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创建“公共参与”的和谐班级的实践与思索论文_周阔

力争创建“公共参与”的和谐班级的实践与思索论文_周阔

摘要:在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成为教育界参与构建广州“核心素养”的重要落脚点,和谐校园的关键点在于创建和谐班级。本文从创建和谐班级实践展开阐述,通过反思寻找“和谐班级”的出路。

关键词:和谐班级;师生关系;制度化与人性化;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界必须落实的一件大事,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构建和谐社会、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未来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因此班级的和谐与否将关系到学校、社会的和谐,也将关系到核心素养能否真正实现。下面笔者结合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公共参与”,和谐班级创建中的一些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索。

一、和谐,从尊重开始;尊重,从细节着力,做到真正的公共参与

【案例描述:生日快乐】

2016年8月31日,标志着我正式接手八年级(4)班,毫无经验的我随意地翻着班级学生资料档案,将学生的生日按照月份记录在本子上,提醒自己:只要到学生的生日当天,我就在班里跟他(她)说声生日快乐!遗憾的是,9月3日那天,班级的捣蛋大王“王某”生日,我却“贵人多事忘”,临时失忆,居然给忘了。第二天,宣传委员李某跑过来跟我商量新学期板报和班容班貌之事宜,不经意描了一眼我的本子,我们就有了以下对话:

宣传委员:老师,你将大家的生日记下来,做什么的?

我:我打算在他们生日的时候在班里跟他们说声生日快乐。

宣传委员:老师,那星期三你怎么没跟王某说生日快乐?

我:我一时忘啦,就这样错过了。

宣传委员:老师,我打算将班级的班容班貌弄得温馨点。

老师:好啊,你打算怎样布局。

宣传委员:(讲述她的计划)

宣传委员大声说:啊!(忽然)老师,我们可以将大家的生日弄成“今天我生日啦”,以卡纸的形式贴在班级里,这样大家就会记得今天是谁的生日,你也不会忘记了。

九月就只有一个同学生日,时间很快就到了10月,放假回来,我走到班里,略带神秘色彩地宣告:“同学们,今天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商量,需要所有同学的配合,我们才能将这件事做好。“好奇心十足的四班学生眼睛马上精光发亮,其中黄某还将头东转西转,眼睛迅速地侦察了班级所有同学一圈,然后很认真地报告:“老师,我知道了,你要发国庆礼物给我们!”全班学生马上哈哈大笑起来,个别胆小的学生担心地看看我的脸色,发现老师也在偷笑,就放心地自娱自乐去了。

我说:“大家将头转到后面,发现什么没有?”学生的头嗖地整齐往后看,然后一起说:“哦!”“那你们知道怎样做没?”“YELLOW生日快乐!”伴随着这句不断重复的话语的是阵阵掌声。我看见黄某的脸出现了笑容,惊喜的笑容,愉悦的笑容。

自宣传委员将“今天我生日啦”纳入班容班貌的行列,我就记得10月5日——黄某,10月12日——欧阳,10月26日——巫某……一直到期末2017年1月15日陆某,我都没有错过一个学生,以致捣蛋大王有一天隐不住跑过来对我说:“都是你啦,从10月份才开始跟大家过生日,搞到我要等到九年级。”

语文老师生日当天,我们准备了贺卡:写满了我和全班同学的祝福,我们准备了鲜花,代表我们对语文老师的感谢。学生在上课起立的时候默契地道出:生日快乐!在期末考的时候,全班同学记得亲手制作贺卡,献给每位任课的老师,记得一位女生就对我说:老师,物理老师当时很惊讶,很开心!

到我生日那天,学生在我博客上留言:老师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日,总是跟我们说声生日快乐。今天没有回校上课,无法集体跟老师说声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道不是句句空话,需要言传身教。“生日快乐”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学生对同学的爱戴;老师的认可,是对学生的尊重,自然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他们想营造属于自己的班级,所以八年级(4)班的学生出了本学期八年级年级唯一的班刊,一向好动的八年级(4)班获得了广州市恒福中学第14周午休纪律八年级唯一的“一等奖”。

尊重,需要平等,落在心坎里,公共参与才不是一句空话,此时学生会给你一片天空,这片天空的色彩,是有师生共同描绘的,里面有人格,里面有个性,里面有关心;和谐,没有轰轰烈烈的色彩,却细水长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生生关系,我们在点滴中前行,在前行中,人性温暖的一面得到最大的体现;在前行中,我们没有做作,却刻意去尽力做好每个细节。我们都在努力营造属于我们的和谐八年级(4)班。

二、创建中的和谐班级,前行中的依据

这些力争创建和谐班级的实践,我一直在反复思索,它有可遵循的依据吗?有,而且是我们不断在强调的内容: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制度化与人性化。

1.公共参与需要遵从“民主”“平等”的原则,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学生要做我的朋友。”现代社会所强调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关系。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的融洽和谐,学生也会尊重老师,也会积极主动建立与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在教育界有一句教学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案例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也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师生就往“和谐”靠拢,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就是——教师只有关心学生作为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文明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进取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为和谐班级的创建打下牢固的基础。

2.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公共参与

同学之间既是学习中的合作者、竞争者,又是生活上的朋友与伙伴。同学关系是学校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处理好坏与否对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影响到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还会影响到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行为方式等不同,也难免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要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必须建立起和谐的同学关系。班主任老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让同学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才能打造和谐的同学关系。

3.恩威并重、软硬兼施,寻求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最佳结合点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纪班规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评判作用,有利于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制度保证。因此在创建和谐班级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班纪班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是非观。既然是纪律就必定会有奖惩,有奖惩就必定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一味地“严格”和“高压”,要求学生“必须如何”“禁止怎样”。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针对不同学生针对不同的违纪行为,应体现“人性化”。例如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教师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让班级制度具有“人情味”。只有这样才能为创建和谐班级提供一种制度保障。比如我们班有位同学骆某,七年级时曾是一位颇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由于学习、纪律差、行为习惯不好经常受到被班里的同学歧视,可是他一点都不在乎。七年级时他的封号就是“迟到大王”。如果用班纪班规去衡量他的话,他没有一天不违纪,也没少让老师批评。我也没少找他谈话。可是效果就是不明显。我在反思自己的方法,我看老方法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灵,老是用纪律和威严去压他,不仅纠正不了他的缺点,反而还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于是我找了个机会和他进行了平等的对话,让他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想如果没有纪律班级会是怎样一个景象?他承认纪律很重要,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确实离不开纪律,可是迟到已经成了习惯,让他一下子改变很难。我又告诉他,老师可以允许你迟到,但不是每天。他说“既然老师这么尊重我,我保证每周最多迟到两次”。我满眼期待地望着他,用眼神告诉他,这个口头承诺老师相信他。一个多学期过去了,虽然他共迟到三次,但是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可见和谐班级的创建,制度是保障,“人性”是催化剂。恩威并重、软硬兼施,把制度化和人性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推动班级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和谐的境界。

三、和谐班级前行中的困惑

1.社会评价体系中的“升学率”与宽松的教学环境

目前社会评价教师、学生的重要指标之一“升学率”,此乃传统教育观念,它要求学生“读书,再读书;分数,高分数”,学生在学海中很容易出现分身乏术的现象,发展其他方面的兴趣,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时间紧缺,直接影响到宽松的教学环境的实现,即直接影响到和谐班级的建立。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

比如说,本学期,我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对班级的33位(本班共36人)同学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小学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导向,分析学生目前的现状,尝试跟家长沟通我的和谐班级目标等,发现许多学生家庭教育本身就很传统的,与素质教育南辕北辙,而家长们的想法其实是很现实的,他们的想法是以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为依据的。教育如何才能先行,如何才能实现和谐班级的建立,平衡点在哪里?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是师生思想真诚交融时智慧的碰撞与闪光,不是人云亦云的所谓理念,更不是棍棒刀枪的挥舞相向,它是人性对人性的感召与呼唤,是对生命自由多彩的律动、个体鲜活不拘一格的智慧的认可与赞同,是发于心付于行的爱的流动,用关爱疼惜的眼光全面欣赏每一位学生,以理解宽容的胸怀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一个独立的空间,平等的舞台,只要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就一定会收获素质教育的成功,就能构建和谐班级。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恒福中学 510000)

论文作者:周阔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力争创建“公共参与”的和谐班级的实践与思索论文_周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