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环境与发展项目“中国21世纪议程”正式启动_中国21世纪议程论文

跨世纪环境与发展项目“中国21世纪议程”正式启动_中国21世纪议程论文

环境与发展的跨世纪工程——《中国21世纪议程》开始启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议程论文,中国论文,跨世纪论文,环境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里约会议──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创造着千百倍于以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于是人们拥有了彩电、冰箱、汽车乃至卫星和火箭。然而,在这眩目的文明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忧患与不安:全世界耕地面积正逐年减少,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许多国家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濒于枯竭;贫困依然困扰着第三世界国家,而世界人口却仍与日俱增,地球的负荷一天天加重。特别是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将20世纪末的人类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如何规范我们自身的行为来实现人类的永续繁荣与发展,是继续以往的只注重经济发展而轻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还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答案不言而喻。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要求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出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做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80年代初提出的,8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系统观念,今天它做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而成为各国之共识。按国际通行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永续发展。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它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强调各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寻求的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的发展。环境、人口等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发展问题,环境保护与治理只有放在包括发展在内的更大范围内才能最终解决。由以往的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分离甚至对立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反映了人类认识上的飞跃。可以说,里约会议是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座丰碑。

二、《中国21世纪议程》──第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7月,国务院环委会决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务院各部门共同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或《议程》),并于1993年3月成立了“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编制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工作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高度重视,并将其列为与中国政府的正式合作项目。

从1992年8月开始,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领导和协调下,在国务院52个部门、机构、300多名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21世纪议程》数易其稿,最终于1994年3月25日经国务院审议通过,正式成为一部制订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性文件。《议程》从环境与发展的总体联系出发,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中国今后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行动框架。

《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世界上首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不但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国际承诺、率先为建设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而做出努力的姿态和决心,而且也反映了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这是因为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一方面要完成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重任,一方面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显然,贫穷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只有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对于当今中国,必须摈弃只注重增长的数量忽视增长的质量的传统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永续、健康和快速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要求,为中国从现在起到下一世纪以至更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战略目标和行动纲领。

《中国21世纪议程》全书共有20章,下设78个方案领域,大体上分为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四大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这一部分由序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可持续发展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组成,设18个方案领域。

该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重大行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提出了要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经济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基础的建设。其中,教育和科技的能力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包括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受教育者特别是计划管理决策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这部分由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等内容组成,设19个方案领域。

该部分包括继续贯彻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特别要改革妇女受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转变传统的生育观念,同时注重满足人民基本的卫生保健需求,减少地方病,控制传染病,减少因环境污染和公害引起的健康危害,保护易感人群,迎接城市的卫生挑战。此外,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要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住区功能,改善住区环境,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同时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贫困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大敌,为此,《议程》提出,要通过实施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到本世纪末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基本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这部分由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等内容组成,设20个方案领域。

这部分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有效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促进经济的发展;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组合、提高农业投入和农业综合管理水平、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工业结构与布局、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大力发展交通、通信业;加强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第四部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这部分由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保护大气层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管理等内容组成,设21个方案领域。

该部分包括建立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建立全国土地荒漠化的监测和信息系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产品和替代技术,防治酸雨;完善有害废物处理、处置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实施废物最小量化,提倡资源化利用,发展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建设示范工程。

三、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战略蓝图转变成具体而可操作的行动,《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第一批)于1994年4月编制完成,它以各部门申报的550多个优先项目为基础,经过不断地整理、遴选和优化,最终形成了9个领域、62个优先项目建议书,涉及综合能力建设、可持续农业、清洁生产与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与交通发展、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环境污染控制、消除贫困与区域开发整治、人口、健康与人居环境以及全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它将集中解决中国当前有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一些重大而急迫的问题。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中国21世纪议程》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特别是那些已获得国外支持的优先项目,将逐步纳入到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中,特别将在“九五”计划(1996~2000年)和到2010年的规划制定中得到具体体现。

为了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传《中国21世纪议程》,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政府(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外交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于1994年7月7~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国务委员宋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J·G·Speth和联合国环发大会秘书长M·Strong担任大会联合主席。来自20多个国家、13个联合国机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20多个企业集团的170余位外方代表和来自各部委、社会团体与企业的近200名国内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期间,中外方代表分别就其感兴趣的优先领域和项目交流了意见,共同探讨了捐赠、软贷、硬贷、独资、合资、建设运行─移交(BOT)等形式合作的可能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分别提出了对议程优先项目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德国、意大利、丹麦、澳大利亚、英国及欧洲联盟等均承诺在对华援助计划中将充分考虑议程优先项目。国外企业界对优先项目的国际合作尤其表示兴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等著名企业集团均希望就各自感兴趣的优先领域和项目展开合作。总体上讲,外方代表对绝大多数优先项目表示了合作兴趣,并达成了广泛的合作意向。

圆桌会议一方面扩大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树立了中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事务中的良好形象,取得了国际社会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为《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优先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的国际合作形式,这对今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全球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

四、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优先项目计划

继圆桌会议开创的有利局面,《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优先项目的实施工作已全面拉开序幕。国际社会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支持以及国内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配合,为实施工作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抓紧开展有关优先项目的国际合作,推进优先项目的实施。国务院一些部委(如林业部)和不少地方政府对《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优先项目的实施工作极为重视,专门成立了各自的《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有关事务。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挪威、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UNID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外国政府、企业集团和国际组织在圆桌会议之后继续保持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密切联系,积极探讨合作事宜。在中外双方的共同推进下,目前已有不少优先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有的处于磋商和考察之中,个别则即将启动。优先项目的国际合作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是,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人类发展方式,要改变传统模式,全方位推行这一新思路,就必须从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出发,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各部门的协同合作。首先,一些重要的后续工作仍亟待加强。要在国内各归口管理部门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将优先项目纳入各级计划之中;有关优先项目的编制、申报、筛选程序、实施细则等一整套项目管理系统有待建立,以便使优先项目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的道路。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着手《中国21世纪议程》的普及工作。目前,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合作项目“将《中国21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已正式启动,其中旨在提高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地方各级计划主管部门决策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首期培训即将开始。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现在正全力投入到议程及其优先项目的后续行动中,包括优先项目的进一步联系、考察、洽谈、落实及管理,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并承担与此相关的咨询与服务等。

中国已经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今后的航程将更加漫长而艰巨。随着《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优先项目计划的实施,中国将循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以迎接未来的挑战,造福千秋万代。

执笔:耿作红

标签:;  ;  ;  ;  ;  ;  ;  ;  

跨世纪环境与发展项目“中国21世纪议程”正式启动_中国21世纪议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