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童年的恐惧是现代启蒙教育的基本信念和责任--从“儿童集体婚礼”的闹剧谈起_集体婚礼论文

对童年的恐惧是现代启蒙教育的基本信念和责任--从“儿童集体婚礼”的闹剧谈起_集体婚礼论文

敬畏童年是现代启蒙教育的根本信念与职责——由“幼儿集体婚礼”的闹剧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蒙教育论文,敬畏论文,闹剧论文,职责论文,信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集体婚礼”是对于童心世界和早期启蒙敬畏立场的集体绑架与践踏。面对幼教领域形形色色的现象,我们需警惕学前教育专业操守的沦陷,以切实确立敬畏童年的专业信念。

近日,在郑州某幼儿园里由成人所导演的一场幼儿“集体婚礼”,引人注目。反对者厉声斥责,支持者振振有词,还有的貌似中立者。此事件暴露出相当一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于学前教育最基本的专业立场与信念的缺位与混乱,也反映出部分家长对于早期教养科学理念与素养的严重不足。

幼儿“集体婚礼”完全是一场丧失学前教育专业精神的闹剧,是对于童心世界和现代早期启蒙的一次集体亵渎与践踏。在此,笔者愿以“敬畏童年”——这一学前教育所应秉持和坚守的立场与信念,来审视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幼教乱象与实质。

一、现代启蒙何以要敬畏童年:童年与成长的深刻与独特

人的发展是心智的成长,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育,灵魂的塑造,人性的丰满,身心各因素之间盘根错节式的交织、重叠、累加与组合的动态变化过程,而决不是部分身心指标的简单量化。

童年是承载与凝聚人类发展的复杂性与规律性得以最集中的阶段。童年的幼稚、感性、冲动、不完善、不成熟,绝不意味着发展的简单与肤浅,相反更是呈现发展的复杂与深刻。学前教育必须充分意识到童年概念的厚重与深邃,以一种复杂性的哲学思维而敬畏之。

学前教育的深刻性、复杂性与独特性以及价值属性越是在现代文明越是得以彰显,也便越是决定着学前教育谨慎与理智的选择,只能是秉守:

对童年的充分敬畏和对其教育的专业审慎,

对童年成长过程及期望的清醒理性和自然而平和的态度,

对童年天赋秉性、纯真心灵、幻想冲动的尊重与顺应,包容与理解,善待与呵护。

二、“婚姻敏感期”的虚妄:“集体婚礼”对童心的绑架

没有对于童年的敬畏,很难形成对学前教育专业价值与地位的自觉认知与理性觉悟,也不会真正拥有所秉持的专业立场操守、专业态度与信念。“幼儿集体婚礼”是一次放弃童年敬畏、丧失学前教育专业操守的集体演练,而为其辩解的说辞则是早期教育“伪科学”的曝光。

幼儿“集体婚礼”就是对于学前教育所应秉持的专业立场与基本操守的彻底沦陷与丧失。为“集体婚礼”而振振有词的所谓“婚姻敏感期”,②更多是借助于“敏感期”这一儿童发展心理概念的生拉硬拽式的再造词汇,实属无稽之谈。

在发展心理学中,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教育上也称学习与发展的最佳期或关键期。当然,对这一概念不能仅理解为是个体接受某种外界刺激在时间上的期限,而更应是指对于某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某种学习水平。

在这场“集体婚礼”的热闹与喧嚣中,儿童已完全服从和受制于成人的力量,哪里竟会有如成人所主观臆想的集体结婚典礼的真实愿望?所谓“放大化”的“过家家”,集体婚礼的“游戏”只不过是利用童心的一场娱乐与恶搞而已。

不再是“儿童游戏”而是一次赤裸裸的“游戏儿童”。实在是对儿童本能与活泼天性的肆意践踏,是对儿童幻想涂鸦、嬉戏的恶意亵渎;是对于儿童情感、探究的恶劣嘲弄与戏耍。

三、警惕学前教育中童年敬畏的缺失及共专业操守的沦陷

在学前教育的市场化喧嚣的现实中,类似于“婚姻敏感期”这样的词汇有很多,误导与危害却极深。我们确实有必要警惕,“幼儿集体婚礼”所折射出的挟持与绑架童心、丧失对童年敬畏的立场,如果真的成为一种普遍取向,幼儿教育工作者连自己都不能坚守专业操守与信念,学前教育就会沦陷为虐待童年精神、践踏专业操守的屠宰场!

以敬畏童年的专业信念,再进一步考察与审视我们学前教育的社会现实,就会发现最近幼教领域牵动民众神经的热点:

在武汉刚发生不久的“比基尼幼儿车模”闹剧,所谓幼儿“皮纹测试”的科学欺骗,某些电视栏目利用童年无忌娱乐观众的“伪少儿节目“,接二连三暴露出的虐童现象、无论是制度缺陷还是管理疏漏,在根本上都是暴露这个社会之童年敬畏意识丧失的极端事例!

教育市场中,信誓旦旦地动辄就以某某“方案”、“训练”、“课程”、“工程”就会获得某种“良好”未来成效的大胆承诺,用极端个例的偶然事件来掩盖自然的成长法则,无不处处表现出对于童年成长及其教育神圣的狂妄与蔑视。

教育管理中,那种由幼儿表现出的幼稚与脆弱,浅显与感性,就自然地认为学前教育也是肤浅而简单的“小儿科”的常规意识,完全蔑视早期专业教养的要求,暴露出的是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偏见与无知。

在更为广泛的实践中,屡遭诟病的“经典记诵”、“珠心算”课程,追求获奖过级的艺术技能训练,机械识字与书写训练,诸如此类“小学化”或“成人化”的误区与现象,绑架着儿童自由与兴趣的,同样是对于童年敬畏意识缺失和幼儿教育去专业化的普遍显现……等等。

童年是值得敬畏的,基于对童年的敬畏,才会有解放童年天性、顺应童年精神、呵护童年心灵、构建童年文化、回归儿童生活,捍卫游戏权利的专业信念与价值追求。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对于童年的敬畏,尚远未真正成为国民乃至学前教育自身普遍的自觉立场与充分意识。构建现代启蒙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学前教育的专业化与科学化,打造童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屏障,任重而道远。

标签:;  ;  ;  

对童年的恐惧是现代启蒙教育的基本信念和责任--从“儿童集体婚礼”的闹剧谈起_集体婚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