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初步探讨论文_刘永素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初步探讨论文_刘永素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安徽省淮南市 232200

摘要:灌溉、抗旱排涝设施等都属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促进农业发展,但在基础建设中还存在困境需要探求出路。基于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对存在于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引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缩短城乡差距,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为必然选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在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法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支持,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

1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对于降灾影响、农作物生长保障、促进农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作物生长离不开充足的降水量,我国地域辽阔,降水量分配十分不均,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具有对水量的调控作用,可保障农作物生长需要,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天气、自然因素影响农作物发展比较严重,发生的各类灾害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利用对水源的调节,使土壤水分得到改善,进而降低农作物受到灾害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不断实施的新农村建设,充足的水源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进而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设施陈旧

我国的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于20世纪建成,水利工程的使用时间已久,而且当时水利工程的修建标准较低,导致了现在我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影响了农田抗旱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在春季,农作物在播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较少,倘若灌溉水源不足,就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进行。

2.2参建单位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

参建单位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决定因素。在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各种转包分包现象依然存在,不符合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仍然可以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这些参建单位和人员的不利影响,都会在工程竣工后的管理运行中体现出来,由于这些不利因素,有些工程甚至成为“豆腐渣”工程,对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2.3农田水利灌溉缺乏管理资金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水量也随之增加,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也随之增多,但是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资金相对减少。因为管理资金不足,使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及时的保养和维修,降低了农田灌溉的效率。除此之外,因为灌溉管理资金不足,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薪资等待遇,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对于农田灌溉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质量与效率。

2.4建设管理存在问题

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周期长,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多,在建设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工程参与单位包括:建设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招投标单位、监理单位和供货单位等。工程管理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及合同管理等。在工程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中,任何一个单位的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工程效益。而工程管理中的各个管理环节都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对另外几个环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工程结果。不论是参建单位还是工程管理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都会影响工程最终结果,要彻底消除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影响因素,就要在工程建设实践中不断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主要应对措施

3.1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理念应不断转变

这在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优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意义提高认识,树立现代理念,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培训加深认识,对农村水利建设加强考核,深入落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工作。

3.2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质量和品质提供坚实保障。除了水利基本设施建设,还要做好基本设施后期维护与管理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它为后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管护提供资金支持,能够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有序开展,延长农田水利设施使用寿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属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农业大县,在历史上就有楚国宰相孙素傲带领众多民众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芍陂(今安丰塘)的壮举,至今这块人工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仍然发挥着极高的价值。如今当地政府每年都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投入,2014-2018年累计投入近2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中小灌区、塘坝、河沟、机电井、末级渠系等“八小”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解了当地农田水利基础工程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紧张局面。但从目前看仅仅由政府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以便于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

3.3加大节水灌溉建设和示范区创建的力度

按照“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的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积极创建高端节水灌溉示范区,在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城郊蔬菜种植区及各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区,大力发展高效、便捷的喷微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提供支撑;在已经实现或局部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大田粮食作物种植区,重点发展投资较少、见效快、运行方便、易于管理的管道节水灌溉工程,为提高农业种植效益,促进粮食丰收提供保障;在地块零散的区域,应大力开发小型水源工程,充分发挥已有的小型移动式流动喷灌机,提高作物抗旱增产能力。

3.4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

工程参与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决定着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最终投资。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和工程招投标单位应该严格审核工程参与各方的资质和工程技术水平;同时,也要评价施工单位的资金管理人员的配置,只有在工程前期加强工程参与人员专业技术素质的审查,从源头上杜绝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带来的潜在风险,才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为了规避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必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工程参与人员进行复核;同时,加强普通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为建设优质工程打下基础。

结束语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水资源的良好利用,还可以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建立健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推广,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用水矛盾。

参考文献:

[1]曲思沛.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初步探讨[J].民营科技,2018(12):114.

[2]李风英.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08):18-19.

[3]蔡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发展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7):124-125.

[4]李普超.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论文作者:刘永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初步探讨论文_刘永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