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论文_曾维

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600

摘要:目的:分析肾内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因素与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肾内科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出现1例褥疮与1例感染,发生率为5.1%;对照组出现3例褥疮、2例跌倒与3例感染,发生率为20.5%。在数据对比上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需要针对护理风险展开,是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肾内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针对性护理

由于肾脏疾病的多发性与严重性,其危害程度大大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疾病作为诊疗肾脏疾病的临床科室,其治疗工作与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恢复。因而,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肾内科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肾内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因素与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肾内科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尿路感染、急性肾病、肾小球炎症等。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28-80岁,平均年龄(56.7±3.5)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56.4±3.4)岁。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疾病患者、孕产妇。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此外还包括对患者各项指标的严密监控,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求与一般护理内容等。

针对性护理首先对肾内科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护理人员角度来看,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是影响护理效果的首要因素,而环境因素也应该纳入风险因素范围内,如地面潮湿、栏杆问题导致的跌倒等。患者因素则是风险性最高的因素,如患者本身的情绪与态度问题,再如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不足,期望值过高,心理压力过大必然导致各类精神问题。

因此,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也从三个角度展开。护理质量方面,重点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教育与意识教育,让其具备主动服务意识,并详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与病情状态,尤其是针对某些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及时做好防跌倒等情况的措施。环境方面,由于患者长期室内卧床会有产生褥疮的可能性,所以,护理过程中要注重病房内的环境布置,保障通风,如果患者用药期间产生指标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患者方面,需对患者做好详细的心理疏导,重点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内容与治疗方案,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此作为展开护理的基础。

1.3 观察指标

以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情况来作为护理效果的评判依据。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判定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出现1例褥疮与1例感染,发生率为5.1%;对照组出现3例褥疮、2例跌倒与3例感染,发生率为20.5%。在数据对比上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数据对比(n,%)

3.讨论

从临床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肾内科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目前很多老年患者都具有肾功能疾病或尿路系统疾病等,甚至部分患者会伴有其它病变。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性显著,如未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必然导致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对于肾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关键。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说明观察组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风险因素分为三种类别,即医院感染、环境因素与患者方风险[1]。医院感染方面,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应该对患者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措施,这也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落实各项护理措施[2]。在本次研究中,除了基本的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之外,护理人员着重地针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减少患者出现跌倒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个人安全。环境方面,患者长期卧床产生的褥疮、室内通风不畅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等都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了改善室内环境,对所有病房进行了卫生处理,旨在为患者打造一个良好的恢复空间[3]。患者方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成为了主要的护理内容。患者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类不良情绪,此时对患者展开有效的心理干预与疏导,并与患者进行沟通,能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及对治疗过程的看法,有助于在了解患者疾病的基础上展开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此外,还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恢复方案。例如患者伴有高血压疾病,就需要控制体重,并辅以合理的药物治疗与运动恢复,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减少患者出现肾衰竭的可能性。诸如此类的目标护理要求也是减少护理风险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肾内科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需要针对护理风险展开,是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余海凌.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2014(11):1237-1239.

[2]郭慧洁,徐倩倩,王吉平.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J]. 护理研究,2016,30(15):1827-1831.

[3]段晓巧.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70-171.

[4]朱红霞.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7(10):168-169.

论文作者:曾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论文_曾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