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论文_许春梅

云南省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2018年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云南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品种区域试验,参试水稻新品种(组合)共13个。试验结果:综合产量、农艺性状等表现突出的水稻新品种(组合)有宜优1973、宜优2077、内5优1973等7个,可为云南省审定和推广杂交籼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杂交籼稻;联合体;区域试验;普洱。

1 试验目的

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拓展云南省水稻品种试验渠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有关规定,特组织实施2018年云南省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品种区域试验,以鉴定新育成或引进的水稻品种(组合)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为云南省审定和推广杂交籼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参试的品种(组合)共13个。品种按顺序自设编号分别是:宜优1973(A1)、云科两优91973(A2)、内5优1973(A3)、云两优601(A4)、蓉优811(A5)、黔优35(A6)、锦两优902(A7)、内6优927(A8)、宜优2077(A9)、华浙优71(A10)、B两优1133(A11)、赣73优164(A12)、绵优725(A13)为对照。

2.2 试验地概况

普洱点试验安排在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三组农户水田中进行,地处北纬22°48′,东经100°58′,海拔1304.9m,土壤为砂胶泥田,肥力中上等,前作种植绿肥毛苕。

2.3 试验设计

试验设13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面积13.3m2(5.1 m×2.6 m);试验田四周设4行保护行;重复间、小区间工作道40cm。插植规格为13.3 cm×28.8 cm,小区共插10 行,每个小区栽390丛,每亩栽秧1.95万丛。

2.4 试验实施过程

2.4.1 育秧及秧苗管理

育秧方式采用湿润育秧。于2018年2月27日播种,秧床用10%的农得时除草,每667m2施用三元复合肥16kg、腐熟有机肥1800kg,种子均匀撒播后,盖细肥土0.5cm,盖上农膜实压四周。盖膜后到揭膜,秧田一般不进水或保持半沟水。秧苗达6叶1心期时,一次性灌深水揭膜护秧,揭膜后保持墒面有水,4月9日全部揭膜待栽,采取人工除一次杂草。

2.4.2 大田移栽及管理

大田经过两犁两耙平整后,于4月17日移栽,秧龄49d,一次性施足底肥,每667m2施用水稻专用肥榕风牌控释三元复合肥(24:6:10)50kg,后期不再施肥。移栽后7d定基本苗,整个生育期防虫不防病。4月25日用30%苯30%苯﹒苄﹒甲草胺泡腾颗粒“田毛”60g,进行化学除草一次;5月18日用80%烯啶﹒吡蚜酮统一防治稻飞虱1次;5月19日晒田1次。整个田间管理严格按试验要求实施,适时采取灌水、晒田等措施。

2.4.3 调查内容与方法

严格按试验方案要求进行分蘖进度调查、抽穗期调查、成熟期调查、有效穗调查、株高量取等。成熟后每个品种取样品5丛,进行室内考种,各小区单打单收计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

表1 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表

从表1看出,参试的13个品种全生育期在156—175d,最长的是黔优35,比对照延迟11d,最短的是云科两优91973和蓉优811,比对照短8d。最高苗数在31.1—39.0万苗/667m2,最高的是内6优927,比对照高4.9万苗/667m2,最低的是云科两优91973,比对照少3.0万苗/667m2。有效穗在18.6—25.2万穗/667m2,最高的是内6优927,比对照高2.4万穗/667m2,最低的是宜优2077,比对照少4.2万穗/667m2。成穗率在52.1%—72.5%,最高的是锦两优902,比对照高5.6%,最低的是黔优35,比对照低4.8%。株高在96.4—111.9cm,最高的是黔优35,比对照高12.6cm,最矮的是黔优35,比对照矮2.9cm。穗长在20.2—27.5cm,最长的是蓉优811,比对照长4.4cm,最短的是赣73优164,比对照短2.9cm。总粒数在141.2—207.8粒/穗,最多的是宜优1973,比对照多32.1粒/穗,最少的是B两优1133,比对照少34.5粒/穗。实粒数在110.5—167.5粒/穗,最多的是宜优1973,比对照多20.3粒/穗,最少的是蓉优811,比对照少36.7粒/穗。结实率在65.9%—84.5%,最多的是B两优1133,比对照多0.8%,最少的是蓉优811,比对照少17.8%。千粒重在23.8—34.9g,最高的是黔优35,比对照重4.4g,最低的是锦两优902,比对照轻6.7g。

3.2 产量结果

表2 各品种产量表

从表2看出,参试的13个品种中,产量在600.5—886.0kg/667m2,宜优1973产量居第一位,比对照增产105.5kg/667m2,增13.5%;B两优1133产量最低,比对照减产180.0kg/667m2,减23.1%。

表3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

由表3可以看出:用平均亩产进行分析,各区组(3次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各个品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下面进一步做多重比较分析。

表4 新复极差法(LSR)多重比较表

由表4可以看出:宜优1973增产潜力最大,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宜优2077较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华浙优71、蓉优811、云科两优91973、B两优1133较对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品种与对照相比增减不显著。

4 结论与讨论

从整个试验结果看,宜优1973、宜优2077、内5优1973、云两优601、赣73优164、黔优35、内6优927这7个品种产量在782.5-886kg/667m2,高于对照(780.5 kg/667m2),锦两优902产量为776.0/667m2,与对照减产不显著。田间观察抗性方面除内5优1973有轻微的穗颈瘟和纹枯病发生,其余的7个品种未见病害发生,各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较良好,综合考虑,推荐这8个品种进入下年续试和同步进入生产试验。

作者简介:许春梅,女,1965年11月,现在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作物的技术推广工作。

单位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亭路50号

邮箱:422512926@qq.com,个人联系电话:13759044975

论文作者:许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5

标签:;  ;  ;  ;  ;  ;  ;  ;  

云南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论文_许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