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切开挂线术论文_邓超

(南部县人民医院肛肠科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肛周脓肿患者经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行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100.00%,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0.34%)低于对照组(32.76%),P<0.05。结论:应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关键词】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048-02

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肛肠外科疾病之一,其发生原因可能为感染、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1]。研究表明[2],切开挂线、切开引流均属于现阶段临床用于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方法,但对二者切实疗效仍存一定争议。基于此,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肛周脓肿患者经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提高此病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6例肛周脓肿患者中男65例、女51例,年龄22~67岁、平均(46.32±2.13)岁,病程2~17d、平均(7.71±0.15)d。116例肛周脓肿患者经随机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n=58),两组上述相关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研究组肛周脓肿患者行切开挂线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指导患者取截石位并行常规麻醉,常规检查肛门掌握脓肿范围、大小等情况,脓肿波动明显地方行放射性切口(沿肛缘),将皮肤、皮下组织依次切开后对切口予以有效扩大(止血钳),将脓液彻底切除后食指探查脓肿,对脓腔有效分离并利用刮匙将坏腐组织(脓腔内)有效刮除,对脓腔彻底冲洗(双氧水+氯化钠),若探针下内口不明显则利用食指引导并将皮肤全层、内括约肌皮下缘、外括约肌皮下部切开(脓腔最薄处),利用橡皮筋将切口结扎(松紧适度),术后抗菌药物预防或治疗感染,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对照组肛周脓肿患者行切开引流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切口根据患者脓肿大小而定、形状为弧形或放射状,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后对脓腔行有效探查,分离并排进脓液,使用双氧水、碘伏、生理盐水依次冲洗脓腔,碘伏纱布填塞创口并常规引流包扎,术后方法同研究组。

1.2.2观察指标 ①手术情况:记录两组肛周脓肿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手术情况相关指标;②复发率:随访10个月记录两组肛周脓肿患者疾病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经(x-±s)表示,计数资料经n(%)表示,数据传入SPSS19软件并实施t/χ2检验,若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情况

两组肛周脓肿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手术治疗,术后疾病相应症状均好转或消失,治疗有效率100.00%。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x-±s)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2.2 复发情况

两组随访10个月可知,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0.34%(6/58),对照组疾病复发率32.76%(19/58),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肛周脓肿发病初期为肛腺感染,炎症沿导管蔓延至各间隙并于肛门附近最终形成瘘管(体表处穿破)[3]。研究表明[4],肛周脓肿发病后患者将表现出肛门红肿、疼痛、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治疗将具有较高的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发生风险,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注意。因此提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肛周脓肿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关键。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处理感染并将脓腔切开引流,从而避免脓肿复发及形成肛瘘[5]。切开引流术操作简单,使用后有效缓解肛周脓肿患者疼痛感,但术后疾病复发率、肛瘘形成率较高,不利于保障患者预后[6]。切开挂线术是近年来推广的肛周脓肿治疗方法,将肛周脓肿处皮肤切开后对脓腔中脓液有效引流,从而使患者症状得到迅速改善,此外缓慢紧缩挂线能够逐渐扩大内口,此举有利于顺利引流并避免炎症扩散,对基底部新生组织的生长也具有促进意义[2]。此外,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过程中切开内口后瘢痕将逐渐愈合,从而有利于消除原发感染病灶并降低肛瘘形成几率[4]。本文经分组研究后证实,研究组肛周脓肿患者经切开挂线术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少、随访疾病复发率较低,而对照组肛周脓肿患者经切开引流术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高于研究组,此结论与孙刚[6]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应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喜大.切开引流挂线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信息,2015,29(10):254.

[2]高桂云,雄婉玲.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38-139,142.

[3]于兴兵.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07):1254-1255.

[4]周海祥.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1):2285-2286.

[5] DEROIDE G,DEROIDE JP.Anal fistulae and abscesses: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spects,excepting Crohn’S disease[J].J Chit,2000,137(2):83-92.

[6]孙刚,顾汝军,刘冬良,等.切开引流挂线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S1):15-16.

论文作者:邓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方式(切开挂线术论文_邓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