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性看隐喻理论的解释力:概念认知还是语用认知论文

从系统性看隐喻理论的解释力:概念认知还是语用认知?

范振强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 概念隐喻理论(CMT)掀起了隐喻研究的认知革命,系统性是CMT在判别语料时的关键依据。研究发现,以系统性为标准,可以发现CMT的解释力存在局限性,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即CMT无法解释概念系统以外的隐喻。研究同时表明,作为认知语用学基础的关联理论(RT)能够解释更广泛的隐喻类型:首先,它能同时解释概念系统内和系统外的隐喻;其次,就系统内隐喻而言,RT不仅能够解释隐喻的系统性及其形成过程,并且在解释的细致性方面更具优势;不仅如此,它还能够揭示隐喻交际的内部认知过程以及外部使用动因。因此RT是一种更全面和更细致的隐喻解释模式。

关键词: 隐喻;系统性;解释力;概念隐喻理论;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

一、问题的提出

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MT)引发了隐喻研究的一场认知革命。CMT为语言现象及其联系的系统性和理据性提供了新颖且颇具启发的视角和分析工具。[注]Lakoff & Johnson在文中强调他们的概念隐喻理论的关键因素是“我们系统地用一个概念域的推理模式来对其他概念域进行推理”,这种系统性的跨域推理已经得到实证研究支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概念隐喻,并把这些系统性的对应称为隐喻映射” 。 [1]246CMT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我们思考和行动所依靠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人们日常会话中差不多每三句话就出现一个隐喻。[2]

首先,隐喻的普遍性论断受到了质疑。语料库语言学通过 “隐喻识别程序”(MIP)对语料库检索发现,只有13.5 %的词汇单位与隐喻有关。[3]

其次,CMT认为隐喻的理解需依赖思维中的跨域映射,理解过程是自动的和无意识的。心理语言学家根据实验得出了不同结论:(1)CMT多关心常规隐喻,这些隐喻并不包含真正的施喻意图,人们在理解时,只需在词汇层面上进行解歧即可;[4](2)只有常规隐喻才是无意识的,新奇隐喻需要意识的参与。[5]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新奇隐喻,即使是常规隐喻(或死喻)也可能因为承载明显的施喻意图而“向死而生”[6]

我们不禁要问:(1)如果人们使用的话语只有13.5 %是隐喻,那么CMT能实现其解释无处不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宏伟目标吗?(2)如果不能实现,那么CMT以外的何种理论能够承担此项重任呢?

“对隐喻普遍性、无意识性、系统性的发现,应该说是莱考夫等人对隐喻研究的重要贡献了。”[7]88“系统性是概念隐喻理论的标志性发现。”[8]鉴于此,本文拟以系统性为标准,首先分析CMT的局限性,然后在对比隐喻的语用和认知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尝试探求隐喻理论的较优和较全解释模式。

对于突发事件的出现,教师要迅速做出反应,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把事态扼制住,避免对课堂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例如:在足球教学比赛中,因为犯规而引起的学生间的争执。教师要及时阻止事态发展,引导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网上校务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其架构基于开放式流程平台建设(如图2所示),开放式流程平台在面向业务部门的管理系统和终端用户界面之间增加了一层面向事项办理业务的流程服务层,使学校各业务流程模型与各系统管理的数据模型实现融合对接,从而既能基于平台开发建设服务流程,又能较为方便地整合各系统已涵盖的服务,实现各业务长期的持续改进与持续定制[5]。

二、以系统性为依据的CMT隐喻分类和解释模式

(一)隐喻的系统性

CMT提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1]5,Lakoff & Johnson一再强调CMT的关键因素是“我们系统地用一个概念域的推理模式来对其他概念域进行推理”[1]246,[9]54,这种系统性的跨域推理已经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概念隐喻,并且把这些系统性的对应称为隐喻映射”[1]246。“隐喻涉及所在领域整个系统内部的关系转移,因此隐喻概念具有系统性的特点。”[10]79“隐喻是始源域和目标域概念元素之间的系统性映射。”[11]“我们用来谈论概念的方方面面是系统的、有序的。”[12]隐喻的系统性指的是人们在理解靶域时借助了多个源域或同一源域内部的多个特征,这些源域或特征向靶域呈现了有规律的、有序的、非零散的系统映射,且相互之间具有连贯性。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可以从概念层和语言层两个层次展开分析。“所谓语言层上的系统性,是说由于经验具有完形感知结构,由一则概念隐喻派生出的多个隐喻表达式或语言隐喻是成系统的。”[13]喻体和受隐喻概念影响和制约的言语表达中的有关词语组合成一个有机联系类似于语义场的系统。[14]52“概念层上的系统性可分为概念隐喻内部的系统性及概念间的系统性两种情况。”[13]概念隐喻内部的系统性主要体现为源域内部的多个特征向靶域的系统映射;概念间的系统性体现在“用多个具体事物对一个抽象事物进行认识”和“用一个具体事物对多个抽象事物进行认识”[14]48-51。隐喻的系统性在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个隐喻类型均有体现,示例如下:

(1)Is that the foundation for your theory? The theory needs more support.The argument is shaky.We need some more facts or the argument will fall apart.We need to construct a strong argument for that.I haven't figured out yet what the form of the argument will be.[1]46(结构隐喻)

I'm feeling up.That boosted my spirits.My spirit rose.You're in high spirits.Thinking about her always gives me a lift.[1]15(方位隐喻)

Sperber & Wilson认为,“情感、感觉和心智状态等非命题效果可以用弱隐义来解释”,并且强调“如果你用关联理论这个显微镜来观察这些情感效果,你会获得更丰富的认知效果”。[25]222“意象‘应该是除了感知和认知以外的第三种意向内容’。”[35]Carston认为,全面的隐喻加工理论应该包括两种,一种是命题加工,另一种是字面意象加工。即是说,隐喻的字面义激活了一个或多个意象,于是认知主体把甲事物“视为”乙事物,意象带来最终的结果就是认知主体强化了其对甲事物的认知。RT的这种解释得到了实证支持,实验表明,意象隐喻激活的心理意象尤其生动、细腻和复杂,更需要有意识和刻意地加工。[36]

例(1)中的表达呈现系统性映射,反映了人们用“建筑”来理解“理论”(“THEORIES ARE BUILDINGS”),用“上”来理解“高兴”(“HAPPY IS UP”),用“机器”来理解“心智”(“THE MIND IS A MACHINE”)的认知方式。当人们在理解语言隐喻时,就会激活头脑中存储的概念隐喻。概念隐喻不仅能够解释常规隐喻,也能够解释新奇隐喻。限于篇幅,下文以结构隐喻为例论述。

(二)CMT能解释的语言隐喻

1.常规隐喻

CMT大多以常规隐喻为语例,“正是因为概念隐喻的组织方式呈系统性,我们才能够运用一个认知域的表达来谈论另一个认知域相对应的概念。”[1]52仍以例(1)为例,人们已经习惯用“BUILDINGS”的“foundation”(基础)和“outer shell”(外壳)这两个成分来认知和谈论“THEORIES”,而涉及这两个成分的隐喻表达也已经常规化,隐喻义沉淀是为了字面义。

2.新奇隐喻

CMT对新奇隐喻的阐释分两种情况。

(ⅰ)概念系统中已有成分的拓展

虽然“foundation”和“outer shell”是沉淀成分,但这些成分可以加以拓展,从而生成新奇隐喻。例如:

(2)These facts are the bricks and mortar of my theory.[1]53

(ⅱ)常规概念系统以外成分的利用

(3)尽管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对提升和巩固教学效果产生明显的助推作用,达到“教赛融合”的目标,但竞赛平台的安装操作、运行管理与实际的环保工程要求差异性较大,应把竞赛平台视为一个学习平台,而不是过分强调平台的实际运行效果。另外,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类型只有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平台竞赛,而没有“固体废物处理”的平台竞赛,建议在未来的竞赛类型上应进行多元化设置,能够涵盖环保工程的水、气、固三项治理内容,这也为培育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巩俐的女皇范儿不仅仅体现在拒绝颁奖上,还体现在她的专业上。作为第55届金马奖的评委主席,巩俐在颁奖前就曾回应说:“我在这里,公平就在这里。”这种话若是出自别人之口,或许会觉得有些张狂,但从巩俐嘴里说出来,只觉霸气。巩俐的霸气,绝不是故弄玄虚,更不是为了博大众眼球,而是她有霸气的资本和底气。

这里的“bricks and mortar”虽然指的是“BUILDINGS”的“outer shell”,但常规的“THEORIES ARE BUILDINGS”概念隐喻系统中并不包含外壳的具体材质。因此,“bricks and mortar”是常规概念成分“outer shell”的具体化和创造性使用,也是新奇隐喻的生成机制之一。

概念隐喻系统中源域未投射的成分也可以用来创造新奇隐喻。[1]52例如源域“BUILDINGS”中未投射的成分包括“the roof”“internal rooms”“staircases”和“hallways”等。

还有一种新奇隐喻,完全不在常规概念隐喻系统内,而是选取一个全新的源域,从而达到“对事物的全新认知”[1]53。换言之,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隐喻背后都有一个概念隐喻,即有些隐喻是一次性呈单个出现的,并不和其他隐喻呈系统关联从而印证和体现某一概念隐喻的存在。例如,无法找到一个概念隐喻能解释新奇隐喻“split hair”[17] 171。再如: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念发展水平较低不仅体现在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上,还体现在管理会计的管理方面。对任何一个职务,除了其自身的职能外,还要注重对其的管理。一般来讲,许多企业中都应该有完善的整体管理体系,然而由于缺乏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导致许多企业中确实对管理会计的管理条例和管理机构,无法实现对管理会计的规范管理。

(4)He prefers massive Gothic theories covered with Gargoyles.

(5)Complex theories usually have problems with the plumbing.

2.超越常规系统的新奇隐喻

(三)CMT不能解释的语言隐喻

a.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语境含意;

1.无系统性的常规隐喻

Lakoff 和Johnson已经认识到了非系统性常规隐喻的存在:

除了这些系统隐喻以外,也有个别的隐喻表达单个出现,……该类隐喻不符合我们的研究旨趣。……像“山脚”这类隐喻是个别的、非系统的和孤立的。它们与其他隐喻无系统关联,在我们的概念系统里作用不大,因此不属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54-55[16]

可见,单个的不呈系统性的隐喻从最初就被驱逐出了CMT的研究领地。我们不禁要问:到底需要多少个隐喻表达互联才算构成系统性从而进入概念隐喻的涵盖范围?CMT似乎没有明确的解答。比如汉语中有“山头”“山脚”“山腰”“山脊”“山口”“山嘴”,这能否构成“A MOUNTAIN IS A PERSON”呢?

例中选用了建筑物的 “room”“corridor”“Gargoyle”“plumbing”等词汇“置于彰显意义中”[15],形成新奇隐喻。

(3)His theories have thousands of little rooms and long,winding corridors.

(6)她(唐小姐)的眼睛并不顶大,可是温柔灵活,反衬得许多女人的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钱钟书《围城》

正是因为“政治家的大话”和“女人的眼睛”在一般人的经验中很少共现,所以作者钱钟书先生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创新出来的相似性使得读者对认知对象有了生动形象的认识。可见,存在一类隐喻不依靠经验共现,因此不属于人们的常规概念系统的范围内。

3.意象隐喻

语言不是独立的,是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因而语言表达方式存在差异。汉语是话题突出型语言,需说明的对象总是放在句子开头处,采用隐性连贯,句子间没有过多的连接词,短句之间靠整个话题维系;而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常采用主语-谓语的句式,采用显性连接,可用多种的连接手段表达时序和逻辑关系,复合长句是英语的一个主要特色。因此,汉英翻译时须做好语序的调整和句型结构的转换。

还有一种新奇隐喻也对CMT构成了挑战,即意象隐喻。Lakoff给出的例子是“My wife …whose waist is an hourglass…whose waist is the waist of an otter caught in the teeth of a tiger”。[18]该例含两个意象隐喻,“妻子的腰身”被比作“沙漏”和“水獭”。

3.2 IFN-γ与获得性免疫 HBV的清除,主要通过特异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CD4+辅助细胞联合发挥作用,非溶细胞病变抗病毒是CTL工作的主要机制。非溶细胞性机制是通过细胞接触和释放细胞因子,主要为IFN-γ。IFN-γ可以抑制HBV病毒核衣壳的形成,影响病毒HBV RNA的稳定性并且还能降解它,主要通过控制肝细胞内P45、P39、P26这3个HBV DNA 结合蛋白的含量和活性,进而影响 HBV DNA 的转录和翻译。

CMT认为,意象隐喻具有转瞬即逝性和一次性,即构不成系统,因此对我们认知自身和外部世界并不重要。[18]所以,意象隐喻成为CMT的短板,[19]“意象隐喻的存在对CMT构成了严重的挑战”。[20]

综上所述,以系统性为标准,可析出6种隐喻类型,如表1所示。

表 1基于系统性的 CMT隐喻分类

三、认知语用学对系统内外隐喻的解释

隐喻涉及言者的施喻意图,需要从重视意向性的语用学理论中寻求解释。“CMT需要求助语用理论才能解释隐喻的心理加工过程。”以Grice和Searle为代表的经典语用理论认为隐喻的加工离不开字面义,而心理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绕开字面义直接获得隐喻义。[22-24]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相一致的隐喻认知语用研究当属关联理论(RT)。

(一)关联理论

RT认为话语的理解包括隐喻理解,都基于关联期待。关联原则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原则。[25]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大小同认知效果成正比,同认知努力程度成反比。而认知努力取决于语言的复杂性或语境的可及性等因素。正面认知效果是话语(包括隐喻)所承载的新信息与听者头脑中的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包括:

有两类隐喻超出了CMT的解释范围。

b.新信息增强旧信息;

c.新信息抵消旧信息。

根据RT,言者发出了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话语,听者就可以假设该话语值得付出努力去加工,并且认为这是言者能力和意愿范围内具有最大关联性的话语。据此,听者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的语境效果即是言者意欲传递的交际意义。

就隐喻范围而言,RT重视隐喻新奇度/规约度,因而无论对概念层面的隐喻还是对语言层面的隐喻,RT都显示出了相对广泛的解释力。

首先,就概念层面的隐喻而言,根据表1,CMT只能解释1、2、3型,而不能解释4、5、6型隐喻。相比之下,RT对隐喻的解释在不牺牲细致性的前提下,具备高度的理论概括性和解释力,其解释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概念隐喻类型,如表2所示。

表 2 RT能解释的隐喻类型

其次,就语言层面的隐喻而言,“CMT并没有充分重视经典的‘A is B’表达式”[26]。大多数支持CMT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也都没有涵盖“A is B”型隐喻。[27]对“A is B”型隐喻的解释是CMT的短板,但却正是RT的长处。[27]

总之,RT隐喻观既能解释系统内部的隐喻,又能解释系统外部的隐喻。

(二) RT对系统内、外常规隐喻的解释

表1中1型和4型两种隐喻都是死喻,即其隐喻义已经固化成为字面义。这些意义最初可能诞生于隐喻机制,但如今人们在理解这些意义时并不需要激活概念隐喻,即“语言使用者已经意识不到其为隐喻,而且不存在如何正确使用和理解的问题”[28]。例如,有人说“My dad is a mountain”,这有别于“mountain”的现有词义,便是活喻;而在“I have a mountain of work to do.”中听者不需要推理就知道“mountain”喻指“a large amount”,这一用法已经规约化或者说从临时性的创造性用法已经固着下来了,这便是死喻了。[7]49也就是说,隐喻义已经成为第二个义项,成为心理语言学词库的一部分,可以直接激活,这是一个歧义消解的过程。根据RT,可以把多义词的解歧过程解释为:在一定的语境制约下,多义词的哪个意思符合最佳关联原则,听者就会选择哪个意思,而无需激活字面义和概念隐喻。例如,英语中的“see”有如下两层意思:

(7)I see1a tree.(视觉域)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研发投入和2017年的营销投入对2017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均是不显著的。这就表明当年的投入并未能成功转化为当年的利润,也表明了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营销投入,都具有滞后性。

(8)I see2what you mean.(认识域)

(一)培养智慧少年儿童。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阅读,尤其是对有意义的好书中的知识营养的汲取。例如朱自清、鲁迅、冰心等经典美文。而以“悦”为引领的阅读最受青少年儿童欢迎,也因此最能引领和普及少年儿童阅读的方式。“少年智则国智”,所以,城市图书馆推广“悦读”,对阅读普及,尤其对阅读在少年儿童中的普及具有首要意义。

例(8)的听者无需激活SEEING IS UNDERSTANDING便可直接理解言者的交际意义。[29]

RT的观点得到了心理语言学的实证支持,他们[30]认为认知语用学只是提出了多义词之间联系的隐喻理据,但并不能真正反映普通交际者的即时心理过程。“在一定的语境下,听者首先激活的是突显的意义,而这种突显的意义可能就是隐喻义,而不一定只是基本义。”[31]

(三)RT对系统内、外新奇隐喻的解释

RT对新奇隐喻的解释分别对应RT的三种认知效果。

1.认知效果一:生成新隐义

RT[25]237认为隐喻理解并无特殊性,所需的认知能力和推理过程与理解其他语言现象并无二致,都遵循关联原则。隐喻,特别是新奇隐喻在加工时,需要听者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以获得更好的认知效果。隐喻相比字面义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能传达额外信息,即强、弱隐义。例如,Flaubert在评论诗人Leconte de Lisle的诗作时写道:

(9)His ink is pale.

该评论话语似乎并没有确定的强隐义,而是传递了一连串的弱隐义,如:

本文正式基于上述背景,首先分析了南方电网范围内雷击共塔线路引起双极闭锁的物理过程,在此基础上,以±800 kV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为例,研究了共塔线路的反击和绕击耐雷性能,并与独立架设直流线路进行对比,最后讨论了几种降低共塔线路双极闭锁风险的措施,为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共塔线路建设提供参考。

a.Leconte de Lisle's writing lacks passion.

总之,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员工素质提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大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建设力度,转变工作作风和思想状态,能够使企业时刻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对国有企业顺利完成转型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式(3)中ω0表示截距,ω1表示虚拟变量系数,ω2表示稳健性对“好消息”的反应速度,γ3表示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系数,ω4表示稳健性对“坏消息”的反应速度,ω7表示ω4与ω2的差值,DRt表示虚拟变量,Rt表示公司在t会计年度的股票回报率,ε表示随机扰动项。

b.Leconte de Lisle does not throw himself fully into his work.

c.Leconte de Lisle's work is relatively feeble.

d.Leconte de Lisle's work will not last.

这种弱隐义数量的开放性正是诗歌隐喻的关键所在。[32]

RT把能激活潜在隐义的数量作为衡量隐喻新奇度的标准。“成功的新奇隐喻能带给人惊喜,让人获得审美情趣,它高度浓缩,用一条松散的语言传达了多个可接受的弱隐义。”[33]总而言之, RT认为隐喻是用来表达一个或多个强弱隐义的过程。正是因为这种想要表达的含义比较复杂,难以言表,人们才使用隐喻作为有力的表意工具,这就解释了我们感觉优美的隐喻往往对言者“言有余”,而对听者则“意无穷”[34]10

2.认知效果二:新信息增强旧信息

(2)“...but I want you to remember this.Our campaign was never about one person or even one election...”(Hillary Clinton,2016)

隐喻对现有语境假设的增强有两种机制:意象和感受质。

1)意象隐喻

We're still trying to grind out the solution to this question.My mind just isn't operating today.Boy,the wheels are turning now! I'm a little rusty today.[1]27(本体隐喻)

2)隐喻的感受意

有时候,隐喻似乎并没有增加任何信息,隐喻获得最佳关联的方式是“为了让听者以一种事物来体验另一种事物的感受质”[34]8。感受质,指的是“感受、体验到的经验本身的性质或质的特征,也指对经验的质的特征或内容的感受”[37]35。感受质在语言中就表现为一种感受意,是一种非概念化的体验。[38]感受质是主体直接感受事物时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如看到老虎感到害怕和恐惧),感受意则是语言所表征的事物给主体带来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如“谈虎色变”“说梅止渴”)。[34]

RT的最新研究特别强调交际意超越概念命题义,提出在交际行为中,“显示”(showing)和“表达”(telling)位于两端,中间是一个连续统。[39]隐喻就处于这样一个连续统上,它是一种借助人们有具身体验的事物来“显示”并同时“表达”感受意的“明示-推理”行为。[注] 有的隐喻(如明喻)以传递感受意为主,话语含意为辅,有的(如规约化隐喻)则相反。 RT对“感受意”的新解释就是前者兼容后者并为后者提供语言学归宿。

李白诗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是一种隐喻兼夸张的用法,作者故意夸大自己的感觉,从而显示一种感受意,让读者亲身感受到汪伦送我情之强烈程度。同样,言者通过说“She is a block of ice”让听者感受到了谈论对象的冷的程度。再如通感隐喻[注] 根据广为接受的认知隐喻定义(借助一个事物理解另一个事物的认知过程),可以认为“修辞学上的所有比喻性辞格都是隐喻性的。重要的不是在于一句话使用了一个什么修辞格,而在于修辞格反映了语言使用中的隐喻认知本质”,见文献[14]34。例如,文献[40]用一条明喻(This surgeon is butcher.) 检验了CMT、RT、概念整合、范畴化等6种不同的隐喻理论。本文按照多数认知语言学的范式,把明喻视为隐喻的子范畴。 :

(10)怎么你带孩的就跟才从垃圾堆里提出来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胖又光鲜 !

——艾明之《妻子》

例(10)是感知经验,但体验到的感受质具有私密性,“虽然‘感受质’常被认为是无法言表的,但只要谈到‘感受质’,谈话者之间就一定存在着理解‘感受质’的可能性。因而在这里,‘可交流’就成为‘可理解’的直接表现形式”[41]。创新隐喻的使用就是交流感受质的一种高效方式。例(10)中,言者意在“表达”概念义 “人家的孩子白胖、光鲜”,但同时用“剥壳的鸡蛋心子”作比喻,通过比喻“显示”让听者知道概念义的同时感受到“白胖光鲜”的视觉感受质,即看起来是什么感觉。这也符合感受质的定义,即“经验像什么”[42]

3.认知效果三:新信息抵消旧信息

(11)Tom said to Peter:Lawyers support people in need.

They care about their client's troubles.

They are not concerned with money .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add,Peter?

Peter replied:Lawyers are also sharks.[43]

在当前语境下,Peter的应答否认了Tom之前关于律师的正面评价。在解释隐喻时,不仅需要知道Peter的隐喻表达了什么意义,还要关注隐喻的语用功能,即对Tom的话语进行否定。

四、CMT与RT隐喻解释模式对比

综上可见,RT比CMT的解释范围更广,它既能够解释系统性隐喻,又能解释系统以外的隐喻。即便是对系统内隐喻进行解释时,它也比CMT略胜一筹。

(一)隐喻解释的细致性

CMT认为系统内新奇隐喻的理解也依赖概念隐喻,该观点也得到了心理语言学的支持,即在概念隐喻的启动效应下,受试者在理解隐喻话语时更加容易[44]。然而,这些解释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这些研究只是指出了有概念隐喻激活的语境有助于对隐喻话语的理解,但“对特定的隐喻映射到在人们对隐喻的在线理解中是如何具体发挥作用的,这些研究语焉不详”。[45]也就是说,概念隐喻是非常抽象的,不能细致解释语言层面隐喻的微妙差异。如在 “His stupid comment just added fuel to the fire”和“The argument flared up between them”中,虽然“add fuel to the fire”和“flare up”都基于概念隐喻ARGUMENT IS FIRE。但此概念隐喻对揭示两条语言隐喻的意义差异(分别是“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the argument”和“the intensity of the argument increases suddenly”)无能为力。再比如:

(12)Peter:Is Robert a good accountant?

Mary:Robert is a computer.

(13)Peter:How good a friend is Robert?

Mary:Robert is a computer.

两例句中的隐喻义是如何选择和确定的,CMT未作解释。CMT的这种粗疏使其解释力大打折扣。而RT充分重视语境因素和在线加工过程,因此能够揭示听者如何根据关联原则,动态检索认知语境信息,最终找到满足关联期待的合理解读。

第二,隐喻的同一个靶域可以由多个源域映射过来,到底哪个概念隐喻是言者希望听者激活的?侧重静态表征的CMT无力解释动态选择机制。同理,CMT强调概念隐喻的映射是部分映射,即在源域和靶域都固定的情况下,言者期望听者激活他意欲传递的映射,并排除他不希望传递的映射。但是听者是根据什么激活跟言者的意图相吻合的映射呢?CMT没有给出答案。RT重视交际者个体的认知状态,充分考虑交际主体的读心能力和过程,因此,关联原则能够引导听者准确选择符合关联预期的源域或映射。

(二)隐喻交际的内部认知过程

对于听者识别言者隐喻意图的过程,包括隐喻推理的诱因、方向、具体认知过程和终点,RT都给出了较为具体的阐释:首先,隐喻话语的解读始于关联期待的产生和对最佳关联的追寻;其次,听者沿着最节省认知付出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推理;再次,隐喻义的推理是以隐喻话语的编码义为基础,对显义、认知语境和隐义进行检索、匹配和推理的过程;最后,关联期待一旦满足,推理立即终止。这种解释比CMT更具体,也更具可操作性。

(三)隐喻交际的外部使用动因

CMT只强调隐喻理解需要在命题层面激活一个静态和抽象的概念隐喻,而RT更加重视隐喻使用的真正原因,综合展示了隐喻使用的动因——三种认知效果。

首先,在命题层面,强弱隐义概念的引入,打破了常规和新奇隐喻简单二分法,可解释隐喻度,即常规隐喻以传递强隐义为主,新奇隐喻以传递弱隐义为主,两者之间是一个过渡体,包含不同隐喻度的隐喻,它们是不同强弱隐义的组合,强隐义越多的隐喻就越常规,相反,弱隐义越多的隐喻就越新奇。这种解释模式也能说明隐喻义的模糊性和开放性。

其次,在超越命题的层面,RT独辟蹊径,重视隐喻的意象和感受意。因此,它不仅可以解释隐喻的不可言传性,而且还能阐明隐喻具有关联性的其他两种认知效果:承载着意象意和感受意的隐喻新信息能够增强或抵消旧信息。

(四)RT对隐喻系统性的解释

“CMT认为语言隐喻取决于预先存在的跨域映射,而RT则表明跨域概念映射是语言隐喻反复运用的积累。总之,CMT认为隐喻源自思维,而RT认为隐喻源自交际”[9]53。实际上,CMT只是从共时角度自拟或搜集语言隐喻的例子,进而概括出概念隐喻,并未从种系发生学和历时角度剖析概念系统的形成过程。它一刀切地把隐喻分为系统性隐喻和非系统性的单个隐喻,因此把很多例子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RT不仅能解释单个隐喻的推理过程,也能解释隐喻系统的形成过程。例如:

(14)Bill's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假设交际主体的认知语境中并不包含概念隐喻“MARRIAGES ARE JOURNEYS”。这时,第一次听到该隐喻的听者需要根据语境推断Bill的婚姻状况。根据最佳关联原则,此时他最有可能激活的百科知识是“If someone is on the rocks in a journey,he/she is experiencing difficulties.”然后推导出“Bill的婚姻正经历困难”。隐喻能够创造相似性已成为隐喻研究者的共识,所谓相似性是听话者在使用者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并置后想象出来的。[10]58可见,不是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是使用隐喻的认知和交际主体根据关联原则结合语境创造了相似性。这种新出现的隐喻可能稍纵即逝,淡出人们的视野。也可能沉淀下来,成为人们常规知识的一部分。如果在同一语言社区,用“in the doldrums”“stormy”“tempestuous”和“becalmed”等来形容婚姻也成为一种常规,这些词就呈现出系统性,人们就会用它们的上位范畴形成MARRIAGES ARE JOURNEYS这样一个概念隐喻。隐喻系统性形成的过程也是隐喻常规化的过程。

可见,RT实际上认为系统性隐喻和非系统性隐喻是一个连续统,连续统的一端是只有单个映射的隐喻,另一端是系统性较强的蕴含丰富映射的隐喻,处于中间的系统可能只包含两三个映射,也可能包含更多映射。

五、结论

系统性是CMT在圈定隐喻领地时的重要标准,也正是该标准的运用,使得数量不菲的隐喻被拒之门外,这阻碍了它实现全面解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宏伟目标。通过将CMT和RT对比分析,可以发现,RT能够解释更广泛的隐喻类型:首先,它能同时解释概念系统内和系统外的隐喻;其次,就系统内隐喻而言,RT不仅能够解释隐喻的系统性及其形成过程,并且在解释的细致性方面也具有优势;此外,它还能够揭示隐喻交际的内部认知过程以及外部使用动因。因此尽管RT的隐喻研究可能存在某些挑战,[46]但就隐喻系统性这一重要标准而言,RT是一种更全面和更细致的隐喻解释模式。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003.

[2]RICHARDS I.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36:98.

[3]STEEN G,DORST A,HERRMANN B,et al.A Method for Linguistic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M].Amsterdam:Benjamins,2010.

[4]MCGLONE M.What is the Explanatory Value of a Conceptual Metaphor? [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2007(2):109-126.

[5]GENTNER D,BOWDLE B F.Convention,Form,and Figurative Language Processing [J].Metaphor and Symbol,2001 (3 & 4):223-247.

[6]莫嘉琳.向死而生的隐喻:隐喻性终结后的叙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7]赵彦春.隐喻形态研究[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8]GRADY J E.Theories are buildings revisited [M]∥In Hanks and Giora (eds.)Metaphor and Figurative Language,Vol.I.London:Routledge,2002:233.

[9]WILSON D.Parallel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phor in Relevance Theor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J].Intercultural Pragmatics,2011 (2):177-196.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KöVECSES Z.Where Metaphors Come From:Reconsidering Context in Metaphor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6.

[1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6.

[13]孙毅.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1.

[14]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5]张征,杨成虎.概念隐喻恒定性原理中的“彰”与“障”问题[J].外语学刊,2013 (4):44-48.

[16]范振强.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以“A is B”型隐喻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78-89.

[17] KöVECSES Z.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Some criticisms and Alternative Proposals [J].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08(6):171.

[18] Lakoff G.Image Metaphors [J].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1987 (3):219-221.

[19] Gleason D W.The Visual Experience of Image Metaphor:Cognitive Insights into Imagist Figures[J].Poetics Today,2009 (3):423-470.

[20] CRISP P.Imagism's Metaphors:A Test Case [J].Language and Literature,1996 (2):79.

[21] MAALEJ Z.Metaphor Making and Processing[J].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2001 (3):108.

[22]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 [M]∥In P.Cole and J.Morgan (ed.) 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23]SEARLE J R. ‘Metaphor’ [M]∥In A.Ortony (ed.),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24] GIBBS R W.The Poetics of Mind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25] 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

[26]GIBBS R W.Why do Some People Dislik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J].Journal of Cognitive Semiotics,2009 (5):18.

[27]DUNN J.Three Types of Metaphoric Utterances that can Synthesize Theories of Metaphor [J].Metaphor and Symbol ,2015 (1):1-23.

[28] Loewenberg I.Truth and Consequences of Metaphors[J].Philosophy and Rhetoric,1973 (6):30-46.

[29]Tendahl M,Gibbs R W.Complementary Perspectives on Metaphor: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8 (40):1853.

[30]EVANS V.The Structure of Time:Language,Meaning and Temporal Cognition [M].Amsterdam:John Benjams,2003.

[31]GIORA R.On Our Mind:Salience,Context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2]CLARK B.Relevance Theory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271.

[33]SPERBER D,WILSON D.Loose Talk [M]∥In Hanks and Giora (eds.) Metaphor and Figurative Language,Vol.I.London:Routledge,2012:335.

[34]范振强.关联理论视域下隐喻的感受意——兼论心智哲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 (5):8-13.

[35]CARSTON R.Metaphor:Ad Hoc Concepts,Literal Meaning and Mental Images [J].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ew Series,2010 (1):314.

[36] REFAIE E.Reconsidering “Image Metaphor” in the Light of Perceptual Simulation Theory [J].Metaphor and Symbol,2015(1):63.

[37]高新民.感受性质——新二元论的一个堡垒[J].甘肃社会科学,2009 (5):34-39.

[38]徐盛桓,陈香兰.感受质与感受意[J].现代外语,2010 (4):331-338 .

[39]SPERBER D,WILSON D.Beyond Speaker's Meaning [J].Croat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2015 (44):117-149.

[40]KöVECSES K.Recent Developments in Metaphor Theory:Are the New Views Rival Ones? [J].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11:11-25.

[41]王姝彦.“可表达”与“可交流”——解读“感受质”问题的一种可能路径[J].哲学研究,2010 (10):98.

[42]高新民,沈学君.现代西方心灵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89.

[43]GIBBS R,Tendahl M,Okonski L.Inferring Pragmatic Messages from Metaphor [J].Lodz Papers in Pragmatics,2011 (1):5.

[44]GIBBS R W.What Do Idioms Really Mean? [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1):485-506.

[45]TENDAHL M.A Hybrid Theory of Metaphor:Relevance Theor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M].Bas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9:164.

[46]范振强.关联理论视域下的隐喻研究:问题与展望[J].外语学刊,2019(2):15-20.

Scrutinizing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Metaphor Theories via Systematicity :Conceptual Cognition or Pragmatic Cognition?

Fan Zhenq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 has triggered a cognitive revolution for metaphor research, with the notion of “systematicity” as its cornerstone for identifying linguistic metaphors. Based on systematicity, it can be revealed that CMT is far from being capable of explaining all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 i.e. it can not cover the linguistic metaphors which are beyond the conceptual system. It is also illustrated that Relevance Theor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has the potential to interpret a wider range of metaphors: It can not only give a more in-depth explanation of metaphor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conceptual system, but also reveal more about the internal cognitive mechanism,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ve motivation, as well as the conventionalization of our metaphorical conceptual system. Therefore, Relevance Theory is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igorous interpretation mode for metaphors.

Key words :metaphor; systematicity; explanatory power;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Relevance Theory; cognitive pragmatics

DOI: 10.3969/j.issn.1671-3079.2019.03.016

收稿日期: 2019-01-0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6YJC740015)

作者简介: 范振强(1980- ),男,山东青岛人,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用学。

网络出版时间: 2019-04-16 08:53:05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273.Z.20190416.0843.004.html

中图分类号: H0- 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3079(2019)03-0093-09

(责任编辑 富世平)

标签:;  ;  ;  ;  ;  ;  ;  

从系统性看隐喻理论的解释力:概念认知还是语用认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