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水利基础建设论文_张尚鸿

浅谈农村水利基础建设论文_张尚鸿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镇安重点水源管理中心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利农惠农的政策,这是政府对农村重视程度提升的表现,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作物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我国现在的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浅谈了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些许建议。

关键词: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建议

一、前言

在我国的农村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小型的工程,现在的农村水利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类: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农村现行的小型水利设施主要是由乡镇集体出资建设的,还有一小部分则是通过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现在国家加大了多对农村经济的重视,所以保证农作物稳定生长的农村水利工程也相应的受到了重视,水利基础设施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不过受发展力的约束,我国现行的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仍面临很多问题,为了搞好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本文对现行农村的水利基础建设进行分析,希望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升。

二、农村水利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施了生产责任制,农村居民的个体经济观念越来越强烈,集体意识也变得相对淡薄,人们在耕种时重视的更多集中在收入上,而

对于公共设施就相对的不再投入那么多关注了,经常会出现的就是对杅坝乱垦乱种现象。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做得也比较差,因为现在都是个体户,对公共设施的维护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水利工程的老化程度加快,使得水利建设的使用寿命严重缩短。同时还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村不同的区域之间的生产进度不一致,所以各个领域为了自身的发展,就会随意的进行开水、防水、堵坝、开沟等操作,而影响其他区域的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对农村的水利设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农民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不紧会浪费水资源,还会对当地的植被破坏严重,还会使水库的淤泥逐渐加厚,长时以往,则会降低水库的蓄水防水功能,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

由于农村在各个地方的财政力度不同,所以各个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也有很大的差别。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努力践行兴农政策,对水利建设和管理都投入了很多注意力,但是由于生产力的落后,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还有很多地方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农村水利基础的建设。虽然有政府财政的支持,但和需要的投入相比,差额依旧相当明显,相比于水利基础建设来讲政府的资金支持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三、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建设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水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现今农村的很多水利工程老化非常严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些水利设施缺乏科学的使用与维护,在某些程度上的损坏十分严重。同时,因为农村的水利设施一般都是小型的,至今也没能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其工作的效益也就很难体现。再者就是农村的水利工程的设计面广、管理部门又多,虽然管理部门能够各司其职,但却很难进行协调管理,在管理中很容易出现纰漏误,当出现一些问题时又推卸责任,问题的处理不能做到尽如人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缺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当前我国的水利水电的工程建设单位有很多,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同,在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方,很多施工单位内部缺少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而且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最求单位的经济效益,施工时只知道一味的追求施工速度,导致在施工体系内部,雇佣一些没有施工经验的零时工,这些工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建筑知识,施工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下,只能保证工程建设中一些简单施工的进行,而当在施工过程中碰到复杂的工序时,他们往往就会束手无策,在有效时间内很难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就导致施工现场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不利于相关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控制,进而对施工的质量难以保证,工程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3、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

近些年来,由于水利项目的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许多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结构不科学,其中的非工程管理岗位占很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这直接导致工作的效率低下,很严重的人浮于事现象。据不完整调查,在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22118人,其中的离退休职工占4079人,在职员工11002人,严重的超过了国家编制的标准。在职人员的总量过剩,但是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却又处于严重短缺的状况,工程技术人员的总数为492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19,且大多集中于省、市属的水管单位,技术层人员这个环节薄弱,水管单位的发展极为不利。

四、对改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1、针对农户自给自足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在建设的时候,可以遵循“农户投资、自身享用”的原则来进行建设,毕竟很多农民的小农意识还是很重的,但是利用好他们的这种心理,让他们能够看到大力开展水利基础建设对他们是有非常大好处的,充分调动农户对农村水利基础建设的积极性,这样在面对旱情问题时将有很好的工作基础。

2、针对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可以建立农户水资源协会,对于那些使用或者受益比较多的农户,我们可以尝试着去打破传统的水利基础设施归集体所有的模式,通过组织建设水资源协会,让农户自身也承担起水利基础建设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又可以避免出现集体建设、维护滞后的情况。只有让农户将水资源管理协会看成自己家的一部分,才能确保大家在享受水利基础建设在带来益处的时候,也会尝试着去承担相应的义务。

3、在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在科技与管理方面的创新,大力提升在水利基础建设过程中的科技和创新水平,充分运用现行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以期农村水利基础建设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逐步推进科技成果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积极采取机械化的施工方式,提高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再者就是针对升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的利用率,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自动灌溉技术等先进技术,推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让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

4、要健全农村水利基础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工作,对于涉及大多数农户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应采用集体所有的方式,通过加大集体的管理与维护力度,来促进农户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与维护。农民始终是以农业为生,而其中的水利工程又是农业的基础,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监管与管理能够有效的增加用水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五、结束语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已日益尖锐,权责不明、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约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继续提升,严重危及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保证其能发挥正常的效益,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对水利资源要做好规范的使用规则,做到依法用水,保证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芳.浅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0,07:117.

[2]廖云碧.浅谈农村水利建设的诸多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1,18:156-157.

[3]谭建梅.浅谈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11:66-67.

论文作者:张尚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水利基础建设论文_张尚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