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分析论文_罗萍

湖南省南县茅草街中心卫生院 湖南南县 413201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尿肌酐(Cr)水平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MY、CRP、ALT、AST、BUN及Cr水平显著低于护理前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确切,可协同缓解病情,加快病情痊愈,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效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指多因素协同激活胰腺内胰酶的活性,常伴随全身性炎症反应及组织器官功能衰竭[1]。在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发展迅速、病症严重、预后较差及病死率较高,与机体状态较差、营养水平低密切相关。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需联合肠内营养护理,促进疾病的转归;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1月期间,治疗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39.8~62.6岁、平均年龄为52.8±5.8岁;APACHE Ⅱ评分为11.58±2.38;观察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范围为38.6~63.5岁、平均年龄为53.4±5.2岁;APACHE Ⅱ评分为11.63±2.41;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一般常规治疗,包括禁食、鼻胃管减压、补充体液,防治休克、解痉止痛、营养支持等;以乌司他丁10万单位+生理盐水50mL,静脉持续泵入治疗;奥曲肽0.1mg/次,皮下注射后,以生理盐水稀释后0.6mg/日,静脉持续泵入治疗;必要时,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或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经胃管泵入5%葡萄糖盐水,250~500mL,泵入速度25ml/h;肠内营养护理2d后,增加肠内营养悬浊液,500~2500mL,泵入速度50~100ml/h,持续5 d;拔管后,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每日100~200g,持续2d。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尿肌酐(Cr)水平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2]。

1.4 数据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MY、CRP、ALT、AST、BUN及Cr水平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MY、CRP、ALT、AST、BUN及Cr水平显著低于护理前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原则为协同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疾病转归、抑制并发症发生及改善预后。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是指经口服、鼻胃肠管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及营养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途径[3]。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饮食依从性较差,且侵袭性操作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产生不同程度损伤,不利于机体的营养供应。此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在高代谢、高分解及营养物质摄入障碍的情况下,需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良好的免疫状态,抑制负氮平衡发生。由表1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MY、CRP、ALT、AST、BUN及Cr水平显著低于护理前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确切,对于加快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转归,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及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中,更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适合机体吸收利用营养,促进肠道吸收和蠕动功能恢复。徐昉[4]研究认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有利于维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可减少粘膜损伤性并发症的发生。一系列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有利于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输液及鼻胃肠管留置时间,提前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进一步刺激恢复胃肠蠕动功能。有关报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道吸收功能下降,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增强患者的肠道吸收能力,提高对脂肪、蛋白质及糖类的吸收水平。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确切,可协同缓解病情,加快病情痊愈,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熙娟,李小妹,乔丽娜等.早期肠内营养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8):536-538.

[2]刘广丽.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44-45.

[3]隋云庆.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与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3):715-715.

[4]徐昉,汪飞,周发春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801-803.

论文作者:罗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分析论文_罗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