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方法分析论文_郑海萍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 545100)

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个案管理模式应用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究个案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先后纳入分组,常规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期间3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017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30例患者进行个案管理模式,对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治疗依从性、出院半年内再入院率和肾功能测量展开分析。结果 出院后半年,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得分为(47.8±3.9)分,常规组患者治疗依从得分为(39.4±4.6)分,实验组治疗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出院六个月时肾功能指标测量分析中,实验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胱抑素C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出院半年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个案管理模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控制,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再次入院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个案管理模式;效果;护理

慢性肾脏病主要是指不同程度慢性甚至结构和功能出现的障碍,患者病程较长,预后不佳,需要多次反复住院进行观察。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之中,需要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以保障其治疗效果[1-2]。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个案管理模式应用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究个案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如下文详述:

1.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先后纳入分组。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7:13,平均年龄(41.34±9.92)岁。常规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67±9.73)岁。本次研究参与的患者均对研究方案有所了解,患者神志清楚,患者和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将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听力障碍患者、多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病患者排除在外。在本次的研究结果分析和对比上,常规组、实验组所得结果可展开对比与分析,(P>0.05)。

1.2方法

常规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需要按照慢性肾脏病的常规护理程序和健康教育进行指导。患者出院之后,医疗小组制定处后续措施,在医师的指导之下重放社区进行后续治疗,并且需定期随诊,跟踪了解患者的治疗完成状况。实验组30例患者进行个案管理模式,如下:

(1)选拔个案管理师。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研究目的、期限、内容、治疗意义,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愿意接受定期随访。在科室的护理小组成员中挑选个案管理师,护士需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和一年责任护士经验,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掌握肾脏病学和社会学知识,加强研究的培训,要求研究目标,掌握个案管理方法和要求,了解常见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

(2)准备相关的辅助设备和用具。建立起沟通平台,包括微信、QQ等网络交流平台,印制管理师的名片,并准备好移动电话,确保手机24小时开机,这样又便于为患者提供出院后随访和咨询服务。建立个案管理手册和随访日志,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信息、疾病以及长期随访信息,确保患者个案治疗完整性,完善患者健康教育资料。

(3)个案管理路径。从患者确诊至随访半年,在患者入院当天、确诊、治疗一周内、治疗一个月、治疗三个月以及治疗半年作为干预关键点,管理师需对患者进行访视和电话随访。在患者入院当天、确诊、治疗一周内展开病房访视,在出院后一个月进行一次电话或上门访视,在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每三周进行一次访视,之后每个月进行一次访视,进行半年的跟踪随访。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常规护理干预和个案管理模式效果进行统计处理,观察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肾功能指标以及再次入院率展开分析。

1.4统计学研究

本次研究数据整理后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经(x±s)进行表示,检验水准经P<0.05对结果的论述,并证实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依从性得分对比

出院后半年,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得分为(47.8±3.9)分,常规组患者治疗依从得分为(39.4±4.6)分,实验组治疗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

出院六个月时肾功能指标测量分析中,实验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胱抑素C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

表1: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2.3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再次入院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住院次数低于1次共19例,占63.33%;住院次数超过1次共11例,占36.67%;常规组患者住院次数低于1次共26例,占86.67%;住院次数超过1次共4例,占13.33%;实验组出院半年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

3.结语

个案管理在之中最早应用在保险公司之中,因为近些年的发展,已经被应用在护理专业之中[3]。个案管理模式应用在慢性肾脏疾病之中,可定期展开访视,通过多个平台进行咨询,患者和护理人员可以得到有效的沟通,并且医护人员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监督[4-5]。在本次研究之中,出院后半年,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得分为(47.8±3.9)分,常规组患者治疗依从得分为(39.4±4.6)分,实验组治疗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出院六个月时肾功能指标测量分析中,实验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胱抑素C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出院半年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证实,个案管理模式应用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护理中,有更为明显的护理优势。

概而言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个案管理模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控制,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再次入院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怡欣,黄燕林.基于优势模型的个案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6,16(12):803-806.

[2]许菊青.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8(16):1948-1949.

[3]陆怡,褚庆文,宋凤等.优势视角下的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5(07):993-997.

[4]徐媛媛.个案管理模式(以Omaha系统为基础)在ICU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2(24):50-51.

[5]郭月优,齐欧.从传统的家庭照顾向社区照顾的转变——个案管理模式下的“老养残”家庭服务个案[J].中国社会工作,2016(03):24-25.

论文作者:郑海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方法分析论文_郑海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