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5例克罗恩病临床观察论文_徐瑞庆

(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卫生队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 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15例,均在中药坐浴的基础上,采用英夫利西单抗(5mg/kg)于第0、2和6W进行治疗,并在第1次治疗14w后,比较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CDAI(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分、CDEIS(内镜下克罗恩病严重度指数)评分及主观症状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均较轻微,未影响继续的治疗。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而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英夫利西;克罗恩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肛瘘、肠瘘等,导致患者的体重呈持续下降趋势[1]。目前,临床上主要将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氨基水杨酸类等药物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十分明显,复发率较高,毒副作用也比较严重。本文对15例克罗恩病患者采取了中药坐浴以及英夫利西单抗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消化道造影或CT检查确诊,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中规定的克罗恩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1.6±11.3)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5.6±2.1)年。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坐浴,药方组成为:防风、黄柏、赤芍、五倍子、蒲公英、川椒、苦参、朴硝、苍术、地榆以及生甘草,每日1次,每次20min。在第0、2和6W进行诱导缓解治疗,静脉滴注英夫利西单抗5mg/kg。临床效果较好的患者可以每间隔8W,治疗1次,14W为总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内镜下克罗恩病严重度指数(CDEIS)评分[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CDAI、主观症状以及CDEIS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治疗期间,皮肤搔痒1例,严重贫血2例,肝功能异常1例,头疼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均较轻微,未影响继续的治疗。

3 讨论

有研究证实[4],在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中,TNF-α起着关键性作用,患者发病早期,即可在其相关的体液及组织中检测到TNF-α。中性粒细胞及T细胞可以被TNF-α活化并聚集,放大并增强炎症级联的反应,促进相关炎性细胞释放蛋白酶,从而导致炎症过度反应的发生,导致克罗恩病。英夫利西单抗可以使TNF-α的生物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可以特异性的与TNF-α结合,并抑制TNF-α与其他受体结合,对下游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抑制,从而发挥抗炎的目的;同时,英夫利西单抗还激活补体依赖的细胞溶解效应及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产生,导致克罗恩病发病过程中的单核细胞及T细胞程序性死亡,显著降低肠道组织细胞凋亡;明显降低趋化因子及黏附分子的生物活性,从而抑制炎性细胞的趋向性运动;另外,英夫利西单抗对TNF-α产生的肠道上皮通透性损害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使肠道黏膜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该药物主要被广泛应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克罗恩病相关的瘘道形成及中、重度克罗恩病患者[5]。本次我们对所有患者采用了中药坐浴的方法,通过药力和热力的作用,明显扩张肛门局部血管,药物成分通过热化后直接被局部皮肤吸收,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6],并采用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CDAI、主观症状以及CDEIS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均较轻微,未影响后续治疗。综上所述,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而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丁纪明,左和宁,杨伟峰.英夫利西单抗与硫唑嘌呤对难治性克罗恩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8):977-97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07年,济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3]郑家驹,褚行琪,史肖华,等.硫唑嘌呤维持克罗恩病临床缓解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5):299—302.

[4]肖秋平,耿学斯.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克罗恩病17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1):57-59.

[5]郑家驹,王毓明,朱凡,等.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1):922-925.

[6]邓应江,敖智容,秦红,等.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5):505-507.

论文作者:徐瑞庆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5例克罗恩病临床观察论文_徐瑞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