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对四川航运的影响及对策_航运论文

三峡工程对四川航运的影响及对策_航运论文

三峡工程对四川航运的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工程论文,川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正式开工。对于四川航运,三峡工程既是机遇:改善川江通航条件,满足航运发展需要;又是挑战:工程施工期间的碍航和断航,工程竣工后的航道泥沙淤积,如何把握机遇,促进四川航运上新台阶,同时妥善解决好三峡工程给四川航运带来不利影响,是四川航运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研究三峡工程入手,结合四川航运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看法和对策措施,以期唤起大家的关心、重视和共识。

一、四川航运在四川及西南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江在四川境内有897公里,连接宜宾、泸州、重庆、涪陵、黔江和万县6个地市,目前,沿岸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外贸进出口总值已分别占了全省的31%和54%。川江全年可通航千吨级船舶,库区形成后,川江重庆以下可常年通行万吨级船队。与川江相连的铁路有成渝、襄渝、川黔3条干线,内宜、隆泸两条支线;公路有3条国道、8条省干道向周边辐射,联运较为便利。从四川交通现状及规划发展来看,铁路数量少,密度小,运输能力低,超负荷严重,限制口多,进出川客货运输难,东向进出川尤为困难,可利用潜力有限,未来铁路建设主要是缓解进出川运输难;川江沿岸公路标准低,质量差,通过能力小,通而不畅,公路发展侧重于省内城市间的快速区间运输。因此,川江作为四川及西南地区东向进出通道,和承担沿江的区间运输,为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替代,现在和将来,川江仍是四川沿长江两岸对内对外的主要运输通道。

四川在实施“长江战略”中,结合长江沿岸流域经济的特点,围绕长江“黄金水道”,先后组建运作了三峡经济协作区、三峡库区经济开发区和三峡旅游开发区,大力开发沿岸丰富的能源、矿产及旅游资源,重点发展建材、化工、冶金、机械、电子和加工工业等支柱产业,加快三峡库区移民和经济建设步伐,促进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四川及西南地区与华中、华东、沿海和国外的 经贸往来。四川航运在长江沿岸经济发展中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在:(1)保障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的顺利进行;(2)有利于沿江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三高”农业发展和工业合理布局;(3)有助于沿江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促进城乡交流,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4)有利于沿江对外开放,形成开放的口岸和直接通道;(5)带动以三峡旅游为龙头的沿江第三产业发展;(6)三峡库区形成后,四川航运江海直达成为现实,可改善内地投资环境,吸引技术和资金向沿江转移。

四川把发展川江航运放在交通建设的重要位置,在交通发展战略中,确立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以港口为联接点,重要港口联接铁路、高等级公路和干线公路,一般港口联接支线公路,铁路和公路从港口向两岸纵深辐射,形成公、铁、水相连,各扬其长的综合交通网络的发展思路,以真正发挥川江“流动一线,带活一片;策应浦东;辐射西南”的战略作用。

四川航运不仅维系着“长江战略”的全面实施,保证长江沿岸经济快速增长带的最终建成;而且还将在进一步开发大西南,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富构想的宏伟战略中,发挥先行和“脐带”的作用。

二、三峡工程对四川航运的积极作用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在湖北宜昌三斗坪镇,距下游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约40公里。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建设。工程建成后,通过水库的调蓄,上可以渠化川江重庆至宜昌的峡谷河段,下可增加荆江航道的枯水航深,从而可使长江重庆至武汉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工程建成对长江航运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作用。

1.渠化川江航道,增加荆江河段枯水航深,可使万吨级船队从武汉直达重庆,为开发四川及西南地区创造有利条件。

2.提高川江航道通过能力,经采用偏低指标估算,库区航道单向下水年通过能力达1亿吨以上,过坝下水运量可达5000万吨,可以满足近期和远景四川及西南地区对外运输要求。

3.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航道条件改善,将加速出川货运量的增长,从而促进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船舶的营运效益。每马力拖载量可增至2-4吨,拖载效率增加,使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船舶运输耗油量可以从目前的26千克/千吨公里,降低为7.66千克/千吨公里,达到目前中游河段水平。渝宜河段船舶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左右,有利于发挥川江水运优势,促进长江航运的发展,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4.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港口和航道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年内水位变幅由60米以上减为30米以下,水深增加,水域扩大,为系统地进行库区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上行船舶再不需施绞费。撤消绞滩站后,库区滩险的整治维护费用大大减少,航道条件改善,海损事故可以大大减少。中游河段随着枯季调节流量增加和航槽冲刷,有利于航道管理和整治工程的实施,可提高航深或减少浅滩疏浚维护费用。

5.三峡工程选定的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与重庆以上的长江干流小南海梯级基本衔接。三峡工程与支流乌江和嘉陵江最下一级枢纽亦可较好地衔接,支流通航条件得到改善,可以加强上游地区和三峡经济开发区对外联系。

6.三峡工程建成后,为万吨级船队渝申直达创造条件,四川航运可进一步开拓和发展外贸运输、江海直达、近海运输及特种运输等,使四川及西南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建材、化工、冶金、机械等原材料和产成品可便利地利用长江运往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并沟通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使东部经济、文化、资金和技术向西转移,保证“长江开发战略”和“东西共富构想战略”的顺利实施。

长江航运将推动流域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巨大作用,使长江沿岸广大地区逐步形成我国最大的产业密集带,并又为航运提供充足的客货源。

三、三峡工程施工期间对四川航运的不利影响

三峡工程虽具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后可改善航运条件,有利于长江航运的发展和开发。但在17年的整个施工期间,将给川江航运带来诸多困难,出现无法避免的碍航和断航。

1.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施工通航方案(以下简称“初设”)对运输通航的影响

(1)从1994年12月中旬工程正式开工至1997年12月长江截流前的三年中,围堰束窄河床30%,汛期流速达3.31米/秒,流态变坏,工程船、工作船增多,通航困难增大,对运输船舶航行和安全将有很大影响。

(2)从1997年12月至2003年底的6年时间中,每年有3个多月渠流量超过20000米[3]/秒时,只能靠临时船闸过船。而临时船闸设计上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航条件差。主要有:①设计尺寸小,通航能力只能满足实际运力的60%左右,有近一半的船过不了闸或长期等候;②设计通过能力与实际相差太大,实际平均载货、载客量与设计相差2-3倍;③临时船闸通航条件极差,正常保证率低。

(3)从1997年12月长江截流起至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每当长江流量大于45000米[3]/秒时,所有过船设施均不能过船,长江断航,平均每年可达10天左右。

(4)2002年12月初至2003年4月底封堵明渠,将有5个月只有临时船闸可以过船,通航船舶数受限。

(5)2003年5月上、中旬封堵导流底孔,至6月底水库蓄水,永久性船闸通航之前,明渠和临时船闸相继不能通航,将断航约两个月。

2.施工通航设施方案变化,给运输通航带来新的影响

(1)升船机不能按“初设”安排投入使用。每年汛期有3个多月明渠不能过船,又无升船机解决客船和旅游船通过,只靠临时船闸过船,不能满足需要。一旦船闸发生故障,则将断航。

(2)修改明渠“初设”方案。明渠导流兼作通航,已不能满足通航需要,又经修改后,水流速度和比降均大于“初设”的数据,超过交通部拟定的明渠通航水力标准,使通航能力大大缩小。

3.在三峡工程施工全过程(1992年12月-2009年12月)的17年中,其他可能影响通航的因素

(1)当长江截流,主河道不能通航,而明渠又只能导流不能通航,或通航条件不能满足航运要求时,长江将断航或碍航。

(2)临时船闸、明渠通航条件未达到“初设”要求,又无法改善时,将严重碍航或断航。

(3)明渠截流,临时船闸相继不能运用,水库蓄水期超过“初设”的两个月,断航时间随之延长。

(4)汛期只有临时船闸可以过船时,如船闸发生故障、口门区淤积或上下游引航道流态紊乱,通航条件恶劣等,均将断航或碍航。

(5)临时船闸、永久船闸和升船机运行初期,不正常的情况难免发生。特别是临时船闸,待运行正常时,使命又告结束。因此,船舶走走停停现象难以避免。

(6)升船机上游引航道没有隔流堤,又与左侧电站相邻,当汛期和水库蓄水至135米时,船舶进出升船机的安全将受到很大威胁。

(7)库水位由135米升为156米,升船机需停机调整;库水位由156米升为175米时,首级船闸需停闸改建,升船机也需停机调整。

(8)整个施工期间,通航条件差,水流、航道变化,工程船、工作船增多,岸上爆破、水上作业都会干扰航行,影响安全,导致通航难度大,事故容易发生。

(9)整个工程结束后,通航设施尚有较长时期的调整,库区蓄水变化,年内水位变幅达20-30米,以及许多未知因素都可能影响船舶正常航行。

此外,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变动回水区航道港区存在泥沙淤积问题。水库常年回水区水深增大,流速减缓,局部库段在枯水期库水位消落后期,可能出现泥沙淤积碍航和影响港区作业情况,其中库区丰都至油溪段和重庆港的淤积较为严重,由此会增加大量的疏浚维护费用。

四、解决三峡工程施工期间碍航和断航的对策措施

三峡工程整个施工期间出现的碍航、断航,使四川航运面临严峻的考验。四川地方船舶大部分功率小,载重量少,船舶干舷也较低,抗风浪能力差,有2/3以上的中小型船舶无法适应三峡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航条件,面临着15年左右不能出川。对于四川50多万航运职工、家属和依赖长江水运生存的人来说,生产、生活将受到影响。同时,长江受阻,流通不畅,也将使四川及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三峡工程施工期间,四川航运受损严重。据初步测算,每年碍航、断航造成的运输收入直接损失达7.9亿元。碍航、断航带来的许多困难,是四川航运自身所无法克服和逾越的。因而,四川航运必须面对现实,除了自身设法调整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转换经营机制,增强适应能力外,还需要唤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三峡工程施工影响长江通航的问题,以确保四川及西南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

1.施工通航设施明渠、临时船闸、升船机必须一齐上,缺一不可

为减少三峡工程施工期间的碍航、断航,明渠、临明船闸、升船机三大施工通航设施应按“初设”方案一齐上,升船机不能缓建和取消。明渠航道设计,应照顾到2/3的中小型船队的航行能力,基本满足地方船舶的航行条件。尽力改善临时船闸的通航条件,加大闸室尺度,尽可能解决或减少上引航道、口门区的淤积造成的碍航、断航。加快升船机的设计建造,力争提前投入使用,缓解船舶过坝困难的矛盾。

2.建立完善的翻坝运输设施

在已有通航设施出现不能通航时,应备有应急措施,以确保航运不中断,特别是客运和重要物资运输不中断。为此,完善的翻坝运输设施应是施工通航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工程有关方面应与航运部门尽快研究、立项、施工,并在1997年长江截流时投入使用。

3.依照有关法规对航运进行补偿

四川航运是受损大户,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像对待移民安置一样妥善安置他们。三峡工程施工碍航、断航造成航运的损失,建设方应依法进行相应的赔偿和补助,以利四川航运企业对船舶进行技改,适应施工期间的通航,或进行转产和开发第三产业,弥补碍航、断航所造成的损失,解决碍航、断航而导致的航运职工失业问题。

4.服务三峡工程,谋求生产自救的出路

四川具有大量三峡工程所需的水泥、木材、煤炭和砂石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四川航运部门组织经营和承运。三峡工程所需物资尽量安排水运,尽量使用水运运力,并在装卸、维修、用工等方面优先安排四川航运业,以能务三峡工程,谋求生产自救。

5.进行运输生产转移,争取关心和扶持

四川水运客、货运力较多,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50%的船舶和80%以上的运力从事进出川运输。对此,需要有关部门和地区进行扶持和照顾,帮助四川航运部门在三峡大坝下游各省市及沿海开辟运输市场,安排适当的客、货运力在当地参加运输。同时,增加对四川航运部门的船舶技改贷款,实行优贷优息,以利尽早准备,减轻损失;对在外参加运输的船舶的运管费、航养费等进行减免,以解决四川6000多名航务人员的正常经费开支来源。

6.四川航运部门要高度重视三峡工程施工带来的严重困难,要积极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求良策

四川航运部门不仅要积极支持三峡工程,也要认真研究三峡工程施工通航问题,关注施工动态,以积极的态度,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千方百计渡过难关。航运企业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技改和转产工作,大力做好转机建制,强化市场、多元化经营和人才意识,增强适应能力。

标签:;  ;  ;  ;  ;  ;  

三峡工程对四川航运的影响及对策_航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