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张金华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张金华

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下主观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主观舒适度为95.00%,对照组主观舒适度为81.67%,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主观舒适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主观舒适度,且满意度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主观舒适度;护理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的健康需求随之增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更加重视,由于护理服务为每个医院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医院需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进步,以提升整体发展水平[1]。舒适护理服务作为目前临床上一类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可通过生理、心理及社会多个方面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要,易被患者及护理工作人员所认可。现本文针对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18~71岁,平均年龄为(43.5±2.1)岁,手术类型:18例骨科手术,11例妇产科手术,10例泌尿外科手术,15例普外科手术,16例脑外科手术。试验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19~73岁,平均年龄为(48.4±2.7)岁,手术类型:15例骨科手术,13例妇产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3例普外科手术,14例脑外科手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包括做好手术前准备,营造良好手术室环境,协助麻醉医师做好麻醉处理工作,并在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术后为患者清理血迹,观察引流管固定是否牢固等[2]。

1.2.1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在术前与患者进行密切的交流与沟通,以便于对患者的病情有足够的掌握。由于患者在手术之前易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及心理反应,护理人员需采用专业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目的及期间注意事项。同时安抚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手术治愈的信心,使得患者能积极参与到手术治疗过程中来[3]。

1.2.2术中护理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其大致讲解手术室的设备,手术室环境等,并帮助患者摆放适合手术治疗的体位,使其得到足够的生理舒适感。在麻醉处理过程中当中使用温暖贴心的语言安抚患者的不安焦虑情绪,同时降低其紧张及恐惧等心理。在手术操作时需注意动作准确,稳定,尽可能注意降低噪音,以减少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外界刺激[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术后护理 在手术治疗结束后,注意使用遮盖对患者的身体进行遮挡,尊重患者的隐私。手术帮助患者回到自己的病房中,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观察,其中以呼吸及脉搏最为重要。另外,需确保引流管的流通顺畅,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情况,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提问给予耐心解答。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结果及手术注意事项[5]。护理人员在手术结束后每日向患者询问疼痛情况,并对手术切口给与密切的观察,若发现异常情况则给予及时的处理,鼓励患者多下床进行运动,促进病情康复。此外,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创造好和谐的病房环境,保持患者能够处于温度及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并做好每日通风换气处理,对于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消毒,从而减少手术室感染发生率[6]。

1.2.4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之前为其做好相关教育指标工作,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饮食结构进行合理的调节,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快康复进程[7]。同时嘱患者定期来院进行检查,若出现生命体征异常或机体不适等情况,需及时来院进行就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下主观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其中将患者的主观舒适度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分别是舒适、基本舒适及不舒适,以舒适及基本舒适之和所占比例作为主观舒适度,而护理满意度则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分别是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以满意及非常满意之和所占比例作为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情况对比 试验组主观舒适度为95.00%,对照组主观舒适度为81.67%,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主观舒适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随着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高,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患者的基本需求,舒适护理作为临床上一类新型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有效性及针对性,现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8]。手术室护理所实施的护理工作不仅需配合手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操作,同时还需结合"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理念,贯穿于护理全程中。在本次试验研究中,针对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分别应用于手术护理中,所谓舒适护理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主观舒适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舒适护理较常规护理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主观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这与何文菊[9]在2012年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树立患者战胜疾病治愈的信心,促进患者预后,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李辉.手术患者舒适需求调查与个性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1355-1356.

[2]孙百华,宋守华.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6(1):249-250.

[3]贾增美,许会玲,邢介红.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用与探索[J].当代护士,2008,2(1):78-79.

论文作者:张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张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