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与相关探讨论文_张磊

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与相关探讨论文_张磊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武汉市 430000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概念性规划基本内容;其次分析了概念性规划的特点及优势,论述现阶段概念性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原则;最后对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概念性规划;城市规划设计;应用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原有传统规划后建设,造成大量的城市问题,传统法定规划的手法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预判,也由此诞生了概念性规划。概念性规划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并且在城市设计规划中通过创新的手法与内容修正法定规划内容,使其更具有科学合理性。

1概念性规划概述

概念性规划是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一种新型产物。它比传统的规划更具视觉性和创新性。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概念性规划是一个不受规范限制的设计,它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法定城市规划体系在空间表达上的不足。它可以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城市发展目标,以促进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是包括针对城市宏观背景提出的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指导意见,并从城市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空间等方面对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以及愿景有一个定性的预判,从而指导法定规划定量的落实。

2概念性规划应用的优势

2.1为城市整体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部分一、二线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城镇化,但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导致城市密度过大、城市界面过于均质等空间问题。如果我们在城市规划中预先编制概念性规划,我们就能为城市的空间做出有效的预判。同时,我们还可以管理和规划当前的城市现状,改善信息和数据系统,并在这一阶段有效地管理城市,通过正确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2.2为各项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目前,随着城市空间利用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广泛应用,概念性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各相关专业人员也加强了交流沟通,通过对城市经济、环境、交通、城市职能等方面,利用大数据、模型等方式,提出城市合理的发展支撑,比如通过交通车流量的分析,来判断道路宽度、城市界面的决策,对城市的定量提供建议。此外,概念性规划对城市职能、产业、历史文化、城市群发展等要素条件的分析,判断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定性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城市的合理规划,城市才能稳定和迅速发展。

2.3弥补城市法定城市规划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首先,在总体规划中,由于是在宏观层面提出发展方向、建设布局等内容,容易忽略中、微观层面的细节问题,如城市出行交通的合理选择、城市景观的渗透与利用等。其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由于控规是在平面图上制定建设指标,容易对城市空间、形态、视觉等立体的方面出差错。最后,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由于地块被开发由各个不同的开发商持有,容易造成城市景观、道路、建成效果的不统一。而概念规划也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优化,从而让法定规划在各个阶段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3.1前瞻性原则

概念性规划更注重城市的未来综合性的发展,以及城市的整体空间效果。概念规划的前瞻性体现在他的编制是置于法定规划前端,在各个阶段提出更宏观、更有战略性的指导意见。在编制总规、控规、修规之前编制概念规划,有利于法定规划在方向上、原则上、细节上、空间上的把控。在概念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城市的经济条件,还要考虑城市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的发展潜力,并综合考虑城市中的各种因素,构建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多变性原则

多变性体现在规划跟随城市发展方式而变化。例如城市形态随时间变得更前卫先进,概念规划也应该在空间上更新;城市结构职能随时间变化,规划也应跟随有所调整。由于城市将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家政策或周围环境交流互动,因此城市必须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采用动态视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的未来发展,考虑城市发展的可能性,进一步体现城市规划建设的灵活多变的原则。

3.3创新性原则

概念规划在手法上的创新,将定性与定量、平面与立体、宏观与微观等相结合,打破传统法定规划的约束与局限。它可以规划出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城市的近期发展重点和具体细部的空间布局。虽然它不是城市规划的法定内容,但根据城市发展的特点,对城市未来的建设成果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4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特点

4.1健全城市规划的决策和监督体制

通常情况下,我国很多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被当成一个业主和政府部门推进业绩的有效手段,造成一定的城市弊端。而概念规划的出现,能让政府部门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和监督体制、让城市居民更好的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在此之外,建立一个公众评审和听证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政府部门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案,能够及时的告知给城市居民,由全体市民参与提出建议。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表示,建立这种新型的决策和监督体制,可以有效突破传统管理、评价和监督机制中的不足,真正将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作为一个独立于政府管辖之外的一项工程来进行操作,保证让更多的群体参与到当中来。

4.2建立协调的城市规划系统

目前概念性规划在国外的城市规划设计中会被经常应用到,其并不是某一个层次的规划,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中都可以进行概念规划。而城市本身就是人们社会生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标杆。因此城市不是独立在社会大环境之外的。那么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就要注重和周边的环境构建相协调。通常一个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情况,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情况,那么这也就表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就有着更具协调性的要求。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结合周边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实现最大限度的匹配,所以在概念性规划过程中,需要以构建协调并完善城市体系为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4.3概念性规划应用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城市空间、建筑形态、交通出行、景观布置、城市功能等方面,例如在适当的地方布置公园、选择合理的交通流线、解决城市钟摆问题、美化沿街立面、如何让人住的更舒适安心等问题。概念性规划的应用使城市的特点得到了反映。在重视城市空间设计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城乡关系,有效地进行了城市规划设计。

4.4凸显城市的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内涵,而它也是城市持久发展的根本动力。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历史人文风貌逐渐被现代化高楼所覆盖。有些城市中具有很大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也逐渐的被埋没,既让城市失去了独特的文化风格,又使得城市底蕴逐渐遗失。在此基础上,概念性规划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保护了城市的独特文化。例如,一些古老的建筑或景点有效地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风貌以及特色历史,科学合理地改进和调整了城市规划,并最终通过规划,打造一个既不能失去独特文化,又能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的现代城市,促进城市持续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工作也必然会更加重要,在这一阶段,城市规划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对概念性规划的重视,使城市经济通过应用概念性规划不断发展。充分利用概念性规划的特点及优势,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工作方法,最终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山.现阶段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

[2]金磊.概念性规划设计探讨——以湖州织里同济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为例[J].安徽建筑.2006(02)

[3]陈文秀.试析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5)

[4]李智.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

[5]周力锋.试析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34)

论文作者:张磊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概念性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与相关探讨论文_张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