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研究论文_彭华礼

醴陵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 探究临床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过程中,应用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为儿科腹泻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儿采用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方案的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纠正脱水、退热、总病程等,差异显著(P<0.01)。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76%,3/63)显著低于对照组(17.5%,11/63),如面色潮红、加重腹泻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过程中,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加速健康的恢复,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西咪替丁;干扰素;补锌;效果

轮状病毒(简称RV)为引发婴幼儿病毒感染性腹泻常见的一种病原体,RV感染性腹泻患儿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且病程不一,具自限性等特点,病情 严重患儿可并发酸中毒、电解质不稳及脱发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死亡[1]。但是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仅能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案,效果欠佳。为此,本研究旨在临床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过程中,应用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为儿科腹泻治疗奠定基础,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RV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抽取12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性别: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以6个月为最小,以5岁为患者的最大年龄,以(1.62±0.35)岁为平均年龄;脱水程度:轻度:54例,中度:46例,重度:18例。将12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西咪替丁、干扰素联合治疗。西咪替丁,别名:泰胃美;国药准字:H12020006;生产公司: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根据患儿体重每天10-15mg/kg静脉滴注,日一次。干扰素,别名:安福隆;国药准字:S10970077;生产公司: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每次肌内注射100万/U,日一次。

试验组: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以补锌治疗。批准文号:卫食健字(2002)第0538号;生产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每次10mL,日一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纠正脱水、退热、总病程等),统计并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面色潮红、加重腹泻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中的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

详情见表1,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儿采用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方案的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纠正脱水、退热、总病程等,差异显著(P<0.01)。

3 讨论

西咪替丁为H2受体拮抗剂,该药对组胺与胃泌素造成的胃酸分泌具一定抑制作用,可有效保护受损的肠黏膜不受环境刺激,进而为绒毛修复提供必要前提[2]。同时,其还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可提高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不良反应。干扰素具免疫调节、抗病毒效应等各种生理功能等,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3]。锌离子对于小肠黏膜增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可使之完全角化,从而有效保护肠黏膜,降低有害物质引发的各类损伤,同时还可对胃肠激素分泌产生抑制效应,促进肠内钠氯离子吸收,降低肠腔渗透压,且参与免疫调控及抑菌的过程[4]。因此,在RV的治疗中必须辅以补锌治疗。

在本研究中,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儿采用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方案的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纠正脱水、退热、总病程等,差异显著(P<0.01)。且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76%,3/63)显著低于对照组(17.5%,11/63),如面色潮红、加重腹泻等,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验证了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方案的成功性与优越性,这与陈国金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报道显示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加快恢复,且安全性高[5]。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过程中,西咪替丁、干扰素与补锌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加速健康的恢复,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高伟,任晓峰.轮状病毒感染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60-65.

[2]梁景林,杨学群,李少光.不同方案联合液体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9-10.

[3]梁荣伟.西咪替丁和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5.

[4]张纪泳,董国庆,张英彪,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7):647-649.

[5]陈国金.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6):649-650.

论文作者:彭华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西咪替丁、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研究论文_彭华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