株均使用BD公司的Phoenix-TM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药敏鉴定卡,其中革兰阴性菌药敏鉴定卡,包括14种抗菌药物: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泰能)、复方磺胺、四环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比浊仪为BD公司的PhoenixSpec。

1.3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4 细菌分离与鉴定 

将待检标本接种于绵羊血哥伦比亚琼脂平板,35℃培养20~24h,分离纯化后,用BD公司的Phoenix-TM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配套的药敏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及常规药物敏感性检测,具体操作按使用说明书。

2.结果

2.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在不同标本的分布 在检出的179株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痰检出率最高为137株(占76.5%),其次为血15株(占8.4%)和尿8株(占4.5%),见表1。

2.2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科室分布

在检出的179株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排名前三位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病区(30.7%)呼吸科(24.0%)和神经外科(17.3%),见表2。

2.3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情况

检出的179株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见表3。

3.讨论

随着侵袭性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静脉置管和插导尿管等)增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成为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有报道称其在非发酵菌感染中已排在第三位,仅次于铜绿和鲍曼[3]。本研究中的179株菌株,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137株(占76.5%),其次为血15株(占8.4%)和尿8株(占4.5%),可见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并且可以引起一定比例的血流和尿路感染。分析2012~2014三年中分离出该菌的科室,以重症监护病区、呼吸科和神经外科为主,占到总株数的72%,这是因为这三个病区的病人常使用机械通气,而自身免疫力又低下,导致该菌在下呼吸道定植而致病。也可能由于此三个病区病人住院时间较长,使用大量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等的使用,导致敏感菌被杀灭,而嗜麦芽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破坏菌群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该菌感染加重出现。

药敏结果显示,179株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表现出多重耐药,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厄他培南、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磷霉素等[4],这是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外排泵、渗透屏障、靶位基因突变转移和变异迅速等耐药机制导致[5-6]。根据我院2012.01.01至2014.12.31三年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药敏情况,治疗首选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这与许映红,余军报道的一致[7]。但是由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且容易转变为多重耐药菌,临床选择用药时,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联合用药的同时要增强患者自身抵抗力,注意加强营养疗法,也要注意病区环境改善与消毒,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毛盛尧,朱幼珠,张翊.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6):694-696.

[2]蔡兴东,胡成平,钟有清等.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调查及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8(1):28-32.

[3]曹晖.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感染因素及抗生素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6):882.

[4]Leclercq R.Cant6n R.Brown DF,ela1.EUCAST expert rules in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Clin Mivndfiol Infect.2011.21:dot:10.1i11/j.1469-0691.2011.03703.x.[Epub ahcad ofprint].

[5]郑专杰,王睿.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005,25(1) :34-37.

[6]Falagas ME,Valkimadi PE.Huang YT,et a1.Therapeutic options for Stenotrophomonas mahophilia infections beyond CO-trimoxazoh:a systematic review[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8,62(5):889-894.

[7]许映红,余军.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医院感染88例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7,2(14):318-319.

论文作者:蒋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研究论文_蒋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