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策略研究论文

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策略研究论文

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策略研究

王海宾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 本文结合当前网络技术和教育发展,分析了大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活动特点,最后从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行为

网络学习平台为大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网络环境,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基于平台在线学习。随着当前教育和教学的不断创新发展, 在新的教学革命中, 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平台俨然发展成为当下诸多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共享化的课程资源、 个性自主话的学习方式成为在线学习平台的重要特征。 教师也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成为学生的指引人,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规划, 最后通过在线数据分析, 熟悉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平台和教学策略。

1 在线学习行为概念

在线学习伴随着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俨然成为新时代的学习模式。 学习者基于网络环境,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等方式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

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主要分为四类:(1)课程登录行为, 大学生登录在线学习平台进入资源网站的活动,具体表现:登录课程平台、阅览课程主页、查看学生学习进度等。(2)资源学习行为,大学生通过在线平台上的各类资源,学习线上资源的行为,具体表现:查阅课程、查阅课件、检索资源、下载资源等。(3)测验学习行为,大学生完成课程考试任务行为,具体表现:阅览测验、编辑测验、保存测验、上传测验等。(4)参与交流行为, 通过在线平台学习与他人讨论交流, 具体表现:发起讨论、选择讨论项目、发表回复等。

2 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特征

2.1 课程访问行为特征

在一定周期内统计学习者在线自主学习课程访问情况,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习者活动的情况。

2.1.1 课程登录次数分析

大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和活跃程度是从学习者登录在线学习平台次数体现出来的。 其中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多次登录在线学习平台,记为单次登录活动。

教师通过学生群体特点和学习偏好主动推动其他学习资源、 优化教学方式。 如果大学生在某一天多次登录课程学习平台, 应该认定为以此课程防卫次数,保证统计数据有效。

2.1.3 周平均访问频次分析

学习者投入学习行为的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大学生在线学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从而体现出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可。 在线学习课程基本的投入方式就是从学习时间上体现出来。

就学习者个体来讲, 一个特点就是学习周期不确定, 但教师必须掌握大学生的学习周期情况。 教师以“周” 为单位统计并分析大学生每周登录学习课程的频次, 便于教师从整体上了解所有大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对两个或者多个班级周平均访问频次进行统计分析。

在线学习活动学生主要靠自学完成,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学习平台, 搜集相关材料并参与讨论活动,通过浏览课程网页熟悉相关课程内容。 自主学习方式决定了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进度, 结合自身知识基础选择学习内容, 同时根据学习需求为学生设计出合理有效地学习活动。

2.1.4 课程访问时段分析

2.1.2 在线学习时长分析

2.2 资源学习行为特征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侵犯行为倾向由早年学习获得。研究也证实,侵害有时由工作场所的偶然冲突引起,具有侵犯倾向的员工易被激怒而实施侵犯行为,而受害者会被污点化,他们因无法应对这种情境可能会持续受侵害[13]。研究证实遭受伤害的员工可能反过来以各种手段进行还击。研究者将受害者的应对方式分为四类:自我怀疑、消极应对、问题忽略和问题解决等。采取前两种应对方式的受害者会以类似方法对侵害者加以反击[14]。我们推测曾经有过侵犯行为的员工有可能还会实施侵犯行为,而受到过侵犯的员工可能还会受侵犯,或者他们会报复,或者他们会侵犯那些更容易受侵犯的员工。

综上所述,可视音乐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能发育,利于提高患儿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中具有较高实用性。

基础性学习资源主要有微课视频和课件文档资源, 具体表现是大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利用课件、 微课视频等资源进行学习行为活动。

2.2.1 基础性资源学习行为分析

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础, 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影响着最终学习效果。

(1)学生在调查中提出既希望能在课堂内对教材中的文化信息进行拓展讲解,也希望能够对照讲解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以应对英语四、六级考级的建议。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教材文本入手,一面讲授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一面深挖教材资源,补充必要文化知识讲解和练习,活用教材。

拓展性资源学习主要是大学生学习学校课程之外的相关资源。 学习者结合自身特点主动参考学习课外资源, 表明基础性资源学习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从而通过课程外的资源寻求帮助。 拓展性学习方式有两种: 学习者借助课程外学习资源和将下载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现在学习平台。

电厂锅炉在燃用无烟煤和劣质烟煤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燃烧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困难,导致煤粉不能完全燃烧,粉煤灰的含碳量一般波动于8%~20%。全国每年从电站粉煤灰中流失近千万吨的煤炭,不但煤炭资源白白流失,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因粉煤灰中含碳量的增加制约了粉煤灰后期的综合利用。

2.3 测试学习行为特征

在线课程学习中, 学习者和学习内容或其他学习者交流实现多数学习活动, 其中一项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在线测试。 通过在线课程测试有助于学习者自查,掌握课程主题内容, 并能够在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3.1 测试浏览时长分析

测试浏览时长是指学习者在在线课程测试活动中浏览测试题所用的总时间,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学生对测试学习任务的重视程度和积极程度。

2.3.2 测试初次完成时长分析

测试初次完成时长是指学生第一次开始测试完成后提交的时间, 准许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多次修改完善测试任务,以便于去的更好的测试结果。

2.4 讨论参与行为特征

在线课程学习中, 学生的参与行为活动主要通过在讨论模块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学习。 参与讨论的时长分析: 在线课程讨论模块学生参与讨论的时间反应其与教师和其他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时间精力。

3 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策略

3.1 课程设计策略

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前提就是课程设计, 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3.1.1 学 习 目 标 设 计

学习目标是学生在线课程学习开展的具体化措施, 是一种预期学习结果。 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体现出不同阶段的课程学习目的。 因此, 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非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 让在线课程学习更符合学生特点, 激发他们深度学习, 最后循序渐进实现课程学习总目标。 在一项完整的课程中, 不同课程阶段也要制定出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 讲学习目标具体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主要是针对某一课程单元内容设计目标。 中期目标是在短期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是某个课程章节的学习目标。 长期目标是一项课程的总学习目标, 是整学期的课程任务和要求。

3.1.2 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2.2.2 拓展性资源学习行为分析

在破产规则不健全、退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公司治理薄弱的商业银行会冒险从事高风险经营活动,产生道德风险。有的商业银行甚至隐匿风险状况,盲目扩大经营,违规违法经营,不仅造成自身经营困难,而且还通过金融市场将风险传染到整个金融体系。建立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将有助于缓解这种道德风险,使其在从事经营活动时更加审慎规范。

2.3 净化条件的优化 选用3种不同的固相萃取柱Strata-X柱、HLB柱和C18柱进行净化效果分析比较,结果显示,Strata-X柱OA、DTX1、DTX2回收率都可以达到70%以上。HLB柱和C18柱3种DSP各目标组分的回收率都低于60%。因此综合考虑,最终选择的固相萃取柱为Strata-X柱。

1.2.1 超促排卵 采用黄体中期短效长方案,于排卵后7 d开始使用短效达必佳针剂0.1~0.05 mg/d至扳机日,注射达必佳14 d后经超声及激素证实达到垂体降调标准后,使用果纳芬或果纳芬+乐芮/果纳芬+乐宝得促进卵泡生长。在1个卵泡直径≥20 mm或2~3个卵泡直径≥18 mm、每个直径≥14 mm卵泡平均血E2达到200~300 pg/ml时,根据卵泡多少及E2值分别给予注射HCG10 000 IU或艾泽1支,注射后36~37.5 h左右取卵。

3.2 学习资源支持策略

线上课程资源是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基础, 设计开发学习资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设计学习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前期设计开发, 还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资源的不断优化。 对在线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水平,到了预期目的。

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11]以及《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8版)》[12]对菌株CEH-ST79的过氧化氢酶、氧化酶、β-半乳糖苷酶、硝酸盐还原、明胶液化、淀粉水解、酪蛋白、精氨酸双水解酶、精氨酸脱羧酶、H2S产生、水杨素、吲哚、溶血和脲酶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

3.2.1 资 源 使 用 策 略

设计开发在线学习资源一方面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活动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课程不断深入, 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使用方法, 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完成, 取得所需学习效果。 具体资源使用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的使用指导、建立资源导航、提供资源应用支架。

三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提升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不仅要重视学校教育,也要重视就业后的再培训工作。人力资本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会阻止投资效率的降低。

3.2.2 资源分类与整合策略

资源分类与整合策略如下:首先,建立资源分类组织框架。 在线课程在开始之前需要为学生建立课程资源分类组织框架, 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 及时更新资源,方便学生或缺。 其次,适当整合各类资源。 这里指的是主要整合在线和线下资源, 实现二者优势互补,这也是在线课程资源的发展方向。

3.2.3 资 源优化策略

在线学习平台中的资源模块和课程模块相互独立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 课程模块又与讨论模块缺少连接等, 各模块之间沟通不畅, 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因此要优化在线学习平台各个模块功能, 增加各模块之间的沟通, 更好的将资源反馈到学生学习活动中,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小刚,马德俊.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07):11-16.

[2]赵西粉,李秋琳,梁春茉.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原因分析[J].智库时代,2019(03):165+172.

[3]任国灿,周贤波.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院校生活技能培养在线学习平台研究与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57):162-166.

[4]张玉霞.SPOC 启示下的混合式教学经验总结——基于本校在线学习平台网络课程《新媒体导论》项目建设的个人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7,9(03):96-99.

[5] 朱丽珺, 聂竹明.专业建设与在线学习整合平台的建设——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网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17):4058-4059+4062.

[6]翟雪松,束永红.在线学习社区中的知识隐藏行为及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专业承诺和变革型指导风格的视角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05):85-94.

[7]赵呈领,李敏,疏凤芳,黄琰.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式及其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网络学习资源视角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04):20-27.

[8]钱瑛.在线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化网络环境和学情定位视角[J].现代情报,2015,35(03):50-56.

[9]孔丽丽,马志强,易玉何,杨昊.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的评述 [J].开放学习研究,2017,22(05):46-53.

[10]杨娟,宋晓玲,乔兴媚.自主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行为与学习风格偏向性的关联分析研究 [J].中国远程教育,2017(10):47-54+79-80.

中图分类号: G43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0-0155-002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0.078

作者简介: 王海宾(1984—),男,山东五莲人,2004-2008 年在曲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习,2008 年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先后主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 2010》两本专业教材,主持《“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因素研究》等课题。

标签:;  ;  ;  ;  

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