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浅述论文_高春鹏

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浅述论文_高春鹏

广西中铝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533000

摘要:近些年,GPS技术高速发展,基于此形成了GPSRTK技术,该技术凭借显著的优势在工程测量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GPSRTK技术融入了计算和无线电通讯等多种技术,能够处理两个测站载波内部的观测数据,而这有利于增大测量精准度和改善工程测量情况,同时外业作业量不多,它属于高效、可靠的测量技术。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RTK技术;应用

1 GPSRTK技术概述

1.1基本工作原理

GPS的问世,为测量方式带来了显著的改变,这有利于实现精准、稳定测量。RTK能够对规定坐标系自身的三维坐标进行动态测量。可靠、精准GPS的达成离不开载波相位观测值,其中RTK技术便是形成于载波相位观测值之上的现代检测技术,测量结果可细化至厘米级。对于静态相定位测量融入GPSRTK能够对高精度标准的测量任务实施控制测量,同时还可动态检测定位结果和精度,全面提升测量效率。GPSRTK具体包含接收机、流动站和基准站等多个部分,基本工作原理是选取点位精度优良的控制点充当测量基准点,面向基准站装设接收机,针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同时把观测得到的数据和坐标信息利用数据链传送至流动站,而流动站能够在同一时间接收卫星信号和基准站数据,利用软件系统,完成差分和平分处理,以此来获取流动站对应的三维坐标和精度,实现工程测量。

1.2主要的数据处理方法

若想让GPSRTK具有优良的精准性,应保证基准站内部的三维坐标可靠、合理。因GPSRTK系统有效运用快速分解法和最小二乘搜索法等不同的计算方法,为此它能够把整周模糊度高效求解出来。应用RTK的重点是优良的数据传输和可靠的数据处理。

1.3GPS-RTK系统组成

GPS-RTK的别名叫做实时动态差分法,该系统能够在野外进行高精度的工程测量作业。该系统的差分主要是采用的GPS三类差分中的相位差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1)基准站部分。该部分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接收导航信号、电文信号等GPS信号,使用基准站主要是为了获取差分的坐标以及星历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2)差分传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将基准站获取的查分数据传输到移动站,传输的数据主要包括有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以及测站坐标等数据。

(3)移动站部分。GPS信号以及基准站的差分信号的接收是移动站的主要任务,其还负责通过分析和了解接收的两种信号得到相关的实时定位结果。移动站部分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测量精度高。

(4)手簿终端控制器。手簿终端控制器内部的RTK测量软件能够设置相关的工作参数,例如控制器软件能够设置移动站以及基准站的参数,并且可将其成果显示出来,这个成果就是移动站的实时坐标。除去设置参数之外,控制器还能测量参数以及设计辅助路线等,其功能非常的强大。

1.4技术优点

RTK技术和全站仪等原有的测量技术相比存在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一是作业效率相对较高。若GPSRTK技术质量相对优良,便能够一次性检测半径近乎5km左右的范围,进而能够降低控制点数量,常规电磁波环境仅仅利用几秒钟便能够获取坐标,且测量速度快,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强度。二是作业条件要求不高。应用GPSRTK技术,无需满足光学通视,仅仅符合电磁波通视便可,一般不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不良影响。三是定位相对可靠,测量数据准确。在常规条件下,只要满足基础工作要求,GPSRTK便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作业,且精准度细化到厘米。四是作业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对偏高。GPSRTK具有突出的测绘功能,同时便于操作,数据处理量较大。无论是内业,还是外业均十分适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流动站内部系统安装无需人工干预便能自动达成很多功能,不仅降低了辅助测量强度,而且规避了人为误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效提升了作业精准度。

2 GPSRTK在工程测量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2.1在施工放样活动中的应用

放样本为测量的主要应用分支,无论在地籍测量,还是工程施工中都较为常用。主要要求利用一定方法通过特定仪器将人为设计完成的点位在现场清晰标定。放样包含多种方法,如经纬仪交会和全站仪放样等,通过上述方法获取点的位置时,一般需要依照测量结果合理调整目标,待达到点位方可。放样与测图相同,应保证通视良好,具备跑尺者与观测者,其工作效率一般不高。应用GPSRTK进行放样时,能够在室内通过专用软件把放样点坐标有效编辑好,再传送至GPS手簿,这样便能够在野外操作。在操作过程,依照提示合理挑选放样点,GPSRTK便可动态解算天线对应的位置坐标,并可和待放样坐标展开对比,得到坐标差异,经由手簿界面文字与图形,进而导航到点。

2.2在水下测量活动中的应用

通常开展水下测量工作时,一般应指派两名以上人员照看水位,负责验潮工作,同时波浪和船姿等还会对测水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GPSRTK开展水下地形测量工作时,通过其进行三维定位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准,能够达到无验潮测水,且波浪也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太大影响,可节省一定的人力资源。

2.3在控制测量活动中的应用

整体控制测量与局部加密控制一般是常规测量的主要内容,整体控制过程一定要思量到后期加密工作如何进行。通常因为需要局部加密控制,为此会检测一级导线,基于此着手图根控制,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不必要浪费。但应用GPSRTK开展控制测量工作时,首级控制测量一般不用思量通视方向点,不用进行加密控制处理,对于图根点测量工作,只要把移动站设置在所需控制点中,平滑采集5S便能够获得坐标,进而首级控制挑取点位时仅仅思量实用性和设基准站的可靠性便可。由此可知,GPSRTK技术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2.4在碎部测量活动中的应用

原有的碎部测量通常是依照测区现下图根控制点,通过平板仪测图来测图,应用全站仪时,无论测那个点,都应输入对应的地物编码,再通过成图软件完成图形制作工作,但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要求测站点与待测周围地物保持通视。同时,一台仪器应指派大约三人一起作业。应用GPSRTK开展测图工作时,无需通视,待架设基站以后,只要一人便可着手测量工作。在测量过程中,当测量仪器完全初始化后,面向待测地形地貌碎部点把测杆对中,待气泡居中以后,先测几秒,便能得到该点坐标,当精度满足标准后便能保存,在保存过程输入对应的特征编码,完成某区域自身地形地物点位测定工作后,经由专业数据传输与处理软件,便能够输出各个测量点。

2.5在断面测量活动中的应用

在断面测量中应用常规方法通常会遭遇断面柱没有方向点的问题,需要借助很多分站方可完成。但通过GPSRTK技术,辅以手薄记录,运用GPSRTK技术能够全程采集断面的相关数据,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不用思量通视方向与分站测量,并通过手簿动态展现断面图结果,能够直观检测断面状况和实地地形,减轻内业工作量。

3 结束语

GPSRTK技术凭借精准、高效和实时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测量活动中,优化了测量工作,减小了劳动强度,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基于GPSRTK测量获取的坐标数据构建出电子文件,上述数据便于保存,十分方便。另外,通过实践应用还发现,GPSRTK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方便的特点,精度与工程测量的标准相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书义.GPSRTK技术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4(02):122-125.

[2]梁家明,刘凡.GPS-RTK技术在公路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四川水利,2015(03):59-61.

[3]乔佃荣.浅析GPSRTK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J].江西建材,2017,(01).

论文作者:高春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浅述论文_高春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