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_谭剑安

广东 阳山

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传统的地质灾害信息由于管理方式效率低等原因,使政府和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反应相对较慢。特别是县政府,位于基层的最前端,对地质灾害信息的高效管理,往往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的损失。因此建立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对地质灾害点进行高效管理十分必要。

一、系统目标

传统的地质灾害信息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文件上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难以根据灾害现场的反馈信息快速查找到该灾害点的空间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无法在地形图、人口分布图等电子图上进行叠加查看。地质灾害发生后现场拍摄图片分散存储在不同工作人员的电脑上,难以进行统一的管理。本系统以公共平台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数据基础,叠加地质灾害专题信息数据,形成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浏览、查询检索、空间定位和数据编辑等功能,以实现对各种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检索、统计和修改等,最终达到把大量单一、零散、缺乏内在联系的地质灾害信息资料变成有机、综合的信息资源,从而改变传统对地质灾害信息进行管理过程中大量依赖纸质文档的局面,提高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效率,并能快速将成果展现出来,危险性和可能的危害范围,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并且能使一般民众通过互联网查询任何一个目的区的地质环境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和致灾隐患点的分布。

二、建设目的

1、实现对地质灾害信息的管理

通过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全县斜坡、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分布点数据,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和地质灾害防治分期实施布局图的有效管理。

2、提供海量数据保障

基于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上构建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系统的实用性,方便业务人员将地质灾害点与基础地理数据和相关专题数据进行叠加查看,获取灾害点周边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地质灾害信息的日常管理水平。

3、实现信息的整合利用

通过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可及时整合县级国土资源局内地质灾害相关部门的专题业务信息,为政府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有效地辅助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的开展。

三、系统架构

本系统采用B/S体系架构,总体框架采用通用的三层架构,分服务层、应用逻辑层和浏览层,如图5-28所示。

图5-28系统架构

服务层中的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资源部分主要以数据库存储,地质灾害分布点数据主要以文件数据方式存储。无论以何种方式存储,均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发布出数据服务供应用逻辑层中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调用。该系统用户通过浏览器无需安装插件即可浏览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应用服务。

GIS服务(GIS Server)

负责各种GIS服务资源管理和调度,主要服务资源包括CatalogServer、MapServer、FeatureServer、OWSServer、eocodingServer、GlobeServer、NetworkServer、ProcessingServer等。 GIS Server由两部分组成:服务对象调度器(Server Object Dispatcher -SOD)和服务对象工厂(Server Object Factory-SOF)。通过SOD和SOF实现GIS Server的分布式部署。在部署GIS Server时,可以部署一个SOD和多个SOF,客户端发送请求到SOD,SOM对SOC进行调度、管理和资源分配,并将最终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客户端

GIS服务软件产品提供了JSAPI二次开发包,用户通过二次开发包可以快速搭建自己的网络地图应用程序。利用JavaScript作为二次开发语言,JsAPI提供了丰富的脚本对象类型,主要包括Map、Layers、Feature、Geometry、Renderer、Event、Control、Tool等,这些对象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作用与功能实现,它们为脚本控件的正常使用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脚本控件的功能及开发方式。在Js开发包中提供的对象分别对应着一种操作,而其内部也已经对相关的事件和处理过程进行了实现,也就是说,这些对象封装了触发事件和处理过程,并以一种操作行为的方式提供给开发人员使用。具体在使用时,开发人员只需要对当前操作选择一种合适的操作对象,然后设定Map控件的当前行为为该对象即可。并且针对GIS服务软件和专业部门提供了丰富的JS接口函数,用户通过这些API接口,能够快速高效的调用一些特有的服务,丰富了客户端的查询、分析、地图操作功能,减少了软件的开发周期。

四、数据内容

1、基础数据

本项目构建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将运行于县级国土资源局政务网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容将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通过服务的方式获取。

2、专题数据

地质灾害专题数据,具体包括:全县斜坡、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缝等重点地质灾害分布点数据(45个)及对应的部分图片和多媒体数据。县级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10万)、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10万)。

五、主要功能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地质灾害规划专题图展示

调用县级易发区图、防治规划图和防治分期实施布局图的地图切片,展示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总体情况。

2、地质灾害分布点调用

调用地质灾害分布点要素数据,能够遍历所有分布点并返回任一要素的ID。

3、地图基本操作

提供基本的GIS操作功能,用户可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例如地图放大、缩小、漫游、分信息层显示、距离量算和面积量算等。

4、地质灾害点查询

能够动态查看对应某一灾害点的一幅或多幅图片,将地图上分布的地质灾害点与灾害现场图片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5、周边查询

周边查询服务,主要使用户不仅知道目标在哪里,还能进一步了解目标周围的相关信息,如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人口数、医院、公交路线等,便于组织周边地区人员疏散。

6、模糊查询

根据地质灾害分布点数据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针对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检索(如对任意组合的综合查询等),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灾害分布点位置,便于对旧的灾害点进行查档。

7、信息点标绘

提供信息点的标绘功能,在平时地质灾害管理中,可自行将斜坡、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点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在特定信息层中标出,以待日后查看。

8、打印出图

打印选中区域中已加载的电子地图信息,为实际工作提供地图出图。

9、专题统计

显示参加统计的总记录数,符合条件的记录(显示的字段可选择)、百分比等,并可把符合条件的记录导出到Excel文件等。

10、地质灾害点数据编辑

可对地质灾害点数据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修改结果保存在服务器对应的专题数据库中。这有利于实时更新地质灾害点数据,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11、系统维护

提供对用户、权限、口令、日志、数据字典等内容的维护和管理。利用权限管理工具实现分级用户管理,即可根据不同用户授予不同功能权限。普通用户只有浏览、量算和普通查询功能,高级用户除具有一般用户拥有的功能外,还有标注添加、数据编辑、用户管理和高级查询等功能。

六、效益分析

将全面提高县级地质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从“开发型”向“节约型”转变。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得到恢复与改善。

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后,再通过建设完善“一网五库”(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救援专业队伍库、物资库、专家库、法规库、典型案例库)的建设,以便在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防治管理过程中,能够应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科学施救;合理有效配置救灾抢险设备和物资资源;发挥专家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支持作用,形成政府和专家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全面提高县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防治管理水平。

论文作者:谭剑安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关于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_谭剑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