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在心身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丁晓霞

人文精神在心身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丁晓霞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研讨人文精神在心身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方法:统计2018年5月 ~2019年5月进入医院心身科接受疾病治疗的50例患者的护理服务数据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采用人文精神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与抑郁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人文精神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心身科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人文精神;心身科护理工作;应用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过程中护理内容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身科作为收治各类心理疾病的医疗科室,其中人文精神护理内容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该护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各方面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达到安抚患者情绪和心理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上述情况,于我院心身科开展人文精神关怀护理内容,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和护理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2018年5月~2019年5月进入医院心身科接受疾病治疗的20例患者的护理服务数据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6~55岁,病程2~15d,单纯心理问题患者8例、由其他疾病引发心理问题患者17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7~56岁,病程3~16d,单纯心理问题患者9例、由其他疾病引发心理问题患者16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首先,指导患者根据医嘱开展药物治疗、帮助患者制定日常饮食与作息计划。其次,为改善身心科患者的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心态,护理人员需对身心科患者进行专业的疾病相关知识宣讲,从而使其对身心科疾病有更为科学的认识;由此,帮助患者走出由疾病所带来的不良情绪中并提高患者在后续治疗中的配合度。再次,积极引导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帮助患者树立起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与配合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精神干预:(1)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精神病患者对外界的感知较敏感,医护人员的态度直接反射其状态,负面影响时甚至会殴打医护人员,因此可在病区内悬挂温暖标语,医护人员为其详细介绍医院的环境和设施,使其尽早适应,配合治疗。(2)人性化的病房设计。由于患者入院前的居住环境与医院相差很多,对于心身疾病患者来说,短时间内接受比较困难,特别是以白色为主的病房设计,更使患者有紧张和恐惧感。因此,病房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墙可以多用暖色调的壁纸装饰,床头安装急救按钮和电灯开关,避免某些怕黑的患者深夜醒来恐慌。床单被套改变以往的白色而以花色床单被套代替。作为心身科病房强调环境的色彩美尤为重要。选择康复期患者制作优秀康复作品(绘画、手工剪报、编织花、折纸等)及健康卫生宣教板装饰病房、活动室、餐厅及走廊的墙壁,既温馨又使患者感到成就感。此外病室安置环绕音响来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护士站内安装了温馨广播设备,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作息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和温柔亲切的语言提示患者进行各种活动的开展。(3)丰富业余生活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病区多闭塞,长期出于封闭心理,可在病区设立业余活动室,丰富患者的业余生活,包括跳棋、象棋、打牌、台球等娱乐活动,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4)移情,即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若患者的注意力长期停留在疾病上,那么对患者健康与治疗均会形成不利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必须采取移情护理策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5)满足患者的特殊心理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一个人被确诊患有疾病时,就具有了病人身份,在心理和行为上也就产生了变化,尤其在心理上更为关注,心身科病人患病后常见的心理反应:行为退化、情感脆弱、敏感性增强、主观异常感觉增多、猜疑、自尊心增强、焦虑、恐惧、孤独感、悲观、抑郁、失助感、期待、习惯性等等。我们应正确对待每一位有特殊心理需求的病人,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拥有愉悦的心情。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负面情绪。SAS评分标准: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标准,标准分为将20个项目得分相加,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得出,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标准: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标准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重度抑郁,分数越大表明患者的焦虑情况越严重;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患者的满意度信息,满意度问卷分为不满意(<60分)、满意(60~80分)与非常满意(≥80分)三个等级,满分100分,计算满意度。本文研究调查员均经过相应的专家培训,熟悉调查方式和技巧。

1.4统计学方法

Excel整理研究数据后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与SDS评分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6例患者不满意科室所提供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医疗理念的不断进步,医疗模式的不断变化使得临床多数医护内容已经从传统的以医护工作者为中心转变成以患者为中心,而心理护理也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工作节奏加快、社会高速发展,导致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尤为严重。因此,如何有效改善临床患者心理疾病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护理学以人为服务对象,负担着保护人类健康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是一门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学科。通过人文精神不仅可促进护理人员的自身发展,也可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但目前人文精神在临床护理中并未像生活护理及技术护理那样纳入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上人文精神起不到直接治疗疾病的作用,往往受到轻视。期待在护理研究、教育和临床各个方面对人文护理给予重视,并将其真正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发挥护理的独特功能,从而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本文研究显示,采用人文精神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了较好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总而言之,人文精神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心身科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索飞.国内外护理人文精神培育方法与实践研究及思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3):3559-3561.

[2]胡经文,阮慧琴,郭燕,等.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4):603-605.

论文作者:丁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人文精神在心身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丁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