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管理论文_李军 梅鲜艳

新时期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管理论文_李军 梅鲜艳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改革开放后,无论是社会还是经济都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教育事业因此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针对教育事业所开展的改革工作成果显著,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前往各大高校完成学业的人员数量激增,现有的工作岗位已经无法满足大量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具有的需求,大学生就业形式的严峻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在新时期,如何保证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及管理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就成为了各大高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管理

引言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尤其是今年将又会达到一个历史峰值。庞大的毕业生数量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对于学校、学生个人以及家庭来说也是极大的压力和考验。

1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

1.1高校自身方面

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从而轻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就业课程设置不足或是不合理,就业理论知识的更新换代也相对较为落后,不能与时俱生想了解和学习的内容与教师传授的内容存在差距。

1.2学生自身方面

高校毕业生自身能力、品质、定位及求职意向和求职能力和技巧、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影响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求职成功概率,同时,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及时调整就业心理,对能够就业存在无所谓态度,而有部分学生也处于就业迷茫期,在毕业找工作时候还停滞在寻找所谓的更“适合”,更“喜欢”的工作,从而导致大学生有业不就。

1.3用人单位方面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戴着有色眼镜选择人才,过分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国内外名校的头衔,重点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海外归国,国内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对一般院校学生拒绝门外,忽视了对人才能力的考察。同时,很多单位在选择人才时盲目追求工作经验,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设置多重条框,影响大学生就业。另外,有些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有性别歧视,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在招聘时标明只限男性等要求,从而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

2新时期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管理

2.1加强就业指导及管理的实效性

各大高校若想保证针对大学生就业所开展指导及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保证就业指导内容的多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各大高校都应当将就业指导内容与技能教育、专业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进行科学的结合,尽量避免处于就业阶段的学生出现不良情绪,进而对就业积极性产生影响的情况出现。由此可以看出,各大高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就业指导内容进行延伸,在制定相关内容时,严格遵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所具有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模拟面试等不同方法进行选择,这样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参与、实践方面具有的能力,就业指导及管理工作具有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都会得到相应的强化。

2.2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就业共享资源库

首先,要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库的内容。信息资源库要涵盖就业政策信息、就业形势分析、招聘信息、成功案例等各方面的就业信息资源。因此,要从各高校的不同专业和班级开始进行逐级分类统计和汇总,力求获得最全面、完整的就业信息资源,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库在大学生的就业方面的指导作用。

其次,要采用新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库的使用效率。随着毕业生数据库数量的增加和各种就业信息资源的完善,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管理需求。因此,需要引入和使用新型数据提取模式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库的科学、高效使用和管理。最后,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学生家长资源助力学生就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也是一样,每年都要送走一批毕业生,同时又迎来一批新学生。在毕业生校友中有很多创业成功者或在大型单位就业的,可以帮助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门路。新生家长资源也可以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资源,可以借助学生家长创办的企业或所在的公司为学生推荐就业,实现企业、学校、毕业生的多方共赢。

2.3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应该仅仅是针对毕业生的,应当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全面纳入到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体系当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他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不应当只是在面临大学毕业时才具有的单一时间,它应当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各大高校应当从全局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在每个大学生进校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就业指导培训实施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在面对毕业就业时能够从容自信,做好充分的准备。

2.4采取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形式

对于高校来说,仅仅依靠单一的开就业讲座的形式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应当积极探索更多的就业指导形式。比如,可以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进行全面的更新,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进行发展性的指导和职业意愿的引导,对于三四年级进行就业素质的提升和专业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再如,高校可以专门开设一个就业咨询中心,专门解答学生在职业选择、职业训练以及职业适应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形式,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此外,还应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高校可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与过去相比,新时期具有的显著特征之一即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身上,便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在新时期,保证针对大学生所开展就业指导及管理工作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是社会对各大高校提出的要求之一,也是减轻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郭春雷.谈新时期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4:97.

[2]焦洪磊.试论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7:138-139.

作者简介:李军(1983年10月—),男,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专业为医学检验。

论文作者:李军 梅鲜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管理论文_李军 梅鲜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